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刘备:我来做榜样
「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陛下仰泉以报太师,康成公设若泉下有知,也定会荣感君恩。」
荀彧感慨万千,重拜作揖道。
这连他也羡慕不已,要是天子能把他的画像挂在光明宫内,沦殁还能给他追封殊荣,赐柏木作为棺椁,此生也算值得了。
如果还能在身后伴随陛下左右,那就算去了九泉下也能给天子献计献策,辅佐汉室继续讨灭诸侯。
想到这里,荀彧发现有件事似乎被朝堂众臣忽略了,或许有官吏知道却不敢提出来,害怕触犯了陛下的忌讳。
但康成公身故之事,却间接给了荀彧一个提醒。
「陛下……」荀彧整理了下思绪,接着拱手说道:「自古天子即位以后,除了制定天下制度,大赦万民,还有一件事亦不可怠慢。」
「建兴元年时,天下百废待兴,各地边郡仍有战乱,而此刻雍丶凉初定,桀骜不驯的羌胡已被征讨剿灭,或早远遁千里。」
「剩下亲近汉家的羌氐部落,也渐渐编户齐民,其首领丶豪帅等人至云阳,得天子特赐汉姓,开商市互通,又用羌礼与诸首领约定,汉羌永为戚戚之亲,众首领感激陛下之诚,以刀划破手指,指天为信约,汉家亲羌,则羌永不叛汉,世世代代为大汉守土西南。」
「陛下先行雷霆之举,再示以宽容之心,循循善诱使羌族尽服,如今关西百姓虽无馀粮,却也不会再遭刀兵之苦,再过两三载便可存得馀粮。」
「既然如此,可先命太常丶少府丶工部择选宝地定陵园,过数年再夯土,不知陛下心意如何?」
荀彧聪明的先讲了刘备这几年的功绩,紧接着把话题引到百姓身上,最后才将修陵园的事说出来。
汉代事死如事生,连黔首百姓都在讲究厚葬,那天子就更不同了,何况刘备这种开国天子。
倘若陛下不插手,光陵园规模就足够让官员讨论一年半载。
闻言,刘备不由皱起眉头,修建陵园仅论封土,至少需要数年之久,何况上面还要建庄园以供祭祀。
两汉厚葬成风,多少金玉器被埋入土,不仅会引起流寇盗匪贪婪盗取,甚至连诸侯也心痒难耐,挖开陵墓盗取钱财养兵。
他可不想大臣们逝去多年,将来还被掘出重见世人,必须遏制数百年留下来的厚葬之风。
刘备暗暗想着,于是开口道:「文若,事死如事生,虽为孝道,然天下两百年则遇大乱,多置财帛等珍贵之物,非但不能让先祖安息于地下,反而会招来祸患,那时子孙又将于心何忍?」
「倒不如以薄葬,不置金玉之器,以陶土仿制器物,寻工匠雕刻金饰花纹,再将一生得失刻于石碑后,以供后人祭祀瞻仰。」
「不知文若,以为如何?」刘备询问道。
荀彧沉思片刻,拱手回答说:「陛下此薄葬之制,可以律法布告天下,但还需有大臣作为表率楷模。」
「如今康成公病逝,天子已诏书恩赐,绝不可此刻提倡薄葬,不然必使心怀不满之徒,私下议论纷纷。」
「不如再过几年,以严法布告天下亦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