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 分卷阅读97

分卷阅读97

这里顺带提一下秦朝时期的“关东在哪里,和咱们现在认为的关东是“山海关以东不太一样,秦朝的关东泛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有什么特别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函谷关以东特指的就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因为战国时期,只有秦朝一个国家在函谷关以西。而秦国也自称“关中,八百里秦川指的便是关中地区。

所以,扶苏这句“远方黔首未集发自肺腑,秦与六国的矛盾在当时是非常非常突出的。果然秦始皇就因为这次焚书坑儒的事情,再次失去了六国的民心,也因为这件事,两千多年来不断被儒家的弟子发酵,成为了“暴秦的证据之一。】

嬴政沉默了。

他当然知道“远方黔首未集,但他本就不是委曲求全的个性,小心翼翼安抚六国遗民?凭什么!他做不到!他要用严法震慑他们,用强大的武力压倒他们!用绝对的威势驯服他们!

【而且扶苏告诫秦始皇天下安定时不宜再用重典,是很有政治远见的一句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还记得爷爷说过,汉朝对秦法的调整吗?其中一条是对“严刑的调整,他们取消了很多判的比较重的法律,其二便是在关东六国地区建立诸侯,没有一味推行郡县制,而是改用郡国并行制。

这都是对当时民情的一种妥协与“不宜用重典的表现。那为什么大汉要对关东如此特殊呢?

我们可以来看秦朝灭亡之前的战争,就可以理解刘邦对关东的小心翼翼了。

咱们都知道陈涉吴广喊出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我们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陈涉吴广一举起义的旗帜,关东六国的故土之上瞬间便如星火燎原,响应者无数,数月之间便“尽复六国旧观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载:“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各报其怨而攻其仇,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

六国遗民的愤怒顷刻间燃烬千里之地,所有在外的秦吏都被杀光。

与关东六国故地成为鲜明对比的便是老秦人所在的八百里秦川,即便经过胡亥三年民不聊生的折腾,秦地依旧统治无比牢固,没有一点动乱的影子,那样风雨飘摇的帝国末日,老秦人却还是死心塌地地追随着、服从着他们昏聩荒谬的王,由秦人黔首、关中子弟组成的“关中卒也依旧无怨无悔地跟随章邯冲向来势汹汹的起义军,与王离从长城边境赶回来的边军精锐一齐为大秦战斗到了最后。

关中卒一直努力到巨鹿之战,才被章邯胁迫投降项羽,甚至投降时不少关中卒无法原谅自己背叛大秦一直焦虑不安最终这些无法“归心”的关东卒几乎全都被项羽击杀从此关中卒覆灭成为了绝响。

关中卒与秦朝本地的黔首、官吏为大秦效忠到了最后而关东六国却几乎人人都以亡秦为己任这便是秦法在不同地区“水土不服”的表现也可以看得出秦在对待关东六国的统治上出现了致命的问题。

对待与秦地文化迥异的区域是不能无差别推行秦法的尤其在关东等地文明繁盛程度远超秦地的地方秦始皇企图在短时间内强硬地完全清除各地风俗习惯一举完成军事政治和文化上的征服与统一目的是好的但手段却太急了。

关东地区反秦的声浪很大程度是对秦法的不适应与仇怨。

大家想想咱们的“一G两制”是不是就明白了?其实当时的刘邦在关东地区封诸侯也是“两制”的法子他尊重了当地的风俗文化历史来源极大安抚了关东地区的人心。同时他又在旧秦之地行郡县制、实施从秦朝继承而只是微调的“汉法”这样那些熟悉秦法的旧秦人只需依循旧章也会很快就安定下来。

犹如婆媳关系中必须两头哄的丈夫能把六国遗民与秦朝遗民都哄好嬴政不知何时已从跪坐的姿态慢慢站了起来。

他瞭望着远方好似看到了大秦的末日如今在咸阳城内外安居乐业的秦人似乎都披甲在身他们告别了父母妻儿举起了保卫大秦的武器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比他们多得多的叛军。

狼烟四起风中是不断为大秦抛洒头颅与鲜血的老秦人最后的呐喊他似乎还看见了那些在尸山血海里不断翻找亲人尸首的妇孺可她们却没有退缩与惧怕还是哭泣着、嘶哑地唱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

杀敌!杀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