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当自己成为传闻
一夜无话,新的一天。
今天周五了,马上又到周末。
陈景乐今天专门去菜市场经常光顾的摊位,买了一只不错的鸭子。
用来煲汤。
其实陈景乐很烦来菜市场。
虽说网上都吹南方菜市场服务有多好多好,问题是很多摊贩喜欢看人下碟,蔬菜价格不透明,对年轻人来说很不友好。
不常买菜的人,被坑是常事。
如此来看,超市的价格就不见得比菜市场贵。
再说,实在贵就买便宜的好了,超市蔬菜价格都是明码标价,菜只要够新鲜就行,不是说便宜的就不能吃。
菜市场最大问题就是价格不透明,兴许大部分人都是诚信做生意,奈何像陈景乐这种的,只要被坑过一次,就不会再去市场买。
影响很大。
真诚这种本应是人与人之间基础的东西,在当下这个时代,居然成了稀有物。
实在不知道说什麽好。
唯有叹气。
如果实在觉得菜市场蔬菜比超市新鲜,价格便宜,坚持在菜市场买,那麽建议买个运动相机别在身上,充当民用执法仪。
一般做生意的人,看到有摄像头,态度都会好三分。
说来离谱,然而却是事实。
……
如果单纯想去市场听八卦,又是另一回事。
菜市场作为附近居民的大型聚集地,称得上情报中转站。
那些相熟的阿姨大姐们,买菜时候都会聊上几句,站在她们身后待一会儿,说不定就能听到什麽超级爆料。
比如谁谁谁的老婆,趁老公在外面打工,沾上了网堵,家里钱财全部被败光,现在正在闹离婚;又谁谁谁的儿子,本是名牌大学生,结果跟人合夥做生意,被人骗了个精光,现在在打两份工还债……
诸如此类的八卦,是居民们的生活日常调味剂。
陈景乐就是排队买鸭的时候,顺便听听旁边几个大妈们聊的各种八卦。
轮到他的时候,他说:「老板,帮我拿一只湖鸭。」
江北这边的鸭子,都是养在池塘或者山塘水库的,所以叫湖鸭。
湖鸭的味道就相当于鸡肉里的走地鸡,鸭肉紧实,连毛都是人工拔的。
何以见得是人工拔的?
因为摊主大姐家就在这附近,从她家门口路过,经常会看到他们家人在门口拔鸭毛鸡毛。
不过这门生意也不是那麽好做的。
陈景乐小学时候班上有个同学,家里就是做鸡鸭摊档生意的,需要经常帮忙杀鸡杀鸭,拔毛洗内脏等等,身上一股鸡鸭味,大家都不爱靠近他,小小年纪就被孤立了。
为此还回家委屈大哭过。
摊主大姐笑问:「一整只?今天家里有客人咩?」
「没有啊,怎麽了?」陈景乐反问。
摊主大姐说:「一个人吃的话,半只够了吧?一整只肯定吃不完的,放冰箱隔夜又不新鲜了。」
陈景乐不明所以:「不止一个人吃,半只不够的,拿一整只吧。」
摊主大姐惊讶:「我还以为你是一个人吃呢,他们都说你一个人在家,每次买菜都好好多,超级能吃,跟大胃王似的。」
陈景乐:「……」
好家夥,没想到咱也成传闻了,大胃王可还行。
到底是谁在背后蛐蛐我?!
很想吐槽,不过想想又很正常。
来这边市场的,都是附近几个城郊村子的村民,陈景乐少跟他们打交道,不认识而已,但对那些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大叔大妈老头老太来说,哪个村子哪个人,他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真以为情报中心是开玩笑的啊?
像陈景乐这种,年纪轻轻在家呆着,但又常年不出门的,自然就成了别人重点关注的对象。
人家不认识他而已,还不认识他爸妈他爷爷奶奶麽?
被人说闲话很正常。
要不是他经常出门买菜,估计哪天被人传言瘫痪在床都不奇怪。
面对摊主大姐好奇的眼神,陈景乐无奈解释:「我最近天天锻炼,饭量是有点大,一个顶俩,加上我堂妹时不时跑来蹭饭,相当于三双筷子了。」
摊主大姐上下打量他两眼,笑呵呵:「是壮了不少,也更白净了。果然还是在家不出门舒服,哪像我们,日晒雨淋的,想白都难。」
虽然陈景乐戴着口罩,不过看起来斯斯文文白白净净的样子,还是让大姐很有好感的。
对此,陈景乐只能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笑笑。
「鸭子要砍吗?」
「不用,我整只煲汤的。」
「行,给你称一下哈。」
「……」
鸭子价格比鸡要便宜点。
因为论肉,鸭是不及鸡的,骨头太多,用老话来说,「煲鸭就是为了一啖汤」。
煲完汤再斩件,做成白切,搭配鸭汤或者鸭饭,味道一绝。
粤西一带很流行白切。
白切鸡,白切鸭,白切鹅,白切狗,白切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