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 第167章 十万之众

第167章 十万之众

卫长君装没看见:“那些鸡蛋是你们分剩下的?”</p>

以前众人很喜欢分蛋。如今不缺鸡蛋,无论骑兵还是厨子都觉着一人一个麻烦。于是几个厨房征求大伙儿意见,每人三天一个水煮鸡蛋,鸭蛋和鹅蛋随便厨房怎么做。</p>

厨子小声说:“我们不分了。”</p>

卫长君对此感到意外,但也不是什么大事:“那我能用吗?”</p>

“您自然可以用,只是那些人——”厨子朝对面看一下,小声说,“要是细作怎么办?”</p>

卫长君摇头,“不会的。”顿了顿,“再说了,要是细作就更好了。吃了我们的鸡蛋,还跟我们遮遮掩掩,我回头叫人把他们绑了。”</p>

厨子觉着他懂了,“那我再弄个菜。”说完就往西边地里跑,那里有很多黄瓜。他摘几个黄瓜,快速洗洗拍拍,待鸡蛋羹成型,凉拌黄瓜就好了。</p>

不甚厚的玉米饼熟得快。卫长君和庖厨把鸡蛋羹和黄瓜送到对面,饼就可以出锅了。卫长君一手拎着一壶水,一手拿着碗。厨子端着馍筐拿着筷子,跟卫长君送到对面。</p>

厨子见卫长君坐下,他回厨房把饼全拿出来,然后继续和面继续蒸。</p>

此地除了卫长君的小厨房,还有两个女子厨房和四个男子厨房。这里就是男人在一块用饭的厨房,有五六百人。一人一个炊饼,一天也得五六百。猪和羊以及鸡鸭鹅都还小,没有荤菜,成天劳作的人吃的又多,除了菜只能吃饼,毫不夸张的说,每个厨房都得从早蒸到晚。</p>

赵破奴等人不敢碰筷子。他们被迫随着匈奴到处迁徙的时候玉米和红薯还没种到边关,以至于认为黄黄的饼是糜子面做的。糜子亩产很低,远不如小麦,一石左右,糜子面自然比面粉贵。</p>

卫长君拿起一个递给最年少的赵破奴,“吃啊。”又给他一个勺子和一双筷子,“先喝点蛋羹润润喉,然后再吃瓜菜。”指着黄瓜,“离边关远,没多少吃的,别嫌弃。”</p>

十来个人面面相觑。</p>

最为年长的男子试探着问:“大公子平日也这么吃?”</p>

卫长君点头,又给他一个玉米饼。男子小心翼翼接过去,近距离一看发现不对,这好像不是糜子面,比糜子粗,“跟糜子面挺像,这是小米面吗?”</p>

卫长君:“玉米。你们过来的时候应该有看到,长得有人那么高有点泛黄的庄稼。”</p>

众人听匈奴说过“玉米”,也有幸见过。听说可以煮着吃蒸着吃,匈奴把整个玉米棒子扔砂锅里煮半天依然硌牙,气得全扔了。</p>

他们当中有人偷偷捡过,吃起来确实很费劲。捡过玉米的老丈忍不住问,“不是一粒一粒的吗?”不待卫长君询问,他就说匈奴抢过这东西。</p>

赵破奴点头:“我还听匈奴骂,骂我们同袍疯了,好好的小麦糜子不种全种这些。”</p>

卫长君很想笑。随后跟他们解释玉米粒揉下来才能磨成粉。匈奴抢去的肯定是老玉米,盖因玉米鲜嫩的时候正值三伏天,他们不敢长途奔袭几百里抢玉米。鲜玉米在地里,匈奴也没心思掰。然而老玉米煮粥也得磨成玉米渣,否则煮出来没法吃。除非像磨豆浆一样煮玉米汁。可惜匈奴不会磨豆浆。</p>

卫长君给每人拿一个玉米饼,叫他们喝鸡蛋羹,然后同他们说,除了玉米还有红薯。这两样很高产,一人种二亩地,一年的口粮就出来了。他又言如今关中也跟十年前不一样了,没有豪强和贪官或藩王的地方几乎人人都能吃得上饭有衣穿。</p>

赵破奴等人听得目瞪口呆。</p>

卫长君指着鸡蛋羹:“这个乡民不常吃,但在乡间玉米面饼真是寻常物。”随后又叫他们快吃。</p>

赵破奴等人这才敢大口大口吃饼,小心翼翼地挖鸡蛋羹。</p>

卫长君见他们放松下来,漫不经心地问:“去病说你们是从匈奴王庭跑出来的?”</p>

众人下意识点头。</p>

卫长君又装作很随意地问:“见过匈奴王?”</p>

“咳!”</p>

好几人同时呛一下。</p>

卫长君确定他们见过,保不齐近距离接触过,“别慌。我弟卫将军也见过。在匈奴那边不易吧?不必担心大伙儿因此厌恶你们。张骞听说过吗?早年陛下派去西域的人。在匈奴那边十来年,比你们还久。前些日子回来了陛下很是高兴。”</p>

然而几人依然互相看了看,像是有话要说又不敢说。</p>

卫长君见一个男人手中的饼快没了,又给他一个。对方抬眼,对上卫长君温和的笑脸。</p>

如果一个人长相凶悍,那心地善良如圣人。与他有过几面之缘的人也很难相信他是好人。长相俊美人待人和气,卫长君乃皇后兄长,皇亲贵人,却与他们同坐在地上的垫子上,纵然阿奴没提过他是君子,也叫人忍不住卸下心防。</p>

最为年长得有三十五六岁的女子朝外看一下,确定没别人仍然有点不安,“陛下见到那个张骞真的很欣慰?”</p>

卫长君点头。</p>

赵破奴好奇地问:“不担心他变了吗?”</p>

卫长君笑道:“张骞又不是太尉,他就是变了又能做什么?是可以弄到长安城内和周边布防图,还是有机会打开城门放匈奴进来?亦或者收买朝臣?”顿了顿,“朝中三公九卿哪个差钱?匈奴只有牲口或粗糙的器皿和皮毛。穿惯了绫罗绸缎,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可不稀罕这些。”笑看着他,“就说你,晚上敢跟匈奴通风报信吗?”</p>

草原上有狼,赵破奴不敢。</p>

年长的男子问:“不担心我们一路上留有痕迹,匈奴找过来?”</p>

“晚上有骑兵巡逻。”卫长君提醒他,“多亏你们提醒,我会叫他们带上长长的套马杆,像耙子耙地一样搂一遍。”依然眼中盛满笑意看着他们,“还有什么问题吗?”</p>

众人没了。</p>

卫长君转向中年女子,“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同我说。”</p>

那女子不由得看年轻美艳的女子。</p>

卫长君顺着她的视线看去,见其脸颊红红的,像是被草原上的风吹的,可依然很亮眼,想来她便是霍去病和阿奴提到的那位,“你还有亲人在匈奴那边?”</p>

女子摇了摇头。</p>

沉默许久,卫长君都打算来日再试了,女子吞吞吐吐地表明身份,她本是汉人,被匈奴掳去送给了匈奴的一个王。她抗拒匈奴人,一直没学匈奴语。不过在匈奴王庭快七八年了,有些话就是不会说也听得懂。</p>

前些日子她听到几个匈奴部落首领说如今的汉军很厉害,尤其姓“卫”的小子,诡计多端着呢。他们得想法子把他引过来一举歼灭。否则凭他神出鬼没的,他们早晚得死在那小子刀下。</p>

女子说到此,不安地问:“汉军当中只有一个卫将军吗?”</p>

卫长君点头:“匈奴说他小儿也没说错。我弟今年才二十六。头一次跟匈奴对上的时候二十二。他看起来比天天在外奔跑的匈奴年轻,匈奴可能觉着他才十七八岁。”笑着鼓励她继续。</p>

女子微微点了点头:“匈奴王廷的兵差不多都出去了。我们跑出来的时候好像被人看到了,但也没人来追我们。他们一定在等卫将军上钩。”</p>

“不必担心,卫将军此时还在长安。”卫长君可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告诉她,李广出去了。</p>

女子果然松了一口气。</p>

中年女子大概很是相信卫长君的人品,替她说:“她有了。我们尝试了很多办法,也没弄到那个小崽子。”说到此很生气,“真命大!”</p>

女子慌忙低下头去,明显身体在抖。与她挨着的中年女子揽住她的肩膀,“不怕。”然后问卫长君可有法子。</p>

卫长君能寻到落胎药也不敢给她。轻则终身不孕,重则一尸两命。</p>

“朝廷为了女子再嫁,十五到三十岁的女子年年都需要交税。可知为何?”卫长君不等她问,“大汉人少。我们连俘虏都不怕生出二心,还怕一个一出生就不知道自己是匈奴的小孩吗?”</p>

十来人齐刷刷看向卫长君。</p>

卫长君笑着点头,“你们就是带一群匈奴平民过来,我也不介意收下他们。”</p>

年轻女子激动的霍然起来,左顾右看犹豫片刻,直直地朝他拜下去。</p>

卫长君扶着她的手臂,“不必如此。等一下吃了饭,把你们在匈奴那里看到的都告诉我外甥霍去病。对了,匈奴主力离这边多远?”</p>

赵破奴:“如果骑上快马,此时出发,太阳下山前能到。”</p>

卫长君有个主意,又觉着太冒险,“多少匈奴人?”</p>

几人异口同声地表示很多,十万之众。</p>

卫长君:“全是骑兵?他们是不是认为汉军没有那么多马?我弟卫青还敢带三四万骑兵过去必败无疑?”</p>

那位年轻女子道:“没听他们说卫将军有多少兵,但他们很有信心。”</p>

“那就行了。”卫长君长舒一口气,笑着拍一下赵破奴,“回来的早不如来得巧。好好吃,回头叫厨子带你们去歇息。”说完大步往外走。</p>

众人面面相觑,都感到奇怪。</p>

年长的男子问年长的女子,“大公子什么意思?”</p>

女子看向赵破奴,“我瞧着这个大公子好像挺喜欢你这孩子,要不你去问问?”</p>

赵破奴的双脚全磨破了,来到此地全靠一口气吊着。如今可以安心了,他哪儿哪儿都疼,不想动,“我们刚到,多听多看少打听,别叫人家真把我们当成细作。”</p>

众人想想也是,吃饱喝足沐浴后就跟厨子分别去男女宿舍歇息。</p>

卫长君叫霍去病、阿奴和他们的伙伴以及韩嫣回家。</p>

韩嫣走到他身边问:“出事了?”</p>

卫长君:“算着日子,李广该同匈奴对上了吧?”</p>

前几日通粮来送钱也提过李广出塞了。韩嫣算算时间,“该分出胜负了。”看向他,不像心疼,“担心他大胜,以后没仲卿什么事?”</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