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文豪1978 > 第559章 冉冉升起的传媒帝国

第559章 冉冉升起的传媒帝国

电影丶电视丶新闻------这不妥妥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传媒帝国吗?

买!必须买!

横跨电影丶电视丶新闻的巨型文化传媒集团,当年的邵氏来了也不够打啊!

除了林氏影业和明报企业这两家收购方,这次收购公告放出后,连被收购方卫星电视的母公司和记黄埔的股票都跟看涨了不少。

林氏影业和明报企业上涨的逻辑是业务方向上有了新的扩展,和记黄埔股价的上涨单纯是因为赚钱。

卫星公司有限公司这家子公司,和记黄埔总共也就投入10亿港元,这才半年时间净赚11亿港元,上哪找这麽好的买卖啊!

至于说,卖了本来很有潜力的电视业务,让损失了公司的未来潜力,对于别的公司可能是问题,但对和记黄埔从来都不是问题。

李嘉诚掌舵下的和记黄埔,从来都是什麽赚钱做什麽,赚钱才是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

林氏影业丶明报企业联合收购卫星电视,最大的影响不是股价,而是香江传媒业的整体格局。

正如市场上的投资者们所期待的那样,一个横跨电影丶电视丶新闻的传媒帝国已经形成了雏形,这对于香江的传媒行业整体来说既是提升,也是巨大的挑战。

不管是几家报业上市公司,还是电视台,看到这个新闻无不感到压力巨大。

原因也很简单,报刊销量丶开户费大多都是维持开支,要赚大钱都得靠GG。

如今林氏影业丶明报企业丶卫星电视三家形成集团作战的模式,无论是在成本控制丶业务流转丶辐射人群丶业务量等诸多方面,都将对其他竞争对手形成一定的挤压。

这种挤压可能在短时间内还看不出什麽,毕竟卫星电视才开播半年。

可时间长了呢?它逐渐发展起来了呢?

都是大家浸淫传媒行业几十年的老狐狸,心里明镜一般,但面对陶玉书的咄咄逼人,似乎又拿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期盼着手底下见真章的时候能够抵挡得住攻势。

卫星电视被收购的消息传出来这天是周五,沸沸扬扬的闹了一整个周末,到周一市场才安静下来。

林氏影业和明报企业两家公司依旧处于停牌状态,一直到第二个周五,

《明报》突然发表了一篇新闻稿,详细披露了收购案的个中内情。

其中各种利益谈判的细节较之《信报》的报导清楚了不知道多少,立刻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让本已经沉寂下来的收购案再次获得了市场的关注。

有意思的是,《明报》的报导并未把笔墨完全放在两家收购方上,在这篇报导里,负责卫星电视有限公司实际经营的李家次子李泽楷似乎成了主角。

豪门出身,初生牛犊不怕虎,以5亿资金(只计算卫星电视牌照费)半年时间博得21亿,这绝对要算是香江商业史上最短平快丶最具性价比的投资了。

如此巨大的成功也令李泽楷这位超人次子一战成名,成为了这个八月里香江商业界最耀眼的明星。

在《明报》的带动下,诸多新闻媒体连篇累渎的报导着卫星电视收购案,李泽楷「小超人」之名不胫而走。

最近李嘉诚在与不少商业夥伴交流时,动不动就会听到「后继有人」丶「虎父无犬子」这样的评价。

他听了是既憋屈又欣慰,憋屈的是他十分清楚,媒体突然之间一窝蜂的吹捧儿子,必定是出自于那位林太的手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她大抵也是明白最近风头出的太大了,为了减少她自己的受关注度,便将儿子推到了台前。

以她手中所掌握的媒体力量,操弄如此级别的舆论,易如反掌。

可即便是明百陶玉书的居心用意,李嘉诚却也不能完全怪罪。

因为儿子虽然当了挡箭牌,却也结结实实的在香江商业界乃至亚洲商业界扬了一次名。

年轻人初入生意场,不是人人都有机会一朝成名的。

在商业圈子里,「名声」不一定等于「钱」,但一定等于「势」

刘銮雄为什麽在当年成为香江股坛人人谈之色变的「股市狙击手」?

一战庄士集团丶二战华人置业丶三战中华煤气---后生小辈挑战名门望族,将大佬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便是以名聚势的好处。

儿子的扬名,与刘銮雄的「恶名」完全不同,但结果是趋于一致的。

年纪轻轻就在商界一战成名,以后只要稳扎稳打,发展必定顺遂,这也是李嘉诚欣慰的原因。

每每思想这其中的奥妙,李嘉诚也不得不暗自佩服那位林太的手腕之高明。

让人即便被利用,也甘之如怡。

8月的最后一周,停牌十天的林氏影业和明报企业正式复牌。

股价在遭遇开盘一波抛售潮之后,很快又拉升到高位,显示出市场对这次收购的强大信心。

许多关注股市的人看到两家公司这样的表现,心中不由得叹服,对操盘此次收购案的陶玉书生出一种高山仰止之感。

你说她收购花钱吧,她公司股价涨的比收购价还高;你说她没花钱吧,

20多亿港元她眼晴都不眨的就花出去了。

这般羚羊挂角,妙到毫巅的商业操作,即便是那些见惯了大场面的商场巨鳄见了也要赞一声高明!

尽管大众和商业界对陶玉书的手腕叹为观止,讨论不休,但自两家公司停牌之后,报纸上就鲜少见到有关于她的影子了。

这便是手中握有媒体力量的好处,想高调就高调,想低调就低调,一切主动权操之在手,不假于人。

外界的舆论陶玉书并不在意,她现在正在为卫星电视的后续发展而冥思苦想。

正所谓人前显贵,人后受罪。

外面的人只看到了她花钱的风光,却没看到她为了经营的弹精竭虑。

「唉!你说,我是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难题?」

思索了半天,陶玉书愁眉苦脸的问林朝阳。

她学中文出身,原来做编辑算是本行,来了香江之后,先做电影,后做新闻,现在又干上了电视。

事业触角每向外扩张一次,对她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学习和历练。

如果光是学习也就罢了,关键是每一次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一个不小心就是以千万计的损失,她根本不敢有丝毫解怠。

「玉墨有句话说得对。你啊,别那麽追求完美。什麽事都要了解的那麽透彻,那麽细致,要学会抓大放小。」林朝阳说。

「你说的轻松。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做生意不是为了试错的感受看她的烦闷和忧愁,林朝阳心怀愧疚,轻轻将她搂在怀里。

「要不然,我给你出出主意?」

陶玉书哼了一声,「有主意你不早说。」

其实从林朝阳摄着她收购卫星电视的时候,她就知道丈夫肯定是有全盘的策略。

夫妻俩相处这麽多年,她太了解这个人了,上辈子就是属松鼠的,就喜欢囤货。

不过她却忍着一直没有开口询问,而是示之以弱,引诱林朝阳主动开口。

她在外界是女强人形象,但在家里不能也总这样,得适当当个「小女人」才行。

你看现在,唉声叹气几句,他不就乖乖把肚子里那点存货都交出来了吗?

「我这不也是才理顺了想法嘛。」林朝阳信口胡道。

陶玉书不去理会他的狡辩,「赶紧说。」

「咱们先给卫星电视改个名字吧?」

「改名?改什麽名?」

「叫星空传媒怎样?」

陶玉书想了想,说:「名字倒是不错,怎麽突然想着要给公司改名字?」

「也没什麽,就是觉得『卫星』这两个字不符合电视台的气质。』

林朝阳总不能说他觉得这家电视台后世的名字更好听点,就随便找了个理由。

陶玉书没有纠结名字的问题,「行,那就改个名字,还有什麽?」

「卫星电视目前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内容,二是受众。

作为一家卫星电视公司,它现在绝大多数的节目内容都是外部采购,美国丶英国丶日本丶湾岛——

这样的做法短时间内没问题,但长久来看,对于电视台的经营是非常不利的。」

林朝阳说到里点子上,和黄压根没有做电视的经验,李泽楷掌握了卫星电视之后,仓促之间只能动用钞能力。

自前卫星电视仅有的1200小时时长的电视节目全部都是外购的,花费不菲,电视人才他倒是招揽了不少,但短时间内还未形成战斗力,自然也没出什麽成绩。

「自制节目势在必行,晚做不如早做。」

陶玉书说道:「我也明白。但现在的问题是,收购卫星电视已经花费了一笔巨款,再大量投入资金,我们力有不逮,这才是我为难的地方。」

林朝阳说:「卫星电视现在有中文台丶体育台丶合家欢台丶电影台四个频道,你要是短时间内仓促进行大面积节目更新,不投入十亿八亿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的想法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集中力量办大事?」

陶玉书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先集中办好一个频道?」

「对。不仅是要聚焦到一个频道,还要聚焦到精品节目上。

任何一家电视台都不可能做到全天24小时的节目都能吸引住观众,我们完全可以先抓住观众的两个小时。」

陶玉书点了点头,「有道理,可集中到哪个频道,打造那些精品节目,

你有想法?」

林朝阳得意道:「小生不才,恰好有那麽点想法。」

「别得瑟了,赶紧说。」陶玉书眼神娇媚的催促了他一句。

「四个频道,电影台现在有林氏影业的支持,短时间内不需要大投入,

可以放在后面。

体育台之前李泽楷已经投入了一大笔钱购买转播版权,想要有起色,就得买那些级别更高丶知名度更高的赛事转播权,性价比太低。

中文台有新闻节目,很容易碰到敏感事件。

合家欢台以综艺节目和电视剧为主,比较适合进行娱乐化改革。'

林朝阳的逻辑清晰丶条理分明,陶玉书认可道:「不错。就是合家欢台现在只在香江落地———

卫星电视的四个频道,目前只有卫视中文台在香江丶湾岛落地了,内地的广东部分地区也可以看到,其馀的三个频道都只在香江播出。

「饭要一口一口吃,卫星电视落地的事没那麽容易的,咱们先修炼好内功。」

陶玉书脸色轻松下来,「也对,急也解决不了问题。你快说,节目要怎麽做?」

「别急,咱们一点一点排除。」林朝阳不紧不慢,很享受的当着狗头军师。

「既然是跟本港的电视台竞争,那我们就要看看自己的优劣势。两家收费电视台先不去管他们,我们最大的劲敌是无线和亚视。

这两家电视台都是二三十年的老台了,人才底蕴深厚。

要是把重点放在电视剧上的话,卫星电视有林氏影业支持,也不差,但很难说有什麽优势,电视剧的优先级可以往后放一放,先筹划一批项目。

综艺节目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它最需要节目形式的创新,不受人才储备的影响,而且见效快,可以边播边调整。

我们完全可以集中精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综艺节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