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贫家子的科举路 > 178. 售罄 -----晋.江文学城独家--……

178. 售罄 -----晋.江文学城独家--……

别到时有了变动,害家里人白高兴一场。

还有,经过林远秋几个月的劝说,吴氏和老林头已改了先前准备跟着去外放的想法。就像小孙子说的,这么一个大摊子摆着,怎么走得成。

还有庄子里的柿子,接下来的几年,正是卖柿饼挣银子的好时候,家里总要有个掌舵的人才行。

至于林三柱和冯氏,林远秋表示,自己只差口水说干了。

可每次,爹和娘都是头摇成了拨浪鼓。

特别是林三柱。

说实话,并不是林远秋特地夸大自己爹对这个家的作用,而是有些事情,还真的只有他爹有这个能力。

大伯二伯,还有大堂哥和二堂哥,都是偏向老实本分型的。

而三堂哥和四堂哥,虽然机灵,可在处理事情上,都不如他爹来得老道。就比如面对家中的下人,他爹不知从哪里总结出来的心得,还知道恩威并施。这让家里的仆人打心里对他尊敬。

所以林远秋是很想他爹留在家里的。

只是每次与他爹说起家中的情况,以及绣品的生意,还有家里没他不行时。他爹不是掉头就走,就是直接来一句,大不了爹两地跑就是。

这让林远秋一时竟无话以对。

林远秋不知道的是,在他爹心里,啥啥都不如他家狗子来得重要。

......

刚进入腊月,林记就开始了吉祥如意饼的买卖。

用林三柱的话说,今年咱们家可有将近三千斤的柿饼呢,不早点开卖的话,届时办年货的时候一过,剩下来咋办。

正因为气氛被弄得紧张兮兮,所以等林三柱报出卖价时,吴氏恨不得一巴掌拍了过去,“方才还说不加紧些怕卖不完呢,可你这卖价,不是摆明了赶客人吗?”

“是啊,三弟,六十文一斤会不会太贵了些,你看,猪肉才十来文呢,咱们这一斤柿饼就将近六斤猪肉了,怕是没人会买吧。”

老林头点头,觉得老大说得很有道理。显然林二柱还有林远枫兄弟几个,也觉得价格有些高了。

而周氏冯氏还有刘氏,以及高翠她们,都飞快做着手里的绣活,表示不参与。

因着做柿饼,铺子里的绣品已有好几样缺货了,她们得赶快补上。

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今年她们依旧盼着婆婆(祖母)的大红包呢。

林三柱可没乱开价格,“爹,娘,你们难道忘了,咱家的柿饼,先前给县城点心铺子的价格就要三十多文一斤呢,这还只是拿货价,想来那掌柜卖四十文一斤是最少的,这几日儿子去城里好些糕饼铺子转过了,发现稍微新奇一些的点心,卖价就得五十文往上,咱家这柿饼可是独一份,所以这价格还真心不贵,那随处可买到的猪肉更是与它比不了。还有,六十文一斤听着贵,可咱们家这些柿饼全卖光了,也才一百**十两银子,连两百两都不到,你们想想看,做这些柿饼,咱们一家人可是忙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呢。还耽搁了做绣品,这些可也得算上去的。”

林远秋忍不住在心里给他爹翘着大拇指,这脑袋瓜子,十足做生意的材料啊。

老林头和林大柱几个顿时没话说了,听老三(三弟、三叔)这么一分析,确实该卖这个价才合理。

而吴氏,她咋觉得还得再加几文上去才合算呢。

......

开卖的这日,林三柱特地带了几个瓷盘到铺子里。然后用剪子剪了十几块柿饼,好放在盘子里供进店的客人们试吃。

第一日,卖出去不多,基本都是来买腌兔肉腌鸡肉的客人顺带称上一些的。

第二日,还和昨日一样,林三柱又剪了十几块柿饼放在盘子里给客人试吃。

这天共卖出去十二斤。

吴氏有些着急了起来,照着这样的生意,家里的柿饼肯定卖不完了。

林三柱却是不急,他已经想好了,再过几天若还是如此的话,那么就和以前那样,把柿饼批货给其他点心铺子。

显然,第三天上门的客人,让林三柱觉得或许不用往外批货了,因为今日上门来的这些客人,都是直接冲着吉祥如意饼过来的。

第五日,担心还会出现昨日客人排队的事,林远枫和林远松准备去林记帮忙,结果被林三柱拒绝了。

有队伍排到门口,不正是吸引其他客人上店里来的好时候吗,傻子才会让人快快散去呢。

第十日,除了老林头和几个男娃儿,家里的男丁全到林记帮忙去了。

到了腊月二十二,林远柏和林远槐开了店门后,第一时间就把木牌挂了出来,上头写着“吉祥如意饼售罄,明年腊月请早”。

......

年三十这日依旧非常热闹,而做花灯仿佛成了孩子们除夕夜的固有节目,这不,才吃了年夜饭,做灯笼的摊子就摆开来了。

有搭灯笼骨架的,有糊灯笼纸的。

林远秋还跟以往一样,依旧教小娃儿们画灯笼。

不过也有与往年不同的地方。

就比如孩子们的两个小姑父。

再有一个多月就到了会试,是以,此时的周子旭和王文昌,正在各自的房里忙着写文章呢。

......

二月初九,戊午年春闱开考。

不过,忙碌的林远秋并未顾得上这些。

因为外放名单已到了最后的确认阶段,也就是已经呈到圣上那儿,只等他的批复了。

而到了此时,大家也已经清楚了自己的外放之地。

就比如他们翰林府的三个人,丁德进外放到南直隶,任正五品知州。而张清远,因着如今还是庶吉士身份,是以按着散馆后的官阶,外放了七品知县。

至于林远秋,确实如先前老师告知的那样,是安州知府来着。

其实,他们三人当中,虽林远秋的知府品阶最高,可谁都知道南直隶的富庶。想来丁德进会被外放到这么好的地方,应该与他那个当着吏部侍郎的爹有着联系。

林远秋没去多听同僚们的分析,说实话,能外放到安州当知府,他已经很满足了。

所以,这几日,林远秋除了等待圣上最后的拍板,还有就是查阅安州府的具体资料了。包括气候如何,适应种植哪些农作物,民风如何等等等等,也算为新官上任做着准备了。

只是,人生在世,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发生,让人措不及防。

......

御书房里。

见有新折子呈上来,景康帝便把手中的名册放置一旁,等他接过奏折一看,发现居然是汾州知府的奏报。

景康帝有些纳闷,罗文庆任汾州知府已快四年,先前还从未有过上奏报的时候,这次怎么突然就有奏折过来了呢。

带着疑问,景康帝很快打开了折子,只是没等他细看,就被开头的那句“定胡知县杜卫击匪身亡”,看的皱起了眉。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