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名著同人)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 分卷阅读162

分卷阅读162

南方也开始建设制糖厂,赵淳楣采取招标的方式,召集全国的大商人,卖了十年的特许经营权。没办法,虽然白糖确实挣钱,但本质上在这个时代还是一种奢侈品,她身为皇帝,若如此大咧咧与民争利未免看上去不太好,毕竟早年太、祖就下过命令,禁止士大夫们经商,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

不过除此之外,二龙山的其他产业还暂时捏在手里,比方说铸铁药品,现在有了国家背书,无论是原材料还是人力都大大提高,赵淳楣还特别成立了研发部门,隶属工部但可以直接跟皇帝对话,并且建立了匠人的考察制度,若真有本事,可以直接来朝廷当官。

对于这些,部分大臣也颇有微词,他们觉得皇帝不务正业,整日跟奇技淫巧和阿堵之物打交道。本来赵淳楣身为女子当皇帝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可现在已成事实,大臣们就希望最起赵淳楣是个符合儒家正统的好皇帝,于是对待她的日常行为要求十分严苛。

对于这点,赵淳楣倒是出乎预料的十分听话,顶多私下抱怨几句,但最后也都乖乖照做,尽量跟朝臣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关系。其实上辈子看许多讲皇帝的视频,许多人评价往往带上这么一句“这是个好皇帝,专跟文官集团对着干,不妥协!”“因为这个皇帝得罪了文官集团,所以历史评价不高”等等。赵淳楣那时候就觉得这种话有些奇怪,直到自己真当上皇帝才知道是哪里怪。

好端端的,干文官集团干嘛呢?

说白了,封建社会家天下,文武百官都是给皇室打工的,哪家老板专跟自己下属作对?“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这样下去怎么可能将国家治理好?所以赵淳楣在登基的这几年里一直在衡量跟臣子们交往的这种度,除了在国家生死存亡大事上坚定自己的想法,其余琐事只要对方说得有道理,她就会耐心倾听。

更何况,身边有约束不是坏事,赵淳楣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还多次经历过生死,接触过社会三教九流。但即便如此,也有些禁不住权力的诱惑。当上皇帝,随便一句话就能决定旁人的性命,更别提周围人无底线的吹捧夸赞,赵淳楣要不是心志坚定,有时候觉得自己要被哄成胚胎了。

也正因如此,她更知道臣子进言的可贵。

就好比现在,赵淳楣盯着手上的奏章皱眉,看上去颇为苦恼。这是四川转运使送上来的,上面陈述了四川等地由于交子滥发,导致的财政崩溃,小商贩接连倒闭,百姓生活困顿等等。之前在二龙山办事的李忠现在在蜀地当武官,赵淳楣还特意写信向其询问情况,得出确实如此后立刻召集官员开会。

事实上,打从宋神宗期间,交子滥发就已经有苗头,不过那时候还没太过分,而到了宋徽宗,由于生活奢靡又好大喜功四处征战,大宋堪称手持核动力验钞机,疯狂从百姓手里敛财。而朝廷早已对此形成了路径依赖,国库一空虚便印钱,充分进行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所以当官员听闻此事,大部分不以为意。只是见皇帝这般重视,总要有点表现。

张邦昌作为宰相,百官之首,第一个发言劝说道:“官家莫急,只不过是因为金人连年进犯,百姓觉得交子不保险,爱积攒些钱罢了,等时局好了,这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哪有那么容易,”赵淳楣摇头,政府信用一旦破产,想要重建起来是非常难的,老百姓可能不懂什么“剥削”“压迫”这些词,但老百姓也不傻。

思来想去,赵淳楣最后拍板道:“传令下去,从今年开始,交子钱引等引发量减半,之后逐年递减,争取二十年内彻底停止。”

众人一听皆大惊失色,连忙道:“官家!万万不可啊,如此下来,朝廷拿什么筹钱!?”

“哦?在印交子之前也没见大宋散架子啊。”赵淳楣明知故问,之后对着官员们叹息道:“圣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四川能闹到今日这个地步,想来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去,滥发纸钱,看似能充盈国库,但最后闹到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还是得花钱平叛,你们说这是何苦呢?”

官员们依旧不解,“既然这样,朝廷可以少发,多些收益也是好的啊。”

这点赵淳楣倒是也考虑过,但犹豫再三,还是否决了。这东西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关不上了。就好像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