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 227 章

第 227 章

第227章()

*

?醉酒花间提醒您《[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战斗是傍晚打响的,西夏军本想以多欺少一雪前耻,没想到荔原堡不光有姚兕还有狄青,大宋的将士们士气爆棚,直接反过来冲出去刷战功。

姚古在城墙上紧张兮兮的数数,一直数到三百二十一才停下来。

他爹年纪大了体力有限,接下来由他哥出场继续拼杀。

二十!三十!四十!

漂亮!!!

战斗从傍晚打到半夜,西夏军发现堡寨的守军越战越勇后终于乱了阵脚,就在他们转身准备撤退的时候,一直没有动静的寨门再次打开,千余精锐骑兵朝他们发起了冲锋。

西夏军:???

不是!他们才是进攻的一方!

西夏军打了半天已经筋疲力尽,看到对面的骑兵冲出来完全没有战意转身就是跑。

残兵连滚带爬朝着后方的缺口冲,战场上骑兵步兵混成一片,不受控制的战马横冲直撞,混乱中甚至已经有人死在自己人的马蹄之下。

然而冲出去也没用,他们来时的山谷中依旧埋伏有弓箭手,往前往后都是死,区别只是早死和晚死。

士兵士气崩溃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苏景殊打起精神瞅准时机,立刻让提前安排好的大嗓门士兵出场。

城墙上灯火煌煌,简易版大喇叭没有后世的大喇叭有用,但是拿来喊话劝降还是够用的。

——党项的弟兄们,大宋已经把你们围成铁桶,你们逃不掉啦!

——愿意归顺的我们欢迎,想回家的回头也能回家,投降从宽抵抗从严,放下武器停止抵抗,降兵不杀!

——各位正将、副将、正副行将、正副佐将还有正首领、小首领,请体谅麾下将士们的心情,莫让他们作无谓的牺牲。

——降兵不杀!

……

汉语喊完是西夏语,西夏语喊完再是汉语,两边轮流交替,务必让战场上所有将士都能听懂。

姚古震惊的看着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大嗓门士兵,“苏大人,什么情况?”

苏景殊打起精神,“劝降。”

姚古不太明白,“战场上劝降?”

苏景殊点头,“对。”

姚古:……

沿边修建堡寨就是为了招抚番邦,但那都是太平时候以田地为诱饵招揽,怎么还能边打边劝降?

苏景殊捏捏耳朵,心道劝降是个技术活儿,只要时机抓的好,让战场上的西夏兵当场倒戈都有可能。

四面楚歌不是不能复刻,后世八路军都能招降日军,他们也不是不能尝试在战场上劝降。

梁太后想靠打仗来转移国内矛盾,西夏的士兵愿不愿意打还不好说。

那边已经在经济上被大宋卡了脖子,之前连番战败也让国内开始畏战,上层贵族不把士兵的性命当回事儿,真正要上战场的士兵却很惜命。

命只有一条,死谁身上

() 谁害怕。()

瑑虞鱞葶????靟?譛豔?N??譎????敧?N??し卢??絔葶?畑???靟?

?想看醉酒花间写的《[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第 227 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抢到地盘好处没有他们的,打败仗受罚却得他们受着,世上哪有这般道理?

西夏倾国而出凑出三十万士兵,愿意打仗的估计连十分之一都占不到。

后半夜冲出营寨的骑兵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本就乱了阵脚的西夏兵越发混乱。

这些年不少党项部落归附宋人堡寨生活,可见宋人对党项人不会见面就喊打喊杀。

能活着谁都不想死,西夏境内的百姓这几年生活越发艰难,有家眷的还纠结家人怎么办,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儿连纠结都没有扔下武器不要命的往城墙这边跑,一边跑一边喊投降。

有一就有二,有些事情一旦开了个头就别想止住。

西夏主将的脸都黑了,拔刀连砍了好几个动摇军心的士兵,然而不等他稳定军心,好几个副将都站出来劝道,“将军,给他们留条活路吧。”

将士都是他们自己部落里的壮丁,全都死在战场上的话部落就完了。

虽然以他们的地位手底下不会只有一两个部落,但是对那些小首领而言却是灭顶的打击。

宋人对降兵的待遇还是可以的,打散安置到不同堡寨没什么,好歹能保住性命。

主将要气疯了,他带了足足三万大军前来攻城,城没攻下来反而带来的士兵临阵投降,这让他的面子往哪儿放?今后的朝堂还有他立足的地方吗?

别说劝话的是手底下的将领,就是梁国相亲自过来也不行。

“废物!都是废物!你们手里的刀是干什么用的?”

“全都不许退!”

“敢降者斩——”

话音未落,飞来的羽箭直冲面门。

更可怕的是,躲过去第一支躲不过去第二支,而狄大元帅保险起见直接三箭连发。

主将在战场上暴露位置可不是好事,要么就和他一样大大方方的上战场,要么就从头到尾躲好别出来,不然就可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咻——

脑袋瓜和西瓜一样炸开。

狄青收好弓箭,朝城墙上的姚兕打了个手势,之后便是毫无悬念的包饺子。

西夏的情报工作太差劲,进攻荔原堡之前不更新荔原堡守军数量的坏处就是这样,对面可以围城,他们也可以反过来将对面围起来。

敌军主将愚蠢的暴露位置被狄大元帅干掉,战斗离结束只差把愿意投降的和不愿意投降的分成两拨。

愿降的老实待着,不愿降的大刀伺候。

小姚同学已经看傻了,这和他以前见到的不一样。

不是,他以为他爹打仗已经够莽的了,怎么元帅的打法比他爹还要令人摸不着头脑?

还有这些拿着喇叭劝降的兵,啥时候安排的?

苏景殊委婉的回道,“我到荔原堡也不是单纯的当摆设。”

() 再强调一遍,大宋在西北的首要策略是招抚,打仗是下下策,他们的首选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就算两边已经打了起来,招抚策略的优先级也没有改变,且永远不会改变。

能把敌人忽悠过来肯定比真刀真枪出去打强,战争的伤亡对上位者而言只是数字,对军中的将士来说却是活生生的亲友弟兄。

所以狄大元帅打仗有个准则,能忽悠的时候尽量忽悠,不能忽悠的时候再照死里打。

很幸运,他新来的秘书是天字一号大忽悠。

苏机宜研究过西北各州的招抚策略后深切的意识到各军将领身边都缺个靠谱的政委,不是协助处理军务政务的监军文臣,而是负责思想纪律政治工作的政委。

大宋周边战事频发,戍边禁军的数量早已超过中央禁军,但是最精锐的捧日、天武、龙卫、神卫这上四军基本上不会离开京师,边地的禁军只有中下等禁军。

这年头戍边不是好差事,和流放来的罪人干差不多的活儿,可想而知心里都憋着气。

军中混日子的兵油子太多,临阵脱逃的不知凡几,士兵都不知道为什么打仗,再好的将领也带不出来能打的兵。

边军一直在打仗还好,士兵在生死之间好歹知道拼杀,京城的上四军基本上没打过仗,估计只能在门面上扳回一局。

为粮饷当兵和为保家卫国当兵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短时间内没法在军中开展教育工作,拿敌军来试试效果却没问题。

如果连西夏的军民都能被教化,同样的法子在大宋军中效果只会更加显著。

将士们的思想工作先放放,先拿招降练练手。

苏大人好歹是看过无数抗战片的老油条,不敢说对战事了如指掌,反正出歪主意的时候能让整个经略司都震惊于他竟然是个科举考出来的正经文化人。

苏景殊:……

算了,就当是夸他的。

西北各州经常接收对面的降军,荔原堡是庆州垦荒屯田的大堡,本身就有半数以上的非汉人成员,倒也没谁歧视对面来的降兵,顶多就是不搭理他们。

反正都要打散分到别处,搭理了也是白搭理。

“西夏这次损失惨重,梁乙埋不会善罢甘休。()”??卢止葶???虎??劗????葶彣????????“艙鱧腨奎?筫??咃齓????Ⅳ?住?葶?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姚兕盯着舆图,搓搓下巴,仗着有狄大元帅托底提出一个建议道,“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西北边境线那么长,大宋三十万禁军加十五万乡兵散到各处都不见水花,西夏总共才三十万大军,就算集中兵力到环庆一路也依旧是分散,除非梁乙埋将三十万大军都集中到一个地方。

但是别忘了,大宋各地的驻军也在盯着对面,只要对面兵力空虚,他们就能趁机过去搞破坏,所以西夏各军司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自保。

抛开负责后勤的兵丁,再减掉留守边地各军司的将士,真正能作战的

() 将士远远达不到三十万。

虽然荔原堡如今的兵力刚刚过万,经过两场战斗之后可能已经不破万,但是进攻和守城是两种打发,去对面搞破坏不用那么多兵。

狄青摇头,“再等等,先看梁乙埋接下来要往哪儿打。”

环庆路的将领不只他们俩,统兵的都总管、都监等人分驻各城池要塞,如果梁乙埋真的要死磕荔原堡,其他各军便能趁机反攻西夏。

到时只有他们这边压力大,只要他们能牵制住梁乙埋的主力军,其他各军就能放开手脚往前冲。

不能打到西平府,能打到鸣沙城也行。

姚将军遗憾的摇摇头,“听元帅的。”

既然不能主动出击,那他去降兵营转转。

对面这次只有少部分高级将领和骑兵逃出生天,步兵跑不过弓弩,也知道他们大宋不杀降兵,发现上头的官都跑完了于是投降的更加利索。

小姚同学头一次见到那么大规模的西夏降兵,不过他对这些降兵并不抱希望。

和他爹想的差不多,让西夏人投降不难,难的是让他们降了不复叛。

不管是党项人还是吐蕃人都是一个德性,有好处就来,没好处就反手插一刀,翻脸不认人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从小他爹就教他和他哥不要轻信番邦,打仗时能杀尽杀,尽量不给他们留投降的机会。

西夏兵降了又叛的例子太多,军中粮饷本就不多,好吃好喝喂饱了再回来打他们未免太过分,不如直接不受降。

咳咳,这种私底下的小技巧不能放到明面上,不然会被弹劾,总之就是边地各军都不乐意接收西夏降兵。

和西夏降兵相比,他们宁愿接纳主动来投的党项部族。

没打过仗的普通百姓还好,西夏那边十年九旱,种地连温饱都没法保证,举族搬迁到大宋境内大多都能安心耕种。

而那些招降来的士兵,啧,他都不想说。

大宋的西北边地很贫瘠,西夏境内的绝大部分地方比大宋的西北更加贫瘠,西夏李氏成天琢磨攻打大宋不光是为了野心,还因为国内太穷不得不靠劫掠大宋来生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