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寒门天骄(科举) > 第 47 章 047

第 47 章 047

到了殿试,正宁帝就是最大的主考官。只要文章合了他的胃口,自然是一片通途。

当然,萧景曜现在五元在手,哪怕文章风格不太得正宁帝喜欢,但只要他言之有物,有进士的水准,正宁帝就会把他点为状元。

在考试上,萧景曜有自己的骄傲。他不想让正宁帝是为了有个连中六元臣子才把他点为状元,而是希望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让正宁帝心甘情愿地点他做状元。

所以萧景曜十分认真地听着公孙瑾说正宁帝偏好的文章风格,颇为惊喜的发现,这种在华丽的词藻之下,蕴藏着的辛辣言辞和实干思想,正好是他写策问的风格。

这就是连中五元的幸运值吗?萧景曜都忍不住为自己欢呼了一把。

不过萧景曜不知道的是,他的会试文章,早就被窦平旌拿给正宁帝去看了。正宁帝看完后就拍桌叫好,明显十分吃萧景曜的文章风格。

也是窦平旌故意看热闹,没把这事儿说给萧景曜听。正宁帝不在意这事儿,窦平旌给萧景曜透点口风也无妨。只可惜窦平旌生来就是个乐子人,他不找别人的茬,给别人成功的路上增加许多绊脚石就不错了,哪会大发善心为别人扫掉几块障碍物?

缺德乐子人,就是这么坑。

就算萧元青已经成了可以一起和他吃喝玩乐的小伙伴,窦平旌依旧不改看好戏的本性。

每天瞧着萧景曜绞尽脑汁改文章,也挺有意思。

殿试当天,天色尚是伸手不见五指之时,萧景曜就被萧平安小声叫醒。好在萧景曜昨天睡得够早,睡眠时间够了,只是生物钟还没缓过来,还有些不太清醒。等到萧平安端来一盆清水,萧景曜用冷水洗了把脸后,整个人立即精神奕奕,完全看不出刚刚才醒过来。

现在的早朝时间就比较坑,卯时开始早朝,下朝后再去各个官署处理政务。所以官员们每到早朝之日,都是天不亮就得爬起来洗漱穿衣,收拾妥当后去宫门口等着开宫门,再跟着大部队一起去太和殿。

比较坑爹的是,官职低的官员,连点灯笼的资格都没有。先帝时期就发生过官员去上朝,看不清路,掉进湖里淹死的惨事。到了正宁帝这朝,规矩略微宽松了点,起码没再闹出过人命。

() 但早朝仍然是个不轻省的活。()

萧景曜还没步入官场,提前感受了一把早朝的滋味儿。

?想看清涴的《寒门天骄(科举)》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半夜从被窝里爬出来,收拾好自己跑去宫门前排队等开门,期间有内侍过来教导他们面圣的规矩。大家都听得十分认真,唯恐自己一个走神没听明白,进了保和殿就来个御前失仪,别说考进士了,先担心自己的小命吧。

虽说正宁帝一贯有宽厚的名声,不至于因为考生御前失仪就要了他们的性命。但这么多大臣看着,要是有所失误,难免会给正宁帝和朝中大臣们留下一个不堪大用的印象。就算是考中了进士,也未必能有多大的晋升空间。

说不准考了个进士出身,就是他们这辈子最光芒万丈的时刻。

萧景曜倒是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公孙瑾教导过他面圣的礼仪,窦平旌心血来潮之际,也拿着戒尺把自己的手板敲得啪啪作响吓唬萧景曜,让萧景曜好好记住宫里的规矩。

萧景曜那时候就觉得,窦平旌看似桀骜不驯,实则颇有分寸。就是不知道他为什么在正宁帝面前一点规矩都不讲,还有胆子同正宁帝吵架。

单论宫中规矩,萧景曜不会比官宦子弟差。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逐渐有了亮光,朱红色的宫门缓缓开启,萧景曜等新晋贡士垂手噤声,有序地跟在内侍身后进了宫门。

这一次,考生们不需要带任何东西。

殿试只考一天,笔墨纸砚由礼部安排,考生们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拎着考篮进场,两手空空跟在内侍身后就行。

到了保和殿前,有礼部官员肃容站在御阶之上,开始点名,萧景曜等人在内侍的指引下,重新排好了队伍,这才端正了姿态,跟随礼部官员进入保和殿。

队伍是按照会试的排名来排的,这也就意味着,萧景曜站在了队伍最前面。一想到马上就要面圣,萧景曜心里也有些小激动。

这可是传说中的帝王,谁不好奇呢?

不过,在跟着礼部官员向正宁帝行礼时,萧景曜迅速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没让眼神往上方瞟,只听到了一个比较温和的声音,“平身。”

不知道是不是萧景曜的错觉,总觉得正宁帝的眼神在他身上停留了许久。

如今早朝是三天一次,今天正好不用早朝,正宁帝和阁老们能在保和殿中看完贡士们的殿试。

贡士们心理压力更大了。

殿试只要考一天,下午就交卷,不用在宫里过夜,交卷后三天就能出成绩。到时候,贡士们又要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前来保和殿前,等着听最后的结果。

萧景曜的案几也在最前面,还是正对着正宁帝的位置。

饶是萧景曜心大,这会儿也觉得这个位置有点坑。直面帝王审视的目光,对考生们来说是多大的心理压力?把他安排在这个位置的人,怕是跟他有仇吧?

萧景曜不知道的是,礼部官员知道正宁帝对他多有好奇,特地将他安排在正宁帝御座前的位置。

正宁帝在

() 窦平旌嘴里听过很多有关萧景曜的事,也见过萧景曜亲笔写的文章,一手好字就让人忍不住叫好,再一看文章,内容比字还漂亮。正宁帝对萧景曜这个连中五元的祥瑞,难免多出几分期待。

现在一看,萧景曜虽然只有十四岁,却身姿笔挺长身玉立,宽肩窄腰长腿,肤白如玉,虽然低着头,看不清楚五官,却也能看到萧景曜精致的下巴和完美的下颌线,再加上萧景曜那一身清风朗月的气质,身边如同绕了一层光晕一般,更是叫正宁帝心生欢喜。

萧景曜果然是上苍给朕的祥瑞!祥瑞就该生得这般仿若谪仙人的模样。

萧景曜不知道正宁帝内心的喜悦,却能察觉到正宁帝看向自己的眼神愈发热烈。

也就是萧景曜心理素质强大,要是换个人,直面正宁帝这样热切的眼神,指不定已经两股战战,抖成帕金森了。比如萧景曜旁边那位,拿着笔的右手都在抖,真是让人担心他会不会在考卷上抖出一个黑点点出来。

萧景曜摒除外界一切干扰因素,十分光棍地想着,反正被正宁帝多看几眼又不会少块肉,看吧看吧,就当自己提前在正宁帝面前刷存在感了,也算是一种优势。

萧景曜整理好心情,低头看了看策问的题目。这一看,萧景曜心里直呼好家伙。这题目可真够长的,一张纸写得满满当当。仔细一看,上面用漂亮的行书写着:“盖闻道之大原出于天,超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实不离乎日用事物之常……道久而未治,化久而未成……岂道不足以御世欤?”

萧景曜仔细品了品题目,觉得正宁帝这个策问出的,实在有些难为人。从圣人之道,到政治民生和兵戈之理。别说贡士们只是一帮连官场大门都没踏进去的菜鸟,就算是在任多年的老臣,也未必能将其中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这就不是一家之言能彻底解决好的问题。写起来一个不留神,就会浮于表面,看似说了一堆道理,实则全是废话。

萧景曜沉思片刻,郑重地拿出白纸开始打草稿。先写好格式——

臣对:恭惟皇帝陛下,处常之久,当泰之交,以二帝三皇之道会诸心,将三纪于此矣。

开好头后,萧景曜再根据策问中的内容,逐个作答。

现代上过政治课的都知道,封建社会制度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循环往复不断上演。资本家逐利,地主阶级天然会去盘剥农民手里的土地,不断兼并土地。等到矛盾积攒到爆发的那一刻,又是新的一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民生这一块,萧景曜当然会选择从土地入手。只可惜萧景曜上辈子对农业方面了解得不多,没看过什么农学书籍。不然的话,凭借他的照相机记忆,把那些农学书籍抄录下来,给这个时代主管农桑的大臣们研究,指不定能提前解决许多农作物的病害问题。

但萧景曜也有自己的办法。上辈子的院长妈妈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和萧景曜他们提起过一些农村种地的事情。如何堆肥,如何去害

虫,还有怎么挑选种子,院长妈妈都当故事讲给萧景曜他们听。

当时有小朋友好奇发问,农民伯伯每年都种地,自己家应该有种子,为什么还要去买种子?

院长妈妈笑着解释说,农民伯伯手里的种子也能种,但种子经历了一代一代,容易退化,产量降低不说,还有可能生别的病。去粮站买新的种子就很好,粮站卖的种子,是农科院的那些特别有学问的人培育出来的新种子,肯定是最好的。

所以萧景曜知道,粮种也要和新品种去杂交,培育出新的粮种,才不会让种子退化。

从这点入手,萧景曜又提到了可以让商队从西域和海外带来更多的粮种,由此拓展到海上。萧景曜也是到了京城后才知道,大齐现在商业如此发达,竟然还有海禁。

这就很离谱。

但这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萧景曜要是上来就大大咧咧地嚷嚷着要开海禁,怕是刚进官场就有一堆人等着弄死他。

萧景曜想了想,点到即止,只提到海外可能有更多的粮种,民以食为天,若是能多出一样能让百姓们填饱肚子的食物,那便是陛下的恩德。

在这个农民只能靠天吃饭的时代,粮食的重要性比后世人想象的还要重要得多。

哪怕是后世史书上记载的太平盛世,也有小部分人饿死。大部分人不饿死,哪怕还没填饱肚子,也能算是盛世。

算算现在的粮食产量,再算算百姓要交的赋税就知道,寻常人家,没病没灾,风调雨顺,也就勉强能剩点余粮。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要是碰上旱灾洪涝,那就是百姓流离失所,成为史书上的一句,“岁大饥,人相食”。

萧景曜以粮种为由提到海外,并不会让那些主张海禁的官员心生不喜。

接着,萧景曜又提到了给与匠人一定奖励,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主动改进农具和各种手工业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更好的农具,百姓们就能种出更多的粮食。

这也算是萧景曜的一点点私心,他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华夏从古至今都不缺能人志士,各行各业的天才多如繁星。只是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他们的才华被人忽略。或许有些东西,只要再坚持那么一下下,再精进那么一点点,就可能取得巨大的进步,说不准就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萧景曜选择相信先人的智慧,只想着为推进这个发展贡献出自己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力量。

想到这里,萧景曜顿时想到了后世那句流传很广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

至于兵戈方面,萧景曜别出心裁,从抓军队精神建设入手,提出可以组建宣传队,在将士们闲暇之时将大齐帝王们的一些仁政和爱民事迹编成小故事,让人上台演,让将士们知道他们是王道之师,朝廷给了百姓许多恩惠,他们的家人也越过越好,让他们更加对陛下归心。

这一点算是说到了皇帝们的心坎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昏君猜忌优秀的

将领?无非就是担心他们功高震主,振臂一呼,底下的士兵们跟着他就反了。

现在萧景曜提到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看似是让将士们知晓朝廷的仁德,实际上是让将士们对朝廷更加归心。

虽然还稍显稚嫩,因为对军队不够了解,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萧景曜这个观点,足够让所有人耳目一新。

萧景曜越写越顺,下笔如有神。写着写着,萧景曜突然发现身边站了个人,顿时无语,陛下,您能不能不要充当考生们最后一场考试中的最大障碍?

萧景曜心态稳得一批,在正宁帝和善的目光下,萧景曜连手都没抖一下,呼吸都没乱,从容不迫地接着往下写。

正宁帝暗暗点头,对萧景曜愈发满意。这次见到萧景曜,萧景曜的每一次表现,都在正宁帝加大分。

其他考生可就惨了,正宁帝这么一晃悠,有笔下一抖写废了一张纸的,有脑一片空白再也想不起来自己要写什么的,还有瑟瑟发抖呼吸急促几乎要晕过去的……

真不是考生们心理素质差。摸着良心说,能过五关斩六将来到殿试的考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残酷考试中早就被练出了一颗大心脏了。但他们现在身边站着的可是当朝皇帝啊!这谁能不激动?

帝王在所有人心里,是天子,是天下之主,帝王薨逝,叫做“山陵崩”,完全是天崩地裂的大事。

谁见到天子能不激动呢?

萧景曜虽然没发抖,但他心里还是激动的,只是心态够稳,上辈子又练就了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度,所以萧景曜看起来才仿佛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中午也是在保和殿吃饭。两边的侍卫送来了白花花的馒头和汤水。不是正宁帝小气,而是饭菜味道大,考生们在众目睽睽之下,估计也吃不了几口,不如吃馒头更自在。

萧景曜优雅地干掉四个馒头,喝了点水润润嗓子,又把汤全部喝完,成为保和殿中唯一一个把汤喝完的贡士。

倒不是汤不好喝,而是其他人不敢喝太多水,免得要去上厕所。

殿里有出恭的地方,问题是,正宁帝和这么多大臣都在这里,两边还各站了一排带刀侍卫。这种场合下提出去上厕所,基本也算是小小社死一回。

读书人最爱脸面,哪能让自己丢这个脸?

萧景曜为何不担心这点?因为他仔细算了算,以他写字的速度,等他吃完饭,用不了多久就能写完试卷,交卷走人。

所以萧景曜并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感谢殿试可以提前交卷的规定,萧景曜啃完馒头,轻轻松松写完试卷,施施然交卷走人。

还在埋头苦写的考生们:“……”

不愧是连中五元的萧景曜,殿试都能第一个交卷。如此看来,状元应该就是他了。

众人心里又忍不住酸了酸。

萧景曜走出宫门时,果不其然又看到了萧元青的身影。

萧元青很是惊讶,“你这么早就出来了?”

萧景曜摊

手,“都写完了,当然就交卷走人。”

萧元青先是一忧,听了萧景曜这话后,又是一喜,眉开眼笑道:“反正你每回第一个出考场,就证明你胸有成竹能拿第一名。这么看来,你的状元稳啦!”

萧景曜拍了拍萧元青的胳膊,示意他别太激动,三天后才是出结果的时候。

萧元青已经喜不自胜地说道:“我已经在状元楼定好了厢房,你们打马游街那天,肯定会从那条道上经过。到时候我就和伯卿平安他们一起厢房里看看你这个新科进士打马游街的风采!”

这个想法没毛病,殿试又不淘汰人。所有贡士都能得到功名,一同打马游街。有家人一同前来的,都和萧元青一样,早早在两边的茶楼酒楼客栈里定好了厢房,就等着看新科进士们的风采。

萧元青笑着笑着,脸色顿时一僵,小声对萧景曜说道:“据说京城十分盛行榜下捉婿,你年纪小,又极大可能是状元,不会有很多人来捉你回去当女婿吧?”

萧景曜脸上从容的表情也裂开了。

“不会吧?”

萧元青苦着脸,“我觉得很有可能。”

电光石火间,萧景曜想到了公孙夫人欲言又止的神情,想到了窦平旌嚣张的神色,突然福至心灵,“爹你不必担心,我觉得我可能有了个挡箭牌了。”

萧元青也不傻,萧景曜一提这事儿,萧元青瞬间就想到了他的新人小伙伴,顿时就理解了萧景曜的意思。

要是挡箭牌是窦平旌,确实能把所有想捉萧景曜回家当女婿的人家全都给挡得严严实实的。

但萧元青很是纳闷,“承恩公也没跟我提过此事啊。”

“他怎么想是他的事,重要的是外人怎么想。”萧景曜十分冷静。

萧元青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瞬间不再纠结,又有些发愁,曜儿年纪是小了点,但承恩公把所有有意同自己说亲的人家都给挡了,也不太合适吧?

金榜题名,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多好的说亲机会啊!

萧景曜想明白这点后,就将这事儿抛在了脑后,决定回家好好躺一躺。

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这些年,萧景曜也忍不住叹息,当时没觉得什么,现在回想起来,这一路也委实不容易,整整八年的时间,几乎全用在了念书上,鲜少有放松的时刻。

好在终于熬出头了。

萧景曜沉沉地睡了过去。

三天后便是出榜之日,也是传胪大典。

萧景曜这些贡士早早地来到太和殿前,等着听礼部官员宣读最后的结果。

一进宫,就有内侍捧来红色的官服,让萧景曜他们换上。

萧景曜他们现在还没有官职,根据大齐律法规定,一品大员穿绯,二品着紫。萧景曜这些贡士们身上没有一官半职,现在让他们穿红色的官服,也是朝廷对他们的一种优待。

今天是他们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打马游街,春风得意,穿一身红色官服,愈发意气风发。

萧景曜等人不敢拖延,迅速在偏殿换好了衣服。

一排排身穿红色官服的贡士们站在太和殿前,紧张地等着礼官宣布最后的结果。

萧景曜神色轻松,举止愈发从容,便是简单地站在那里,都给人一种自在淡定的感觉。在一众穿着同样衣裳的贡士中,萧景曜显得格外突出。

许久,穿着明黄色龙袍的正宁帝出现在御阶之上。

一甲三人由正宁帝亲自宣布,这也是一甲三人的荣耀。

萧景曜等人屏息凝神,等待着最后的判决。

正宁帝缓缓开口,语气比殿试时多了几分威严,“本次一甲三人,状元萧景曜,榜眼楚行昭,探花陆含章。”

萧景曜心中一定,在正宁帝说出他的名字时,侧身从御道中出列,正好站在丹陛前,丹陛石上正好雕着一只大鳌,萧景曜一出列,正好站在大鳌头部的位置。这是状元该站的地方,所谓的“独占鳌头”,便是由此而来。

看着丹陛石上的大鳌,萧景曜心中也难免生出一股豪情,状元终于到手了。

连中六元成就达成,开出超级奖励——青史留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