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点头:
「不过还有些其它细节要解决……比如削弱几何双喉道结构对超然冲压模态的压力分布影响,还有如何从扩压器斜激波过渡到飞行器前体斜激波,这些才是我们当前阶段应该首先关注的问题,同时也不会耽误助推-滑翔构型的研发进度。」
「马赫数5.0以下,也能进入到超燃冲压工作状态?」
很快有人提出顾虑。
「嗯……以马赫数5.0作为高超音速的门槛属于人为界定,实际这个数字和很多变量都有关系,只要组织特徵马赫数大于1,并保证工作循环中加热起始位置的压力小于给定的激波串出口压力,就可以确保超然冲压模态的正常工作。」
常浩南解释道:
「当然这需要在设计之前就计算出隔离段出口面积达到极限反压条件下的燃烧室热力工作过程和对应的性能丶需用扩张比及特徵马赫数和释热分布规律,还有……」
「……」
「总之,都是需要大量风洞测试才能完成的工作。」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进入总结:
「任重而道远呐,同志们……」
……
简单布置了一下后续的测试工作之后,常浩南很快整理好了对X51A的测试和分析结果,接着便迅速乘车赶往了空军司令部。
「怎麽这麽多?」
现在距离长征9号返航也才过去差不多一个月时间,郑良群刚才接到电话的时候,还以为常浩南只是口头跟他说一些初步判断,甚至连今天的日程都没专门去改。
结果打开档案袋之后才发现里面装着厚厚一沓的结论报告,不由得有些傻眼:
「我记着你之前好像说过,可能没办法获得特别丰富的结论?」
在某一个瞬间,他觉得自己好像对「丰富」两个字的理解出现了问题。
「主要是运气不错,对压缩隔离段的还原度非常高,而且也分析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常浩南面不改色地回答道。
郑良群坐直身子,来了个肃然起敬.gif。
「你先等等……」
接着拿起电话,很快叫来了一名尉官:
「让陆副参谋长代我去参加一下今晚上的会,就说有这边紧急情况,一时间脱不开身。」
如此果断的抉择,让常浩南有点难绷:
「这……不太好吧。」
等那名年轻军官离开之后,他转头看了看门口,说道:
「报告反正就放在你这,又不会自己长腿跑了……」
郑良群摆摆手:
「一个跟地方单位接触的务虚会而已,唱主角的是政治部,其馀部门就是单纯露个面,让副职去也是一样的……」
然后便把注意放回到了手里的报告上。
因为是写给领导看的,所以常浩南在保留了数据分析的同时,也没忘了在每个部分后面都用尽可能简练的语句写一个小节。
郑良群读起来自然也没什麽障碍。
「也就是说……」
大约半小时后,他终于重新抬起头来:
「你认为,美国人目前的问题不仅仅是个别技术不成熟或者某个细节缺陷,而是在路线层面就出了问题?」
常浩南则已经轻车熟路地从郑良群办公室里找出茶叶,给自己泡了一杯:
「还要更根本一些。」
他放下手里的茶杯,回答道:
「按照目前的情况推测,我想不光是X51A,他们就算去搞滑翔式高超,都会遇到很大问题……」
郑良群的脸上瞬间露出惊喜,但很快收敛起了表情:
「有可能通过以飞代测解决麽?」
「很难。」
常浩南摇摇头:
「以飞代测的前提是故障原因单一,而且能确定问题所在的位置,可如果只是单纯的模型选择错误,那麽他们应该在地面测试阶段就能意识到,不至于让飞行器带着这麽大问题上天,所以在工程管理阶段肯定也还有很大的漏洞……这样综合下来,估计连溯因分析都做不明白。」
「实际我现在甚至想不通,他们当年的X43A到底是怎麽成功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