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里,我是这么不近人情的人。”黎淳板着脸质问道。
江芸芸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转,她一向是给三分颜色就能开染坊,你退一步,她进三步,贴着你脚后跟的那种借杆子往上爬。
“没有,我们老师多好的人。”她立马扬起一个灿烂的笑来,不遗余力地大声夸道,“天下再也没有我们老师这么好的老师了。”
黎淳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嫌弃说道:“少给我戴高帽,你且写好,但这东西我是不准你发出去的,万一真的出事了,我还要跟着你一起被人戳脊梁骨。”
江芸芸立刻露出犹豫之色。
“怎么了?”黎淳最怕她露出这个神色,不由紧张问道。
江芸芸摸了摸脑袋,小心说道:“那些村民一直问我要,我就说年前给他们了。”
黎淳听得头都大了,忍不住伸手点了点他,嘴巴张了张,却也没舍得开口骂人。
——到底是还小,也是也是好心,不能骂,骂了伤情分,也伤她的心。
“那你写好我给你选一下,选那些可以拿出去的。”黎淳思索片刻,淡淡说道,“整本的内容先放我这里。”
江芸芸不解地看着他。
“这东西是不是好东西,试一下就知道了。”黎淳意味深长说道,“你且少管大人的事情,好好读书,若是明年县试出了差错,看我怎么收拾你。”
江芸芸怯怯点头。
半个月后,黎淳看着拿到手的东西,见她后面不仅写好水利的内容,还配了生动逼真的图,甚至还补充了两种养殖方式,一种是鱼稻共生,一种是桑基鱼塘。
她细心补充着鱼稻共生的鱼需要食肉的鱼,避免吃掉稻的根系,但也需要食草的鱼,需要去吃掉水稻边上的杂草。
桑基鱼塘则是用了几句话概括了一下——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
虽是简单,但格外清晰明了。
“这两个倒是有意思。”黎循传仔细琢磨一会儿,笑着点头,“若是这些能推广出去,百姓在一种土地上,至少有两种收益。”
“但这样会不会太累了。”老夫人担忧说道,“瞧着工作量也大了。”
黎淳笑说着:“若是可行,百姓就会固定在这片土地上,累一些,但也会有好日子过,他们也是愿意的,再不济,会有人跟着改进工具的,自秦以来,农事不就是一代跟着一代变化吗。”
老夫人转念一想也觉得有道理:“哎,你这是打算给谁写信啊。”
“给有能力的人,去看看这东西到底行不行。”黎淳笑说着。
—— ——
浙江布政司内,刘大夏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正在查看各地农事的情况。
隔壁扬州因为农事发生了震动,他就借机敲打了浙江各地的官府,要求他们老实上报夏税麦的事情。
如今各地上交了账本,他便一点点对过去,若是哪里不对,还打算亲自去看看。
“老爷,扬州来信了。”管家低声说道。
刘大夏正看好湖州的帐,湖州上缴的税收是所有州县里最难看的,知府早早就递了折子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