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小夫郎他旺夫呀 > 第 45 章

第 45 章

张杏花一听,皱眉道:“一个丫头家有什么功课?还是快别耽误你时间了,你读书写字要紧。”

宋声摇摇头,不赞同道:“虽然是个丫头,但还是要多认些字好。以后就算是出嫁了,遇见什么地契,房契之类的,也能看得懂,不会被夫家忽悠,有用着呢。您再想想英姐,因为不识字,就算看见程度给别人写的情书都不认识,吃了多大的亏?”

这话一说,张杏花马上就被说服了。

“你说的有道理,还得多识些字的好。”

“奶奶这样想就对了,等明年大妞大毛再长大些,还有英姐的两个妞妞,到时候我一块给他们开蒙,让他们都开始读书写字。”

张杏花一听,忍不住担忧道:“这会不会很费精力费时间?三郎啊,你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宝贵的,可别耽误了你读书呀!”

“不会的奶奶,我只是教他们学写字算数,等后面有机会了,就把他们送去私塾上学。不会浪费我多少时间的。()”

“?()?『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张杏花惊道,“三郎,咱们家虽然因为烧炭稍微好了些,但也没有这么多闲钱花呀。”

宋声却道:“奶奶且放宽心,到时候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不会让您为难的。”

这话要是旁人说,张杏花竟然是不信的。但换成宋声这么说,她就信。

“行,你心里有数就好,送家里娃娃们读书是好事,这事儿我支持。”

宋声再次觉得张杏花这个奶奶想法相当的开明,一点都不贪图眼前的小惠小利,就比如这送家里娃娃们上私塾的银子,她完全可以说不同意,到时候把这钱省下来存着。

但她却没有,家里头不论男娃还是女娃,她都同意送去上私塾,想法十分开明。

如果她不是一个农家的寡妇,而是生在一个高门大户,说不定会是一个十分有魄力的当家主母。

跟张杏花说的这些话,一旁正在绣花的宋夏也听见了,听到以后说不定能去上私塾,她心里十分高兴。

宋声这个亲哥哥在她眼里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了许多。

从前这个哥哥对她态度很冷淡,可自从成婚了之后倒是对她亲切了许多。

知道她想学写字,还特地为她准备纸张和笔,现在还提出建议说以后要送家里的孩子们去上私塾,她这个哥哥跟以前是真的不一样了。

她喜欢现在的哥哥,希望哥哥一直保持着现在这样,不要再变回以前的样子了。

宋声考校了一下宋夏,发现之前教给她的字确实已经都学会了,夸赞了几句之后,又教了她一些新的字。

教完了字之后,他道:“夏夏,我教你一些算术吧,就是一些简单的算学知识。”

宋夏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道:“是能够算钱的知识吗?”

“对,以后如果你出门买东西的,既要会看称,又要会算钱,这样那些小商贩们就不会骗到你了。”

“那我要学!”

宋夏教了她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准备等她学会之后,再教一些简单的乘除。这样以后买卖东西,她就能自己算钱了。

宋夏显然很高兴,没想到除了能够学识字,还能学算术。这里可是有好多人都不

() 会算呢,每次家里一有货郎来收东西,就要请人家会看秤会算钱的人过去看着,省得被人家骗了。

等她学会了以后她买卖东西就不需要找别人了。

教完这些之后,宋声就起身准备回房了。

张杏花看他要走,起身从屋里出来送他。

平时他去找张杏花,出来的时候她都不曾送他出门,毕竟走几步路就到了,外面又冷,一般就待在屋里。

这会儿看她起身出来送他,宋声觉得奶奶大概是有话要跟他说,但是又不太方便让妹妹宋夏听到。

从柴房出来张杏花一路送他到了宋声的房门口,跺了跺脚,抖抖雪,张杏花才进屋里来。

屋里陆清正在炉子旁边学写字,看到张杏花过来,他赶紧放下手中的笔站了起来。

“奶奶怎么过来了?”他道,然后起身拿着炉子上的水壶给张杏花倒热水。

张杏花摆了摆手说不用了,她坐一会儿就走。

陆清还是给她倒了碗热水,让她端着暖手。

关上门,张杏花道:“三郎,有件事,奶奶想跟你商量一下,问问你的想法。”

“您说。”

“这前几天,王媒婆上门了一趟。来咱家找我,说是给咱们家夏丫说亲的。”

“给夏夏说亲?”

“是啊,夏丫今年已经十四了,等翻过这个年头,虚岁就十五了。人家有的十三四就已经定亲了,夏丫也到了定亲的年纪。但我一直没寻摸着合适的,便拖到了现在。”

“王媒婆前几天上门给说了一家,人家家里是在镇上做生意的胡家,条件也不错,家里头是兄弟俩,上头有个姐已经出嫁了。老大已经成婚有娃了,王媒婆说的就是他家里的这个老二。”

“说是性格憨厚老实,年纪也合适,正正好十六,比夏丫大两岁。”

宋声听着张杏花说这些话,字里行间都在说王媒婆给说的这门亲事人家家里条件不错,人也可以,他问道:“那人家家里条件这么好,能看得上咱家?”

张杏花道:“王媒婆说了,人家能看上夏丫,是因为听说有你这个好哥哥。不仅是童生,还得过县太爷的夸奖,现下又烧出了炭,这才找王媒婆来咱家探口风的。”

“既然这样,那奶奶是啥想法?”

既然这会儿奶奶张杏花能过来找宋声商量这件事儿,说明她应该没有一口应下来,肯定是有其他顾虑的。

张杏花道:“我还没应下来,跟王媒婆说考虑考虑。我是想问问你有什么想法,觉得这门亲事咋样?毕竟夏丫年纪还小的时候就没了娘,你们爹又是个不管事儿的,这剩下的事儿呀,都得我操心。”

其实张杏花犹豫着没应下来,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宋声。

宋声明年就会下场参加考试,万一这次真的能考上,那可就是他们宋家村唯一一个秀才公了。

他们家肯定也都跟着水涨船高,到时候给夏丫说亲可选择的余地也就更多,说不准能给她挑个更

好的。

但明年三郎能不能考上还是个未知数,

如果没考上,

那夏丫就十五了。到时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说不准还找不到比现在更好的。

宋声道:“如果人好家也好的话,也不是不行。只是这婚嫁之事虽然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以后过日子的是夏夏,咱们要不问问夏夏的意见吧。”

其实宋声还是觉得这个时候就给宋夏说亲太早了,在他的观念里,十四岁的女孩子还正在上初中,都还未成年。

但在这个时代,如果到了十五还没定亲,那就要有个不好的名声了。若是到了十八还未成婚,那就是老姑娘了,很难再嫁出去。

所以他才委婉着提议说问一下宋夏的意见。

其实他能看出来,妹妹宋夏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平日里在家虽然默不作声的,但却很喜欢读书写字,跟一般的姑娘家确实有些不太一样。

张杏花本来觉得婚姻大事,用不着过问一个小丫头的意见。

但宋声这么一提,她想起了宋英的婚姻。

宋英的亲事当初就是她选的,如今落到这个地步,张杏花每每想起来都有些自责。

现在轮到宋夏,她反倒不敢这么武断了。

琢磨着宋声说的话,张杏花道:“行,那我回去问问夏丫是咋想的。”

从宋声这里走了之后,张杏花回了柴房。

柴房没有桌子和凳子,床是张旧床,晚上在上面翻个身都唧唧咛咛的响。

宋夏正坐在床沿上,靠着墙根在床头的柜子上练习写字。

相比于绣花来说,她更喜欢读书写字。可惜她生来不是男子,没有去读书参加科举的机会,只能在家里帮忙做些家务,空闲的时候学学绣花,等到了年纪嫁出去。

可今天哥哥说明年有可能送他们去上私塾,等她上了学,多识些字,多读些书,把算学好好学一学,到时候是不是也能去镇上或者城里当个账房?甚至以后当个女掌柜?

她不想一直窝在小山村里,四四方方看不到天,一辈子只能在家种地,以及相夫教子。

宋声不知道宋夏的想法,他要是知道,一定会感到惊讶。

宋夏的想法在这个时代看来多少有些叛逆了。但在他生活的前世,有许许多多的女子跟宋夏都有着一样的想法。

宋夏的想法不能说是另类,只能说是前卫。

张杏花进屋后看到宋夏在写字,一双浑浊的眼睛凑近看了看,夸道:“咱们夏丫这字写的真俊。”

张杏花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字写的好不好,那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宋夏这字在家里也没少练,平时一下雪,她就拿着枯树枝在雪地里练字。有时候在灶房烧火,也会拿着里面烧完的木芯在地上写。

所以这字写的还真就挺不错的。

宋夏听到奶奶夸她,年少的小脸上展开一个笑容,“谢谢奶奶。”

张杏花斟酌了一下,道:“夏丫,你今年也不小了

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前几天王媒婆过来,

就是给你说亲的。”

说到这儿她看了看宋夏的神色,放在其他的姑娘身上,听到说是给她说亲,要不就是害羞,要不就是难为情。

到了宋夏这里,她刚刚还在微笑着的小脸瞬间绷的严肃了。

“那奶奶是如何想的?要给我定亲吗?”宋夏一脸淡定的问道,完全没有小女儿家的害羞和不好意思。

张杏花叹了口气道:“还没定呢,这王媒婆说的人家,就是镇上的胡家,家里是在镇上做生意的,条件也都不错,他说的就是这胡家的老二胡元,今年十六,比你大两岁。”

张杏花没跟宋夏说她心里的顾虑,而是接着道:“我刚才去找你哥说了这事儿,你哥让我来问问你的意见。夏丫,你是什么想法?”

宋夏本来垂着眸子就要认命了,忽然听到张杏花这么问,眼里忽然又蹦出光来,她道:“哥让您来问我的意见?”

“嗯,三郎说,嫁人的是你,以后过日子的也是你,这门婚事还得你愿意才行。”

宋夏心里顿生感激,没想到这个家里最懂他的人竟然是一直对她不冷不热的哥哥。

从前她还以为这个哥哥是不喜她的,不然也不会对她那么冷淡。可现在看来,是她错怪哥哥了,哥哥一直都很为她着想,就连婚姻大事也让奶奶来征求她的意见。

既然来征求意见,说明她的想法还是很重要的。

宋夏直接了当道:“奶奶,我不想嫁人。今天听哥哥说,明年他有办法让我们去上私塾读书,我想跟着哥哥多读书识字,以后出去当个账房,如果有可能,我还想当个女掌柜。不想待在咱们这个山沟沟里在家相夫教子。”

张杏花闻言十分震惊,没想到这个平时默不作声的孙女,心里竟然有这么大的打算。

她道:“夏丫,你可知道,若是过了十五再不定亲,在咱们这儿那可就是半老的姑娘了。等以后你再想寻一个好人家就难了。”

宋夏虽然年纪小,但说话很有条理。她道:“奶奶,我知道,可是您口里的那些好人家,嫁过去就能过得好吗?当初英姐不也是欢欢喜喜的嫁过去,在那程家过的日子受了多少磋磨,可您看她回来之后,日子过得有多舒心。”

宋英的事情张杏花心里一直都是个疙瘩,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也一直为她担忧着。

虽然宋家家里的氛围很好,婆媳之间几乎没有闹过什么矛盾,但这只是少有的人家。

宋夏自小便见惯了村里人家里面的鸡飞狗跳,一个女人在当媳妇儿的时候被婆婆各种挑刺儿磋磨,等到多年熬成婆婆之后,将积累的怨气发泄到儿媳妇身上,像是死循环,一代一代往下传。

宋夏不想成为这个媳妇,也不想多年以后熬成这样的婆婆。

她想,作为女子,就不能有别的出路吗?

宋夏的想法实在太令人过于震惊,张杏花道:“夏丫,女人相夫教子是天经地义的事,那是顺从天理,你现在的想法有悖纲

常。罢了,你若是不想要这门亲事,奶奶再给你寻摸寻摸别的便是,但这种不想嫁人的想法可万万不能有,记住了吗?()”

“?()?[()]『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王大郎也知道过来宋家人肯定没什么好脸色,但这跟他要买炭相比算不得什么。

他赔着个笑脸道:“是宋成侄子啊,我是来买两斤灰花炭的,你看你能做主不?”

宋成一听原来他是来买炭的,心里虽然与他置气,但这上门的生意不做白不做。

他道:“买炭啊?可以,两斤是吧,一斤五十文,两斤就是一百文。你看你要买不?”

王大郎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道:“不是一斤四十五文吗?”

宋成道:“之前确实是四十五文,但是你也看到了,现在都下雪了,这炭自然是要涨价了。我们家这炭已经是很便宜了,你去城里问问,人家那炭更贵。”

宋成说的也是实话,即便他是要五十文一斤,这下雪天,也比城里的价格低上不少。

王大郎知道宋成是故意问他多要的,明明早上他听见村里的周家来买炭,那就是四十五文一斤。

现在宋成问他要五十文一斤,定然是因为他们两家的恩怨。

王大郎也想开了,人家只是一斤多要了五文钱而已,也不算过分。最起码人家还愿意把炭卖给他。

他本来也想过去村子里的其他人家先借一斤炭回来烧着,但村里人一向节俭惯了,买炭从不多买,够用就行。

如今这下雪天,家家户户这炭都不太够用,都让他去宋家买,没人愿意借给他。

还有人是顾忌着他跟宋家的关系,也不愿意借给他。王大郎无法,这才亲自上门买炭来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