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穿成80年代的凤凰男 > 第37章 037

第37章 037

宣江市的废品站的规模还是可观的, 毕竟有一个电视机厂和一个自行车厂。这两个厂生产出来的垃圾还是不少的,之后就会全部送到这个废品站来。

这个废品站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就简单地做了分类, 比如说纸盒、报纸、书籍放在一起。大的铁的零件放在一处, 小的铁的零件放在一块。还有什么玻璃瓶和碎片放在一起。

贺知白一进废品站, 就像是老鼠掉进了米缸一样,兴奋地左看看右看看, 左摸摸右摸摸, 看到什么都觉得是钱。

贺知非跟着姜大爷去跟看守废品站的雷大爷打招呼。雷大爷见贺知非是姜大爷带来的人,还要来这里买东西,自然是十分欢迎。

以后主要是贺知白跟雷大爷打交道,贺知非把贺知白叫了过来, 把贺知白介绍给雷大爷认识。

贺知白的胆子大, 脸皮厚, 嘴巴甜,一见到雷大爷就把他老人家哄得非常开心。

跟雷大爷打过招呼后, 贺知非就带着贺知白去寻“宝”了。

在寻宝之前,贺知非什么话都没有跟贺知白说,让他自己去找。贺知非是想看看贺知白能在废品站里找到什么东西。

贺知非没有急着去找自行车或者电视机的零件, 而是去旧书堆里翻找宝贝。

看着累积得像一座小山的旧书堆,贺知非整个人非常激动兴奋。他想着这么多旧书和破书,里面一定隐藏着不少“宝贝”。

贺知非先是蹲在地上,从旧书堆里一一翻找书, 发现里面有很多都是教科书、杂志、小说,还有不少国学方面的书籍。

之前在平安县就找到不少从小学到初中的教科书, 贺知非不打算再买这些书了。他准备买一些国学的书籍回去, 到时候给贺知黑他们看看。

找了一会儿, 贺知非蹲得腿脚有些麻了,索性就盘腿坐在地上,继续翻找书籍。

贺知非发现这对书里面有不少民国时期的书,一本本不仅泛黄,而且非常破旧。他如获至宝一样把这些书小心翼翼地拿起来,放在一旁干净的地方。

另一边,贺知白从一堆堆东西中,找出不少他认为有用的东西。

姜大爷和何大爷跟雷大爷聊天,说着以前当兵的事情。

找了一上午的书,贺知非终于在这对旧书堆中找到了几本非常有价值的书。这几本书有的是民国时期的,有的是清末时期的,有的还是元明时期的。

最让贺知非惊喜的是,他竟然找到了一本手抄版本的《聊斋志异》和一本清朝时期的棋谱。不过,暂时还没有发现孤本。

姜大爷他们过劳叫贺知非他们回去,等吃了中饭再来找东西。

贺知非正在兴头上,舍不得离开,就请姜大爷他们先回去吃饭,他过会儿再回去。

瞧着贺知非一来就来找书,而且找得还舍不得走,姜大爷他们就没有勉强他了,先回去了。

另一边的贺知白也不想回去,他要继续找宝贝,舍不得离开。

见这个两个孩子都舍不得走,何大爷他们只能无奈地随他们了。

三个老人家就先去姜大爷家了,等他们吃完中饭,给贺知非跟贺知白带来

了饭。

贺知非跟贺知白急吼吼地吃完饭后,就继续找东西。

接下来的几天,贺知非跟贺知白就泡在了废品站,拼命地寻找他们要的东西。

贺知非还没有找完,非常舍不得回去,但是不得不回去了。在他回去的前一天,他把他找到的东西清点了下,整整地装了两大蛇皮袋。其中一个蛇皮袋里,装的都是古书,或者仿古书。另外一袋就是杂志、小说和国学方面的书。

贺知白找的都是零件,坏掉的电器。他上次看到贺知非组装自行车后,就想着多找一些自行车的零件,多组装出几辆自行车,到时候一辆自行车卖四五十块,那就能轻轻松松地赚一百多块钱了。

除了找自行车的零件,他还找到了不少坏掉的电器,比如说他找到三台稀巴烂的电视机、收音机、台扇、小吊扇等。当然,他还找了一堆零件。

贺知白不知道这些零件有什么用,但是他看着这些零件都是铁的或者铝的,就觉得值钱,然后全部找了回来。

不止这些,他还找了不少家具回来,比如说坏掉的摇椅、椅子、沙发、柜子等。他觉得这些东西修一修就能继续用,到时候便宜点卖出去,也能赚不少钱。

贺知非对贺知白找回来的东西很满意,夸他做的不错。

被贺知非夸奖认可的贺知白笑得非常开心,“二哥,这下你相信我能赚钱了吧?”

贺知非点点头:“这下我相信了。”

“对了,二哥我还找了一个大葫芦的盒子。”贺知白说完,就把他找来的大葫芦盒子递到贺知非的面前,“我觉得这个大葫芦盒子挺稀奇的,就把它拿回来了,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贺知非看着贺知白手里拿着他所谓的大葫芦盒子,轻笑一声道:“这不是什么大葫芦盒子,这是小提琴。”

“小提琴是什么东西,琴吗?”贺知白没有见过小提琴,也不知道小提琴是什么东西,所以不认识小提琴很正常。

“对,它是一把西洋乐器。”贺知非说着打开贺知白拿回来深青色,并且表面上伤痕累累的琴盒。

虽然琴盒被划伤得厉害,甚至还掉皮了,但是里面却保存地还好。不过,放在里面的小提琴,琴弦全部断掉。这把小提琴通身是深褐色,琴身上面也有辩驳的痕迹,像是有人拿着尖锐的东西在小提琴身上划来划去。

贺知非拿起这把伤痕累累的小提琴,仔细地看了看,发现它是用云杉和枫木做的,而且还是纯手工做的琴。从外形上来看,是一把仿琴,应该仿的是意大利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前。可惜,琴弦断了,不然拉一下,听一听音色,就知道什么琴了。

贺知白一听是西洋乐器,第一反应就是值钱,一双眼闪闪发亮地望着他二哥,开口问道:“二哥,那它值钱么,能卖多少钱?”洋人的东西最值钱了,那这个什么小提琴应该能卖不少钱吧。

听到贺知白这句话,贺知非无奈失笑:“如果它完好无损,是有些值钱。但是它现在琴弦断了,琴的表面上还有这么多划痕,就让它变得不怎么值钱了。”一把纯手工琴是非常值钱,而且这把是仿名琴的,当初它的主人买它&#

30340;时候,应该花了不少钱。

“二哥,它这上面的划痕,咱们买油漆把它涂好不就行了么,到时候跟新的一样,谁知道它身上原来有划痕啊。”贺知白说道,“要不我马上就去买油漆?”

“你想得太简单了,这把是手工琴,处处都非常讲究。不说其他的,就说它身上的油漆都不是简单的油漆……”贺知非简单地跟贺知白科普了下手工小提琴是怎么做出来,以及它的用料是有多讲究。“就算我们能找到符合它的油漆,但是它的琴弦就不好弄。”

“琴弦怎么不好弄?”贺知白很傻傻地问道,“用铁丝做琴弦不行吗?”

听到贺知白这么说,贺知非笑得一脸无奈,“你觉得铁丝能拉得响吗,拉得好听吗?”

“铁丝能拉得响啊,而且我觉得挺好听的。”

对于贺知白这番话,贺知非只能摇摇头:“小提琴的琴弦要尼龙弦,也不知道宣江市有没有卖的?”而且好一点的尼龙弦都是进口,价格自然是不便宜。

贺知非低头认真地看了看小提琴身上残留下来的琴弦,果然是尼龙弦。就是不知道它身上的尼龙弦是哪个国家产的。

贺知白听贺知非说这么多,得出一个结论,瘪瘪嘴说:“二哥,也就是说这个小提琴卖不了钱啊。”

“暂时卖不了,如果能买到琴弦安装上去,哪怕它身上伤痕累累也能卖点钱。”贺知非把小提琴重新放回琴盒里,微微地叹了口气,“这么好的一把琴,为什么不好好爱惜?”从原主人对小提琴的伤害来看,原主人恐怕恨死小提琴了。

“那我不是白拿回来了吗?”贺知白满脸失望地表情,“既然卖不出去,那就当做柴火烧了吧,这样它还有点用处。”

贺知非听到这话,抬手敲了下贺知白的脑袋。

“想什么呢,这是一把好琴,怎么能当做柴火烧掉。”

“可是它坏了,没有任何用了啊。”

“它现在没用,并不代表以后没用。”贺知非想了想说,“这把琴我先带回去,以后要是有机会去省城,我在省城找找看有没有尼龙弦。”买了琴弦,这把琴就活过来了。哪怕到时候不卖,自己拉一拉也是不错的。

“那二哥你带回去吧。”本来以为是一个值钱货,结果不仅不值钱,还要花钱修它,真的是太不划算了。

“对了,我这几天没来得及去找瓶子和碎片,你明天开始帮我找找。”贺知非又把他要找的瓷器和碎片跟贺知白仔细地说了说,“记住我跟你说的话,哪怕是碎片,也要一片片地给我找回来。”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运气找到宋朝瓷器的碎片。

“二哥,要不你写下来吧?”贺知非现在是记下来了,但是他怕自己过两天就忘了。主要是二哥说的太复杂了,他一个字听不懂。

“行,我现在就给你写下来。”贺知非把唐宋元明清的瓷器的特点一一写了下来,让贺知白按照他写的特征去找。不管找到的是真的,还是仿的,他都是要的。

“二哥,你要碎片做什么?”贺知白不明白他二哥为什么要玻璃碎片。

贺知非一边写,一边说道:“你可不要小看这些碎片。如果你运气好,找到的碎片是宋朝瓷器&#303

40;,那就非常值钱。”

贺知白一脸期待地问道:“二哥,能值多少钱啊?”

贺知非对于后世的宋朝瓷器的碎片的价格是比较了解的,对于八十年代的宋朝瓷器的碎片的价格是完全不了解的,只能跟贺知白说一说他猜测的价格。

“几千块,甚至几万块都有可能。”

贺知白一听值几千块,甚至几万快,惊得倒抽一口冷气,结结巴巴地说道:“几……几千……几万……块……”

贺知非一脸淡定地说道:“宋朝的瓷器是很值钱的,如果能找到一个完整的瓷器,卖几百万都有可能。”在后世,宋朝的瓷器被拍卖到几千万,甚至有的过亿,毕竟宋朝的瓷器太少,太珍贵了。

“几百万……”贺知白被这个价格吓得要晕过去了。

~~~~~

纵使贺知非万般不舍得离开宣江市,但是他必须得回去了。正月十二的下午,他就乘车回到平安县。

他在临走前,叮嘱贺知白正月十四得赶回来过十五的元宵节,然后十五的下午带着三子来市里。

贺知白表示他正月十四的下午,一定会回平安县。他要是不回家过十五,他妈一定饶不了他,到时候十之八|九就不会再让他来市里收废品赚钱了。

有姜大爷在贺知白的身边,贺知非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等他跟何大爷回到平安县,已经下午四点多了。

在去宣江市之前,贺知非就跟赵素清说过,他会在正月十二的下午回来。等他们回来的时候,赵素清跟何奶奶已经烧好了饭菜。

吃晚饭的时候,贺知非把在宣江市里发生的事情,详详细细地全部告诉了赵素清和贺文山他们。

赵素清跟贺文山他们听说后,再三感谢何大爷的帮忙。何大爷表示他没有帮什么忙,说贺知白他们跟姜大爷住在一起,陪在姜大爷身边,是帮了他的忙。

吃完晚饭,何大爷他们坐了一会儿就回家了。

等何大爷他们回去了,赵素清仔细地询问贺知非他们在市里的情况。

“爸妈,宣江市发展的不错,适合我们去做生意。”这次去了宣江市,让贺知非有了新的想法,“我觉得我们可以去宣江市做生意。”

“市里肯定要比县城好,比县城有钱啊,不过……”听二儿子说要去市里摆摊子做生意,赵素清心里有些迟疑了,“我们去市里做生意能不能赚钱还不一定……”

“妈,市里的人多,而且比县城里的人有钱,我们去市里摆摊子卖东西,一定会比在县城里卖的钱多。”接下来,贺知非好好地跟赵素清他们分析了市里的情况,以及市里和县城的对比。

听完贺知非的这番话后,赵素清他们有些心动了。

“二娃子,我们去市里摆摊子做生意,住哪儿啊?”赵素清觉得他们要去市里做生意,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总不能我们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何叔的战友家里吧,他家里也不够我们一大家子人住啊。”

“自然是不能跟姜爷爷住在一起的,你们要是去市里摆摊子做生意

,当然要重新租一个房子。”贺知非说道,“等到十四,小四回来,让小四跟姜爷爷说一声,看看有没有要租房子的。如果有人租房子,我们就去租。”

赵素清刚点头,但是她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连忙摇头:“二娃子,我们去市里租房子不划算啊,等到四月份,我和你爸就要回家插秧种田了,到时候就不能在市里摆摊赚钱了。”

贺文山附和道:“对,等到四月份,我和你妈就要下田干活了,这一忙就要忙到下半年。我们要是在市里租房子,也就摆着这两个月的摊子,这太不划算了。”

赵素清跟贺文山考虑的这件事情,贺知非自然也想到了。

“爸妈,我的建议是你们不要回新安村种田了……”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赵素清打断了,“这哪行啊,不种田,我们哪来的饭吃啊。”

“妈,我们家种的稻子,基本上都卖掉了吧,然后我们自己又去买米买面吃吧。”

“我们家还是留了一点稻子。”赵素清说这话的语气就有些虚。

“妈,我们家种田卖稻子是赚不了多少钱的,但是你们要是去市里摆摊卖东西,赚的钱是非常多的。”贺知非见赵素清还要说什么,伸手阻止了下,“妈,你先听我说完。”

赵素清听到贺知非这么说,就没有再开口打断他的话。

“妈,我知道田地是你们的命根子,你们是不可能不要田地的,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我们家的田租借给别人种,到时候让他们给我们钱或者稻子……”贺知非接下来仔细地跟赵素清和贺文山算了一笔账。他们家每天种田种稻子,一年最多最多买个二三十块钱,但是他们要是在市里摆摊子卖东西,一个月赚二三十块钱都有可能。

一个一年才赚钱二十三块钱,一个一年能赚钱三四百块钱,到底是哪个划算。

赵素清他们听着贺知非这番分析,觉得非常对,但是他们种了几十年的田,突然叫他们不要种田,他们心里一时间接受不了,也觉得不种田不安全,毕竟田地是他们的根。

“妈,我觉得二哥说得对,我们可以把田租借给别人种,然后我们去市里摆摊子赚钱。”贺知黑非常赞成贺知非的提议,“妈,你们放着大钱不赚,是不是傻?”

赵素清瞪了一眼三儿子,没好气地说:“你能保证我们在市里摆摊子卖东西,每个月都赚钱吗?做生意肯定有赚有亏的,谁能保证一直赚钱,而不亏钱。”

“妈,我们做的是小生意,就算亏,也亏不了多少。”贺知非能理解赵素清他们的心情,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不种田就意味着没有了命根子,心里自然是害怕不安。“妈,以你和爸的手艺,摆摊子卖东西是不会亏钱的。”

贺知非的建议是赵素清跟贺文山他们早上卖早点,晚上继续去卖炒栗子和烤山芋。然后,最重要的是卖衣服。

“年都过了,在县城里卖衣服,怕是卖不了多少,但是在市里卖就不一样了。”贺知非继续劝说道,“市里的人有钱,对衣服的需求量大,我们家做的衣服好看,市里的人肯定喜欢。再说,市里比较大,我们可以换着地方卖。”

去了一趟宣江市,贺知非就更加确定在市里买一套住的房子和

一间门面房。现在市里的门面房不贵,所以得赶快买下来。等过不了多少年,市里的房价就会涨价,而且到时候还会拆迁,那个时候会狠狠地赚一笔。

“二娃子,可以让大娃子去市里,跟四娃子住在一起。”赵素清心里还是不太愿意不种田去市里做生意,“我和你爸还是在家种田,等忙好了,我们再去市里摆摊子卖东西。”

“妈……”贺知黑叫道,“二哥都把话说得这么清楚明白,你怎么还要回家种田啊。”

“田是我们一家的命根子,不种田不行。”赵素清坚持地说道,“我和你爸这两个月就在县城里摆摊子卖东西,等到四月份,我们就回家插秧种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