还有像《楚门的世界》《寄生虫》这些朝阳同志作品改编的电影,哪个不是在国外得了大奖的?
他的文本不是一般作家能比的,就算是让别人拿去改编,只要是个靠谱的编剧和导演,那都差不了。
这一点大家不妨问问艺谋,《秋菊打官司》就是他拍的。」
谢靳充当起了润滑油的角色,不要钱的往林朝阳脸上贴金,一方面是缓和气氛,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孙同志林朝阳的战绩。
《鸦片战争》可不是普通的影片,在ZY领导那都挂着号呢。
「谢导说的是。」章艺谋了半天就憋出了这麽一句话,引来谢靳不满的眼神。
你小子这战斗力也不行啊!
章艺谋脸上发烧,低下头去。
沉默了好半天的孙同志这会儿终于开口了,「几位同志说的都很好,《鸦片战争》是为回归献礼的重点影片,不光是我们广电部门,连ZY领导也都很重视。
他说到这里,态度亲和,「所以,我也希望朝阳同志丶谢导丶张导能够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
谢靳满脸堆笑,「理解理解,大家对我们的高标准丶严要求也是为了电影更好的拍出来,对得起人民群众的期盼。」
孙同志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刚才我们广电方面和其他几位同志提出的意见,朝阳同志刚刚都一一进行了阐述和解释,说的是不错的。
关于几条应该进行修改的问题,我们也达成了共识———
孙同志的一锤定音让谢靳如释重负,看来今天这关是过了。
听看孙同志的发言,林家人脸上有些失落。
林朝阳摇了摇头,实在想不明白为什麽他们执着于把自己的老祖宗塑造成一个完人有什麽好处?
想到这里,他语气放缓,「林公名留青史,他身上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无需标榜。
我们搞文艺创作,在人物的塑造上或许有抑扬之举,但绝不会有损于先辈风骨。」
他这番话言辞恳切,语重心长,林家人听完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孙同志哈哈笑道:「朝阳同志说的好!有这样的觉悟,何愁拍不出好作品!」
会议室里紧张的气氛在结束的这一刻消弹不见,其乐融融。
会议结束,林朝阳跟电影局的新局长刘同志走在一起。
「明年你们美国林氏得多拍几部电影啊,肥水不流外人田。」
自1992年年中电影改革以来,国内电影行业的动作不断,去年电影局收紧了合拍片政策,结果转头又宣布了中影每年可以通过票房分帐的方式进口10部大片。
引进的要旨是「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丶技术成就的电影」。
可实际上,所有电影从业人都明白,这不就是给好莱坞大片开绿灯吗?
文件一公布后,不光是电影界,连文化界和许多老干部都表示了对这份文件的不满。
燕京市电影公司为此事专门致信广电孙同志,称「让美国的影片占领我们的电影市场,用中国的票房养肥外国的片商,不利于稳定整个电影行业的军心。」
除了地方电影部门的不满,包括《戏剧电影报》等诸多媒体也对此事发出了疑问,自年初以来舆论风波就没停下来过,目前电影局方面的压力也很大。
不过引进10部大片这事不是他们一个小小的厅局级单位能决定的,说白了还是跟上层的政策有关。
对于引进10部大片这事,电影局方面其实是持开放态度的。
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外国大片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鲶鱼效应,为国内如今一摊死水的电影界一点动力。
其二是中影包销时代,各省市发行公司早已养成了截流票房款项的现象,偷瞒漏报的违法行为也是见怪不怪。
执行票房分帐发行方式之后,外国片商和中影公司将会监督票房回收,以上种种票房乱象自然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1995年,国内引进的10部大片早已确定,分别是《红番区》《真实的谎言》《狮子王》《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廊桥遗梦》《勇敢者的游戏》《断箭》《玩具总动员》《钢琴课》《生死时速》。
自前一年过半,10部大片已经上映了6部。
再算上《虎胆龙威3》《绝地战警》等几部以批片形式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前20名几乎被外国大片占据了半壁江山,票房更是被卷走了4亿多。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10部大片当中有4部电影是美国林氏出品的,还有1部《玩具总动员》是林氏影业的兄弟公司泡泡宇宙旗下皮克斯动画出品的。
自己人赚到了,那就不算亏。
林朝阳打趣着问刘同志,「合着你们电影局总不能把10部配额都给我们吧?」
「10部不可能,以后几年每年4部丶5部是不成问题的。」刘同志语气轻快道。
「那我让玉书加把劲。」林朝阳笑着说。
「不光是国外的制片,国内的制片业务也得加把劲。你们有技术丶创意丶资金丶人才方面都有优势,也得带带国内的同行们。」
「我说您怎麽对我们这麽好呢,敢情在这等着我呢。老话说的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啊!」
「格局小了不是?你们林氏影业可是中国电影之光,要站在产业的高度看待问题啊!」
跟刘同志分开,林朝阳跟谢靳吐槽,「这帮当领导的,真是一肚子心眼,一不留神就容易着了他们的道儿!」
「这就够厚道的了,好列还给你们好处了不是?」谢靳说。
「不给我们,他不也得给别人吗?给谁都是给。」
玩笑归玩笑,实际上这几年林氏影业对国内电影行业的贡献可不算小,光是合拍电影就拍了二三十部。
可惜这帮制片厂船大难掉头,光靠几部合拍电影输血根本不解决问题。
上了车,林朝阳又吐槽起了谢靳,「你说你个ZX常委,遇上事还得我冲锋陷阵,丢不丢人?」
「我都多大岁数了,让我挡在前面,你就那麽好意思?」
「我有什麽不好意思的?电影是不是你要拍的?」
两人拌了几句嘴,谢靳说道:「《鸦片战争》这事几个ZY领导都上心呢,广电方面也不敢卡的。要不然你以为就你开会的那个态度,在孙同志那能过得去?」
「我态度怎麽了?我是不是改了三条?
他们上嘴皮子下嘴皮子一碰,我就得苦哈哈的改好几天,我还不够给面子?」
谢靳哼了一声,「换个别的作家,你试试?」
章艺谋落在后面,无声的点点头,心有同感。
也就是朝阳老师了。
那可是当着尚书级领导的面,朝阳老师当时的态度那麽强硬,章艺谋觉得换个人不光得挨批评。
《鸦片战争》是上面领导看重的,项目肯定会推进下去,但恐怕编剧就得换个人了,
哪怕你是投资人都不行。
「艺谋,你别光点头。」谢靳找了个人分担火力。
章艺谋低着头,闷声道:「有您二位在,哪有我说话的份儿啊!」
他一句话把林朝阳和谢靳捧起来,让人都不好再批评他,谢靳咂了咂嘴,「有这口才开会的时候不用!」
半个月后,《鸦片战争》的剧本正式定稿。
林朝阳总算是卸下了身上的担子,感觉一身轻松,谢靳却压根不想让他轻松,手里握着剧本就俩字一一打钱!
这几天去横店考察了一圈,发现那边的广州街确实比较符合《鸦片战争》的拍摄需求,可以节省大量的拍摄资金。
但即便如此,经过一番仔细的测算,影片的投资还是达到了1亿人民币。
横店影视城的出现,让影片在布景上剩下了一大笔费用。
但要制造视觉奇观,那服化道和布景的精致程度上就必须再上一个台阶,这些都得要钱。
而且按照林朝阳的意见,这部电影跟《赤壁大战》一样依旧要用明星战略,启用几个香江明星,片酬文是一大笔钱。
后世电影观众早已对明星祛魅了,什麽明星不明星的,只要不好看,天王老子来了也是扑街,反之亦然。
但现在的电影观众对于明星依旧有着浓厚的滤镜,启用电影明星对于票房是有着肉眼可见的帮助的。
谢靳拍《赤壁大战》明星如云投资也就3000万人民币,如今《鸦片战争》的制片成本竟然飙升到1个亿,别人不说,他心里都感觉发忧。
「这可是1个亿啊!」
为了《鸦片战争》的拍摄,谢靳专门成立了一个沪上鸦片战争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公司股东包括了林朝阳丶沪上恒通影视有限公司和沪影厂。
其中林朝阳个人出资8600万,担任总制片人,恒通出资800万,这已经是谢靳能筹到的极限,另外沪影厂也投了600万人民币。
当谢靳看着银行帐户那一串「0」时,他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无意义的感叹。
「行了,别看了。钱到帐了,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了!」林朝阳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谢靳感觉有千斤重担在肩头,身子都一下子低了下去。
「放心吧!」他语气坚定,眼中燃烧着无穷的斗志。
然后又拍了拍头巴脑的章艺谋,「年轻人得有点活力,这回咱们干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