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九福晋闹和离日常(清穿) > 第 33 章

第 33 章

改在正月里把嘉年的婚事办了,头一个是想让伯父看到他们这一代最后一个孩子大婚,他老人家也好放心。第二个,是为了冲喜。

胤禟抱着福晋:“你们家跟你伯父他们家关系可真好,要换成其他家,肯定不愿意冒这个忌讳。”

“弟妹家也很明事理,我额娘说,她去跟弟妹的额娘商量改日子,他们家没多犹豫就答应了。”

看在这份干脆上,叶菁菁当时听到这个话时就决定了,给嘉年送的贺礼中,单独给弟妹多添一份,算是谢谢她们家。

如果说除夕是皇上和后宫主子们的宴会,大年初一是皇上和皇室宗亲们的宴会,那大年初二到初十,皇上会选一日,召能诗善赋的文臣到宫里,参加饮茶做诗的活动。

说白了,就是皇上在这一日和文臣们联络感情。能在这一日被召进宫里的文臣也十分欣喜,这可是皇上对自己认可的证据。

今年选的是初八这一日,初八一大早,北京城里自觉自己有几分文采的文官们,一大早起来就沐浴换衣,等着皇上传召。

这种期待的姿态,就跟宫里的女人期待皇上翻牌子一样。

张廷玉丝毫没有准备,他觉得皇上大概率会传召他师兄,传召了他师兄,自然不可能再叫他去。

毕竟,为了维持平衡,代表其他方面利益的文臣都要顾及到,叫了他师兄再叫他,这完全是重复了。

当时,没想到皇上真传召他了。

来传召的小太监还细心提醒他,今日是皇上召他进宫喝茶、吟诗作赋,不用穿官服,穿家里的常服就是了。

张廷玉把儿子放到妻子手里,他去屋里换了身见客的衣裳,跟着小太监出门。

到宫门口,张廷玉看到了自家师兄。

姚元景冲他点了点头:“时辰不早了,先去吧。”

师兄弟进宫,今日皇上在文华殿召见他们,从协和门进去,右转穿过文华门,前头就是文华殿。

进门口,先给皇上请安,请安后自己找个位置坐下。

距离皇上最近的位置肯定是给阁老和其他朝廷重臣留着的,张廷玉这个小翰林知道自己的身份,独自去最后头找个位置坐下。

他刚坐下一会儿,年羹尧来了,给皇上请安后,也学他,在他旁边找了个位置坐下。

年羹尧笑道:“衡臣,待正月二十开印,你就是南书房行走了,

怎么还跟我似的坐在最后头。”

张廷玉微微一笑:“亮工就别笑话我了,去了南书房,我跟你,还不是小翰林?这样的场合,有个位置坐就不错了。”

年羹尧跟着笑,后又看向首辅那个位置:“咱们年轻,我相信,以你我的才能,总有一日,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亮工兄,慎言!”

年羹尧靠着椅子背,双手洒脱地随意往椅子把手上一放:“咱们既然走了这条路,自然不是冲着当个无名之辈,这话,对皇上我也是敢说的。”

此时,张廷玉眼里的年羹尧,锋芒毕露。

张廷玉深深地看了年羹尧一眼,他这辈子都不会像年羹尧这般,这跟他父亲对他的教导不符。

年羹尧是汉军镶白旗,他张廷玉只是汉臣,路不同,他也不可能像他。

今年文华殿的雅集,皇上一共召见了二十六名文臣,一人至少赋诗一首,张廷玉写得一笔好字,皇上叫他上前录诗。

雅集要散后,皇上夸他字写得好,又说他今日辛苦,赏了他二两御制三清茶。

年前,有三位翰林院里的翰林被点为南书房行走,但只有张廷玉一人被召去文华殿,还得了皇上的赏。

这日过后,因张英致仕十分冷清的张家,又迎来了门庭若市。

说书娘子张三娘得了一本新书,是讲女子的,叶菁菁看了本子很感兴趣,本来她和怀玉姐姐约好了,叫怀玉姐姐初十带着永安来九皇子府听书,张家这般忙,叶菁菁贴心地叫人去张家传话,就说听书不着急,等下回。

姚怀玉如今确实忙,带孩子的空闲都没有,要不是叶菁菁叫人去传话,她都把这事儿给忘记了。

日子晃晃悠悠到了正月十八,叶菁菁头天晚上早早睡觉,这天早上一大早起来梳妆打扮,天刚亮用了早膳,和胤禟一块儿去董鄂家。

她去得太早,阿玛和额娘他们还没用早饭,觉罗氏就叫人把他们夫妻带到长林院去。

“你一个孕妇起那么早做什么,快去屋里睡个回笼觉,等睡醒了再说。”

“额娘,我昨晚上睡得早,不困。”

“不困也去屋里歇一歇,昨晚上下了半晚上的雪,可冷了。知道你今日要来,我早就打发人把你的屋子烘得暖融融的,你快去。”

觉罗氏这个当家主母忙得很,把女儿送到长林院门口,又忙不迭地回主院安排。

长林院呐,胤禟对长林院熟悉得很,九皇子府的主院也叫长林院。就是董鄂家这个长林院比九皇子府的小一些,但也很温馨。

胤禟扶着福晋进门,看到熟悉的家什和摆放的位置,跟九皇子府的主院不能说一模一样,那也是八九不离十吧。

胤禟还在好奇地看来看去,福晋少女时期的闺房竟然是这个样子,陌生又熟悉。

叶菁菁这会儿已经困了。

本来不困,但是从冰冷的屋外进入到暖洋洋的屋里,她就忍不住,一个哈欠接一个哈欠。

“福

晋,我陪你睡一会儿吧。”

“你不困的话不用陪我睡,随便你看书或者出去找人说说话也行。”

“我陪着你。”胤禟十分坚持。

叶菁菁莫名,觉得今天的胤禟有些奇怪。

胤禟怎么好意思说,他就是想睡一睡福晋的床。

叶菁菁也懒得跟他扯,叫慧心过来帮着拆了头发,换上寝衣,舒服地躺在熟悉的床上,闭眼就睡了。

胤禟不困,在床上转来转去,兴奋着呢,看够了,拉着福晋的手玩儿,不知不觉,外面已经闹腾起来了。

关系亲近的亲戚,上午就过来帮忙了。至于其他宾客,要等到下午才来。

叶菁菁跟往日一般睡到巳时才起来,慧心帮她梳头,只简单地挽了个发髻,说是等下午睡了午觉起来再装扮也不迟。

叶菁菁哭笑不得,她究竟是回来帮忙,还是回来躺着的。

叶菁菁换了身衣裳,抱着个暖手炉出去转转,前头来了许多亲近的亲戚,大多是董鄂家的亲戚,还有一小部分额娘娘家,觉罗氏的亲戚。

来后院的都是女人,胤禟都不认识,叶菁菁就给他介绍,这是谁家副都统的福晋,这是谁家佐领的媳妇儿,那又是谁的儿媳,按照她的辈分,应该怎么称呼。

胤禟是皇子,这些人就算是董鄂家的亲戚,他也不可能跟着福晋叫人,他对董鄂家辈分高的亲戚点点头,已经算十分给面子了。

董鄂家这些亲戚今日也大开眼界,外头都在传九皇子对他们董鄂家的姑奶奶言听计从,今日一见,只怕有八九分真。

打了一圈招呼,叶菁菁招人过来问:“嘉年去哪儿了?”

“在前院待客,嘉年请了族里许多年轻人下午去觉罗家接亲,这会儿估计在商量怎么进门。”

嘉年的媳妇儿觉罗氏,他们家那一支也是武人出身,只怕接亲的时候要比试一番,他们董鄂家不能丢脸。

叶菁菁笑道:“成,那我不去打扰他了,叫他好好准备吧。”

在家里转悠了一圈,叶菁菁回长林院,用了午饭后她又困了,胤禟陪着福晋睡到未时才起。

慧心进来给主子梳妆:“三福晋到了,您伯父伯娘也都到了。”

“伯父、伯娘、堂姐在哪儿?”

“在前头帮着接待宾客。咱们家小公子已经带着咱们族里的小伙儿去觉罗氏家迎亲去了。”

叶菁菁看了眼镜子里的自己,催促道:“快着点,咱们也快点出去。”

董鄂嘉年今日穿着一身大红,他肤白,衬得他跟个玉面郎君似的,一看就不像是武人家的公子。

觉罗家恐怕也这样想,迎亲的时候没有多加阻拦,董鄂嘉年轻松接到了自家媳妇儿,欢欢喜喜地回家。

接亲顺利,回来的路上却不顺利,遇上拦路的了。

迎亲的时辰都是算好了的,这里拦着不让走,那怎么行,董鄂家的下人有几个跑得快的,跑回去跟主子禀报。

叶菁菁本来还

跟堂姐说笑,听说迎亲的队伍被拦住了,她脸色一黑。

“谁这么不长眼?”

“是小国舅拦的,一群二世祖拦在队伍前头,非要和小公子联诗,说什么以诗贺喜。”

小国舅?叶菁菁一头懵,皇城里什么时候出了这一号人物?

“佟家的?”

“不是,是宫里太子妃的弟弟。”

叶菁菁心里有头吐口水的神兽在狂奔,为太子妃掬一捧泪。

太子都不敢说他一定能登上皇位,他的小舅子就敢自称小国舅,也是牛!

外头又来人禀报:“九皇子听说了,九皇子带着人过去了。”

三福晋安慰叶菁菁道:“九皇子过去就好了,那些二世祖都是欺软怕硬的,也就只敢拦嘉年。”

九皇子去得快,迎亲队伍回府快,总算没有误了吉时。

大婚后,送走宾客,屋里只有他们一家人,彭春和齐世两个当家人,当面对胤禟表示了感谢,胤禟说小事一桩,不用放在心上。

彭春苍老的眼睛看了眼夜空:“太子本来就凶险,又摊上太子妃这样一个拎不清的母族,以后有的头疼了。”

第二日,宫里一直拖着选秀有了结果,宫里进了六个秀女,还有几个指给了皇室宗亲,三皇子、八皇子后院进了两个妾室。

除开这些,最引人注目的是曹寅的女儿曹佳氏指婚给平郡王爱新觉罗·纳尔苏当嫡福晋,庆复的女儿佟佳氏指给太子为妾。

叶菁菁听到佟家那个嫡女为妾室也惊呆了,皇上这个举动,到底是恶心佟家还是恶心太子妃。

虽然站在她的角度,她偏向于恶心太子妃,也算给自己和董鄂家出了口气。但她深知,皇上不会把昨日嘉年大婚被拦住的事看在眼里,那么,皇上肯定是想敲打佟家吧。

贵妃娘娘只怕要难受一段日子了。

虽说她起了把佟家女儿送到九皇子的心思,她没说,那就是没这事儿。皇上偏偏让佟家的嫡女当妾,这不是敲打是什么?

贵妃娘娘心里不痛快,宜妃娘娘心里痛快了。

叶菁菁嘛,死道友不死贫道,佟家如何,太子妃如何,她不关心,哈哈哈,她独善其身就行了。

正月二十开印,皇城里一家接一家吃不完的宴会总算停了,九皇子府回事处接到的帖子也少了。

叶菁菁估摸着怀玉姐姐应该不忙了,就下帖子约怀玉姐姐来家里听书,她帖子还没发出去,勇勤公府来报信,她伯父没了。

叶菁菁愣了一下,眼泪突然哗啦啦地流,慧心忙拿手帕给她擦眼泪,可是不管用,叶菁菁哭到抽搐,把慧心都吓坏了。

“快,请张大夫过来!”

张春秋背着药箱一路小跑过来,一进门看到主子脸色发红,有些喘不上气,打开药箱,拿出银针,扎下去。

叶菁菁晕倒。

“主子!”慧心惊慌。

张春秋擦了下汗:“不用怕,只是让主子歇一会儿,两刻钟后她就醒了。”

九皇子府因为彭春去世一阵兵荒马乱,此时,乾清宫更乱,昨日才开印,今日康熙就雷霆大怒。

一张山东送来的折子,上书:武定、滨州、商河、阳信、利津饥;肥城、东平等大饥;泰安大饥,人相食!

字字句句触目惊心,更让康熙大怒的是,去年水灾后山东免除钱粮税收,他还交代安徽、江苏去年的粮食各送二十万石到山东粮仓备着,就是为了预防今年山东饥荒。

结果,山东巡抚上报,粮仓里无一粒粮。

内阁大臣全都跪倒在地,没看到康熙眼里的杀意。

“着八阿哥带人去山东救灾,内阁从中协调,拨救灾粮食三十万石,救灾银五万两。”

“着刑部、吏部彻查山东粮仓一事,如有抵抗,格杀勿论!”

“臣等,遵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