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齐二叔一个人在家看家,海珠领着老的小的去食肆吃晚饭。她去了去年头一次来永宁时用饭的食肆,老板和伙计已经认不出她了,只记得她是傍晚时分在码头卖虾蟹贝螺的。
噢,还知道她潜水厉害,能下海底打捞沉船。
伙计送来一盆血蛤酸汁捞粉,他瞅海珠一眼,像是要辨别她是不是比旁人多长个鼻子长只眼。
送来蒸蟹的时候,他说:“这就是从你那里买来的。”
“这五只蟹多少钱?”齐阿奶问。
“只管吃,别管钱。”海珠说。
伙计看出了海珠的意思,笑了笑,一溜烟走了。
兰花蟹已经捶开了壳,海珠拿起尖头长剪撬开蟹壳,先剪开蟹腿剔肉,蟹肉沾姜醋汁,又鲜又甜又酸又辣,咽下一口蟹肉,嘴里竟然还泛起了口水。
“人家的姜醋汁是怎么调的?怎么比家里的味道好?”齐阿奶嘀咕,她用筷子尖沾姜醋汁尝味,醋不知道是哪里的醋,说不出来,就是比自家的好吃。
海珠吃完蟹腿嗦一口粉,酸粉汤里的酸是纯果酸,姜醋汁里的醋应该是米醋和果醋调的,或许还添了别的什么。
又一道蒸鱼上桌,海珠把蟹黄舀进粉里,拌匀了先把一碗粉吃完了才去吃鱼,鱼鲜肉嫩刺少,吃过鱼再喝口酸汤,嘴巴里不腥。
后厨的火力加大,扇贝蒸粉丝和爆炒小章鱼一起端上桌,海珠说:“这比我逮的章鱼小多了。”
“去晚了,没抢到。”掌柜端来一碟醋花生,跟海珠说:“你以后再捞到什么东西可以给我送来,价钱可以商量,一定让你满意。”
每家食肆都有固定的渔家送货上门,但出海的收获不定,运气好能满仓而归,运气差了舱底都铺不满。故而食肆的掌柜每到傍晚就会去码头等着,遇到好货就抢,厨下有存货了,等渔家送货上门时就只挑选好的。
而他给海珠的承诺是只要她送来,他就全买下。
“我也不是每天捕捞的都是好货,反正你们每天都在码头等着,看到我了去看一眼也方便。”海珠拒绝了,主要是今天收入颇丰,她又蠢蠢欲动想买个铺子,若是买铺子了,她下海逮的虾蟹就不卖给旁人了。
“叔,你家的姜醋汁是自己调的?是秘方吗?”她问。
“对,是秘方,来我这儿用饭的就是图这口味道。”掌柜留下醋花生,说:“以后多来照顾生意。”
剩下的还有什么菜海珠没吃出滋味,饭后打包一碗血蛤酸汁粉,结了帐回家。
“一顿饭吃去一两银子,一两银子够买四五十斤米了。”齐阿奶心疼递出去的碎银子,嚷嚷着食肆抢钱,“都是海里的东西,下次想吃了我们自己在家做。”
“韭菜和生蚝还不要钱呢,烙饼不也卖两文钱一个。按你这说的,还买什么饼,自己撬几l个生蚝,割把韭菜随便炒一炒,哪还用得着花钱买。”海珠吐槽,“我收张三的钱,李四收我的钱,有买有卖才成生意。”
“还有灯笼,
屋顶上挂了好些灯笼,
墙上也有,桌上还放油烛,灯油也是要钱买的,这些都是添在菜钱上,肯定比直接从海里捞起来的虾蟹贵。”冬珠说,“姐我说得对不对?”
“对极了。”这话提醒了海珠,她如果开食肆可不单是做菜那么简单,还要斟酌斟酌。
回到家,齐阿奶去厨房烧洗澡水,齐老三去照顾他二哥吃饭,风平带着潮平在院子里跑。
海珠点着油烛在屋里串铜板称银子,一千枚铜板是一贯,她捻铜板捻得指腹发疼,等家里的人陆陆续续都洗完澡了,这才把两贯钱串完。另有碎银二两四钱,这都是卖虾蟹贝螺和章鱼的收入。
“海珠,该你洗澡了。”齐老三敲门。
“好,这就去。”海珠把碎银和铜板放进箱子里,开门见他还没走。
“今天一半的收入,两百七十三文。”
海珠接过,把铜板倒桌上,布兜还给他,问:“鱼还好卖吗?”
“还行,攒半桶了我就提回来卖了,虽然个头小点,好在有活力,新鲜。”
海珠给他出主意,让他挑着担子沿着巷子叫卖,半上午半下午的时候没有渔船回来,街上的鱼少,有想买鱼的就会出来看看。
“去富人住的巷子叫卖,住石屋的就不用去了,住石屋的人家都有渔船,不缺鱼。”她指点说。
齐老三没说话,让他出声叫卖堪比当街脱裤子,他张不开嘴。
“对了,三叔,你得闲的时候帮我在院子里挖个坑,坑底铺上石头和沙,给老龟住。”海珠又说。
“噢,好。”
海珠拎水去洗澡了,他正好没事做,就拿了铁锹开始挖坑。
月色朦胧,海风带来阵阵浪潮声,冬珠已经睡了,海珠把满满一匣子的银簪金钗又拿了出来。金钗、金步摇、金手镯、金耳环,她通通揽进托盘上称重,金子七两重……银子有五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