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第 192 章

第 192 章

六月十五,李承乾带着杜荷和苏琛出现在长安太医署。

太医署建了几个月,早就引起吃瓜群众的关注,本来见这院子占地不小,还以为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府邸,心中还奇怪呢。

这宅子大是挺大的,就是太简陋了一些,只是规规整整建了些屋舍,既没有亭台楼阁,也没有雕廊画柱,看起来十分简素,不符合大户人家的身份。

直到挂上牌匾,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传说中的太医署!

今日太医署开业,不少百姓前来看热闹。

李承乾从后门进了太医署,坐在二楼俯瞰门口的情况。

今天来的人不少,几个年轻的医士在人群中穿梭,向众人说明太医署的情况,和普通医馆有什么区别,并且着重强调太医署非常便宜。

百姓听着不信:“有这样的好事?”

“白给我们看病,你们不是就亏了吗?”

医士:“不是白给你们看病,只是有一定优惠,比其他药铺便宜很多。我们也不会亏,普通人在太医署看病便宜,但如果想要找厉害些的大夫,用贵价的药材,价格就和市场一样了,这部分我们能赚钱的。”

百姓:“就是说拿我们给年轻人练手呗?”

医士:“……”

“不是,不是这样!”医士擦了一把汗,战战兢兢地解释,“我们的普通大夫也不错的,不比一般医馆的差,价格高的那种快要赶上太医了。”

百姓:“真的假的,那我得试试,这辈子还没让太医瞧过病呢。”

医士继续擦汗:“只是医术接近太医,还不是太医哈。且我看这位郎君脸色红润,不像是有病的样子,请不要占用医疗资源。”

……

百姓议论纷纷,李承乾趴在窗边看得津津有味。

直到吉时到了,噼里啪啦放了两挂鞭炮,太医署令出来说了几句话,第一个太医署就算正式开业了。

大夫们已经准备好,只等病人上门,然而百姓却十分犹豫。

这医馆是朝廷的太医署开的,但里头的大夫到底不是太医,听说太医署教着很多年轻学生,想来就是他们了。

虽然方才的医士已经尽力宣讲,说这些大夫经过重重测试,保证医术不差。但治病到底是大事,百姓实在很难放心。

纠结了半天,几个衣衫破旧的人咬牙进了太医署。

因为棉花的缘故,长安及附近百姓已经基本实现了穿衣自由,穿着这么破的已经很少见了,可见他们确实穷苦。

对于他们来说,看病是极为沉重的负担,太医署便宜,他们就愿意一试。更有些人手中的钱不够去普通医馆,太医署就是他们唯一的指望。

太医署里面很大,整齐的屋舍被分割成一个个房间,虽然没有过多装饰,但是坚固整洁,窗明几净,比普通百姓的房屋好多了。

进来的病人有些瑟缩,他们没钱,去哪里都要受人鄙夷,不知道这里的大夫会不会嫌

弃他们。

……年轻的大夫们当然不会嫌弃,热情又耐心地替他们诊治,很快令病人们放松下来。

等第一批病人提着药从太医署出来,立刻被围观群众包围起来,叽叽喳喳地询问:

围观群众:“怎么样,这大夫医术好不好?”

病人甲:“我、我也不知道,药还没吃呢、”

病人乙:“我觉得不错,那小大夫给我扎了几针,立马就没有不舒服了。”

围观群众:“真的很便宜吗,你们看病买药花了多少钱?”

病人一一回答,果真比其他药铺便宜了将近一半。

围观群众听了,又有一些人走进了太医署。

这些人一部分是得了小病,随便一个大夫都能治好,所以选择价格更便宜的太医署。

还有一部分干脆拿着别家药铺开的方子来这里抓药。

杜荷有些恼怒:“这也太过分了!”

既然不相信太医署的医术,就不要来占这份便宜啊!

李承乾倒是很淡定:“我们创建太医署本就是为了减轻百姓看病的负担,何必管他们是来看病还是抓药的。”

至于不信任……这也是人之常情,这是每个医馆建立之初都要经历的。看好的小病多了,自然就会有人来看大病,口碑就是靠一个个痊愈的病人建立起来的,李承乾一点也不着急。

他不着急,杜荷却着急:“都是来占便宜的,太医署岂不是一直亏本?”

李承乾无所谓:“当时赚了不少银子,属国买种子的钱也送到了,他们倒乖觉,送来的钱都比当初约定的多,阿耶答应把多出来的这部分给我处理。”

不就是赔钱嘛,他赔得起!

杜荷无话可说。

*

太医署开业了!里面的药材非常便宜!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传遍整个长安。太医署令还特意拿钱在《长安日报》上打了个广告,就是怕偏僻的地方消息不灵通。

正如李承乾所料,一开始上门求诊的都是些小病小痛,或者只是来抓药,但随着治愈的病人越来越多,逐渐建立了一些口碑,来的人就越来越多了,病症也越来越复杂。

不过两二个月,太医署诊室门口就排起了队。当初很多人觉得太医署建得太大,认为没有那么多人看病,现在都默默闭上了嘴巴。

可见并不是病人不够多,只是从前治不起而已。

长安太医署一炮而红,其他几个重要州府的太医署也开业了。

别的也就罢了,就是银子花的有点快,超出了李承乾的预料。

按照他的计划,富贵人家向好大夫求诊赚的钱,应该可以覆盖打折药材赔进去的钱,达到收支平衡,自给自足。

事实却出乎李承乾的预料,来向好大夫求诊的并不多,远低于他的预期。

这很不合常理,太医署大夫医术好,遇到不会治的病还会向太医院摇人,价格低(有钱人家可能不在

乎),还有朝廷背书,怎么也该能在长安药铺中分一杯羹才是,结果只分到了一点残羹冷炙。

李承乾复盘了一下,没觉得太医署的布置有什么大问题,就明白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至于这人是谁,根本就不用想,在长安有这么大影响力,除了世家不做他想。

还得是好几个世家联手做的。

想明白这一点,李承乾就不放在心上了,自从科举之后,世家明白李世民有意削减他们的势力,没少做些小动作反击,然后被李世民啪啪打脸。

大概是铁板踢不动,觉得太医署是个软柿子,就想来拿捏一下。

看着太医署送来的账单,一向淡定的苏琛都坐不住了:“殿下,要不我们去请圣上帮忙吧?”

“找阿耶有什么用,他还能逼着人家来太医署看病不成?”李承乾头也没抬地说。

苏琛:“可是我们从属国赚来的钱快花完了,如果还是赚不到钱,太医署就维持不了多久了。”

可能这就是世家的想法,把太医署逼关门,让李承乾和李世民丢脸,他们心里就觉得痛快。

至于穷苦百姓没了这唯一的指望该上哪看病?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李承乾顿了一下,问:“剩下的银子还能支撑多久?”

苏琛算了一下:“大概能支撑十几日。”

李承乾又放松下来:“够了。”

苏琛:“?”

“殿下的意思是?”

李承乾做高深状:“你只管放心,太医署不会倒的。”

苏琛还是不明白,但他知道李承乾不会无的放矢,既然这么说,想必有什么打算,于是也松了一口气。

时间一天天过去,太医署那边还没什么转机,倒是弹劾李承乾的多了起来。

不外是揪着太医署,说他与民争利,或者行事无度,挥霍财物,将朝廷和圣上陷入尴尬境地云云。

李世民将这些奏表拿给李承乾看,李承乾就回了他两个字:“别管。”

李世民果然就不管了,你们想写奏表就写,反正他不看不听也不批复,谁累谁知道。

就是有点憋气,玛德敢骂他宝贝儿子!

写弹劾奏表的人却暗自窃喜,他们不知道李世民是憋着气等李承乾亲自打脸,还以为摸到了李世民的心思。

放在从前,有人敢骂太子,圣上早就把人喷得满地找头了,现在却无动于衷。没错,圣上没有批复他们的奏表,但也没有打回来啊,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圣上肯定对太子生出了不满!

之前杜构被派去偏远地方做县令时大家就有所猜测,如今算是证实了。

既然如此,他们就不客气了。虽然不能打击到李世民有点可惜,但太子一力提倡科举改革,还办了《长安文化报》提拔贫寒学子,显然和他们不是一路人,能把他拉下马也不错。

于是这些人的手段开始升级——他们不写奏表,直接在朝上弹劾。

这日朝会没什么大事,李承乾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昏昏欲睡,突然听到一道格外激昂的声音——

“下臣要弹劾太子!”

李承乾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就见一个中年男子站在中央,似乎是御史台的人,叫什么卢豫,虽然姓卢,却不是范阳卢氏,只是因着同姓,平日就爱巴结范阳卢氏出身的官员,现在是要替人家冲锋陷阵了?

此刻他正义凛然道:“太子身为国之储君,却纵容太医署扰乱市场,与民争利,有失储君之德!”

李世民:……写奏表骂他儿子也就算了,他可以选择不看,但是这些人知不知道什么叫见好就收?居然还跑到他面前骂,真是气死他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