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目前还只有京城一带知道,倒不是赵淳楣的消息有多滞后,实在是前线战况实在瞬息万变。
之前说过,宋军被去捡便宜结果被三万辽国兵马打得屁滚尿流,结果还没等他们清点残局,那边北辽刚立的皇帝耶律淳暴毙了。如此对于这个才建立的小朝廷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丞相李处温一合计,觉得也别打了,这个样子说明天亡大辽,于是偷偷写信联络童贯等人,寻思着不行就投降吧。
结果被大臣萧干听到,一怒之下处死了李处温。听名字也能听出来,李处温是个在辽国当官的汉人。如此一来,北辽上层都觉得汉人不可信,但问题是,现在掌管着北辽唯一一只军队的将领郭药师也是汉人。他一见李处温都死了顿时慌了,担心汉人在辽国过不下去,于是带着两州投降了宋朝。
再加上金人这时候也缓过劲来,领了一小支人马攻打幽州。五天,幽州城破,辽国高层死得死,逃得逃,再也威胁不到宋人了。
就这样,大宋明明惨败,结果最后却莫名其妙赢了。
消息传到汴京,朝野上下都沸腾了。
不去管之前死了多少士兵,自打石敬瑭献上燕云十六州,至此已经过了小两百年,宋朝几代君臣的努力,今日实现了!
皇帝赵佶甚至已经幻想起自己青史留名,被后世敬仰的样子,有不少臣子甚至拍马屁请求官家去泰山封禅,以彰大宋国威!
封禅的事情先放在一边,眼下还有最重要的要解决。
虽然幽州城打下来了,但有些尴尬的是,并非宋这边打下的,此时宋廷想起了之前被搁置在一边的盟约,便厚着脸皮去跟金人索要。
金人都要被气笑了,好嘛,拿我们当傻子耍。但是,让此时的金国才刚成立几年,他们只懂打仗,不懂治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没事儿的时候还要帮家里放羊。辽国的疆土太大了,西北边还有许多残存势力,包括辽国的皇帝天祚帝也没抓到,所以留着幽州其实也没什么用,但又不甘心就这样送过去。于是便提出宋朝要用钱来买,每年交岁币一百万贯。
这个金额不算低,但宋朝这边依旧捏着鼻子答应了,如此幽州才算彻底回归宋土。
赵佶高兴坏了,整整几日大摆宴席,甚至连上早朝都勤快了许多,只为多听一听臣子们的马屁。
当然了,以蔡京为首的奸臣们也并未让其失望,对着赵佶简直要夸出花来。
不过,高兴归高兴,朝廷再烂,也总还有做事的人,老将军种师道某日突然上书,表示山东、江南等地流寇四起,更有赵淳楣、宋江、方腊三股较大的势力,都杀了不少朝廷命官,如今既然从北方战事腾出手来,应该尽早处理才是。
赵佶正在兴头上,冷不丁被泼了头凉水,脸色顿时冷了下来,看着底下垂垂老矣的种师道,阴阳怪气道:“种将军不是致仕退休了,怎么如今还在朝堂上?”
种师道今
年已经七十二了,出身名门,这相当于在众人面前抽他耳光,周围有相识的已经纷纷别过脸不忍再看。
种师道沉默不语,半天,开口道:“国家有急,臣等处理完手上的政务,立刻就回家养老。”
赵佶也知道太苛责名臣传出去不好听,于是漫不经心地转头对文武百官询问意见。
北宋虽然起义不断,但其实都没怎么成气候,因为宋朝掌握着独门法宝——招安。
哪怕只是几十个人,扛着锄头闹事,宋朝一般也不杀他们,而是将他们弄进军队,好吃好喝供应着。所以眼下的这三股势力,如果按照宋的一贯手法,应该也是把首领封个小官,其余的打散混入各地。
但他们杀了朝廷命官,那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了,再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