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79章 私情掩家祸

第679章 私情掩家祸

荣国府,凤姐院。

那日王熙凤收到家中太太来信,对帮忙收藏甄家大房财物,一直有些拿不定主意。

她自小长在豪门大族云集的金陵,见多了世家败落之际,藏匿金银以图后路的典故。

所以对这样的事情,并不觉得突兀和离奇。

她听过许多传闻,这些自知败落的世家,最终都是在劫难逃。

或是满门无存,血脉断绝,或是发配边塞,客死他乡。

他们事先藏匿的金银财物,多半都会成为无头公案,最终白白便宜纳藏之人。

也正是这样的认知,让王熙凤生出一些贪婪觊觎之心……

……

王熙凤虽是金陵王家长房嫡女,但她的父亲才能平庸,一辈子一事无成,远不如叔叔王子腾出色。

所以王熙凤父亲那一房,从来都是过得不太得意,甚至被族人多有轻视。

她又是生来要强的性子,在这种寂寞旁落的氛围中长大,反而压抑出更多的欲望和渴望。

她从小就爱亲近利害强势的姑姑,王家上代的嫡长女,如今荣国府二房的王夫人。

她最终也是靠着王夫人的撮合,才能嫁入神京贾家,成为荣国府长房长孙媳妇。

这也是王熙凤刚入贾家之时,能得到王夫人信任倚重,让她替自己代管府邸的原因。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因为贾琮的崛起,荣国府大房和二房会发生巨大变故。

当贾琏获罪发配,失去承爵世子身份,王熙凤在贾家的地位,也随之跌至谷底。

王夫人因二房获得承爵希望,终于向这个一贯器重的内侄女,露出真实面目和爪牙。

只是王夫人高兴太早,事情最终峰回路转,大房贾琮继承荣国爵位,王熙凤跌至谷底重新翻身。

经过这一番起伏变故,这对昔日同声共气的姑侄,撕破脸皮,分道扬镳。

虽然眼下王熙凤有贾琮撑腰,重新掌管荣国家务,她依然是昔日威风八面的琏二奶奶

但贾琏彻底败落,已经让她形同活寡,她还能真的和以前一样?

一个见过黑暗的女人,心中多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某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衍生而出的恐慌和不安感。

就像是一个溺水得救的人,内心深处总忘记不了窒息的恐惧,总要下意识抓住更多的依靠和凭仗。

如今贾琮身负双爵,官威隆重,王熙凤在家门权势上,可不敢有半点奢望。

于是内心不安的渴望,更多寄托到对钱财的向往。

王熙凤知道甄家在金陵的豪富,对甄半城的名号更是如雷贯耳。

所以甄家大房防身立命的十几箱财宝,其中份量必定十分惊人。

只怕能抵得上大半座荣国府,不得不让王熙凤动心……

在旁人眼里,大房继承荣国府爵位家业,王熙凤得以重新执掌荣国府,必定是志得意满,别无所求。

只有一直守在王熙凤身边的平儿,明了自己奶奶经历波折之后,对于钱财似乎愈发炙热……

但是,王熙凤虽觊觎甄家大房的财货,却也没到丧心病狂,不顾一切的地步。

或许,她对自己眼下的境况,还算比较满意,并不想因为此事而受到影响,所以心中还存些许谨慎。

而且,在贾琏入狱获罪之后,贾琮曾告诫过她,将放印子钱和包揽诉讼之事及时斩断,以免招致祸患。

王熙凤从此事上面,也能估摸出贾琮的心思,沾惹甄家大房财货之事,他必不会赞成……

正因为这些纠结的念头,让王熙凤对甄家之事,有些举棋不定。

如今薛姨妈正提起南边之事,让她想起薛家在金陵的根底,比起贾家和王家,可是愈发深厚。

自然比自己阂于内宅的娘家太太,要知道更多金陵城内的根底……

……

平儿听奶奶突然问姨太太这等话语,她也是心思聪慧之人,自然一下就猜到她的心思。

正在和宝钗说话的五儿,听到王熙凤说起金陵甄家,一时也留意起来。

因为金陵甄家二房三姑娘,可是差点就和她的三爷成了姻缘。

虽最终宫中赐婚未成,但三爷和甄家却有了渊源,如今王熙凤突然提起甄家,不由得五儿不留意。

薛姨妈听了王熙凤的问话,微微一愣,说道:「凤丫头,你怎麽突然打听起甄家的事?」

王熙凤笑道:「正好家中太太来往书信,凑巧提起甄家的事情。

加上甄家可是差点嫁了闺女给三弟,两家多少有些情分,自然对他家的事关心些。」

薛姨妈叹道:「最近甄家的事情,在金陵闹得沸沸扬扬,也怪不得大嫂子都听到风声。」

王熙凤说道:「姑妈是知道家里太太,她一向都是安居内宅,不大管外头的事。

她虽在信中提起甄家的事情,不过也是简单闲话几句,并不清楚其中根底究竟。

姑妈在金陵人面广阔,必定是知道其中来由的,不知这甄家如今到底是什麽情形?」

薛姨妈说道:「因我家在金陵还有不少生意,几家店铺掌柜每月都要上报帐目,来往书信。

且这些店铺和甄家都有生意往来,两家的管事夥计经常走动,所以对甄家的事情,比旁人更清楚些。

甄家的事情从源头上讲,还得到去年八九月的时候,甄家大房长子甄世文,被锦衣卫查出私运火枪。

而且事情还不止于此,最后还查到甄世文甚至牵扯火枪私造,那可是杀头造反的大罪!」

王熙凤听到造反两字,唬得脸色不禁微微一白。

薛姨妈继续说道:「正当官府要拿问甄世文,没成想他突然被人杀死了,听着怪吓人的。

官府查了许久都没找到凶手,这事情也就成了无头公案,现今都还悬在那里。

算当时的日子,琮哥儿正好在金陵办差,他必定也是知道这档子事的。」

王熙凤听了薛姨妈这番话,心里已开始害怕。

她实在没有想到,私藏金银的甄家大房,居然出了这麽多吓人的事情。

又是造反又是杀人,怎麽听都是险得很。

如今又这般不远千里,生生把家底送到神京收藏,明摆着是做了最坏的打算,自己难道要沾惹进去?

……

王熙凤问道:「姑妈,既然那大房公子死了,火枪案子不就死无对证,怎麽甄家现下还这麽狼狈?」

薛姨妈说道:「世上哪有这麽轻巧的事,自从琮哥儿靠着火枪的厉害,在辽东平定了女真。

皇上对火枪这物事,可是极其看重,民间私造火枪,是形如谋反的死罪。

甄家大房少爷牵扯私造火枪,这麽大的事情,怎麽可能悄无声息就没了。

再说私造火枪这麽大的事,甄家少爷一个人也办不成,必定还是有同谋的,朝廷岂能轻易放过。

只是甄家少爷突然死了,官府也没找到实证,皇上又顾及甄老太妃的情面,才没有马上发落甄家。

只是去年冬末,金陵来了位锦衣卫王千户,是个极厉害的人物,到任之后就翻查甄家的案子。

那会子宫里的甄老太妃升天,甄家从此没了庇佑。

这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朝中无人,人走茶凉。

那姓王的千户没用多久时间,就把甄家少爷旧案查出许多底细。

他还藉故封了甄家多处店铺,连甄家大院都被锦衣卫闯入搜查。

甄家大老爷可是正三品高官,在金陵城很有威望,即便如此,还被锦衣卫叫去问话,丢尽了颜面。

如今金陵城中传言,甄家是江南大族,又有甄半城的匪号,家中更是金银如山。

他家的人要是作乱,只怕整个江南都会不安定。

皇上要拿甄家开刀治罪,以儆效尤,防着以后有人还敢私造火枪,对朝廷生出不敬之心。

我们几个店铺掌柜来信,多少都提起这件事,现在市面上都传得沸沸扬扬。

都说甄家必要被抄家治罪,说不得还会死无葬身之地!」

王熙凤听了这话,脸上微微发白,原本以为甄家最多罢官,如今听着离灭门都不远了。

按着自己姑妈的说法,甄家这是犯了宫里的忌讳,被当今皇帝盯上了。

此时她心中已有些埋怨母亲,太太人在金陵住着,多半是没搞清楚这些底细。

不然她也不会在信里轻描淡写几句,就让自己帮甄家办事……

……

一旁五儿听了薛姨妈这话,俏脸也变了颜色。

心中想着甄姑娘前些日子离京,算日子必已回到金陵,甄家要被抄家灭门,她岂不是也要遭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