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宝呢。”
“今天给大家伙吃的面,都是新做的。可做出这面的厨子告诉我,这面可以历经十几日不腐烂,不变化,还跟新的一样!”
“噼里啪啦——”
慈宁宫内一阵碗筷叮铃声。
太后娘娘难以置信道:“天下还有这种面?你别是年纪太小,被下面的人诓骗了。”
“是啊……天底下哪有不会腐烂的东西?就连这做成家具的木头,要是不好好存放,也会烂掉,更何况这现做的面条?”太子妃应和道,也是不行。
唯有半知半解的成嫔懂了——今天请安吃面是假,儿媳想借太子妃和太后娘娘之口将这面推到康熙面前是真。
她看向站得笔直的宝敏,紧攥着手中的手帕,连呼吸都变轻几分。
这要是成了……
胤祐日后如何,都会有皇上照看,只要行事不出差错,荣华富贵惠及子孙怕是没问题。
成嫔出声为宝敏辩解道:“皇额娘还不知吗?这丫头聪明得很,哪有下人诓骗她的份?若不是有十足的准备,她才不会冒这个险呢。”
“怕是看着厨子做出了个新鲜有意思的东西,借来给您献宝,哄您开心。”成嫔故作抱怨道:“明明是我的儿媳,也不见讨好我有这份心思。”
“您说,要不是臣妾正赶上了这次请安,这么有意思的东西怕是要在宫里面转一圈,才能够轮到长春宫知晓吧。”
太后笑呵呵道:“先前宝敏没来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如今当着正主的面,倒是埋怨起来了。”
“还不是因着这丫头眼里没我这个额娘?”成嫔叹气道:“不过这儿媳还是比儿子靠谱些。皇额娘你是不知,自从胤祐领了万岁爷的差,这请安的日子都没能久待,不过匆匆一面,互问安好,就分别了。”
“倒是宝敏日夜惦记着我……”
成嫔神情动容,“马上胤祐又要随着万岁爷北上征战准噶尔,我这做额娘的日夜难安。带兵打仗这种吃苦磨炼的事,明知道他吃过一回,应该宽心,可一想起那急行的路上,将士们还得挨饿,臣妾这心就跟刀子刮一样,心疼得很。”
“胤祐是臣妾的儿子,八旗将士们也各自有额娘。做额娘的谁愿意瞧着自己的儿子受苦啊?”
太后好言安慰,瞧着成嫔泪流满面,也知晓这是情难自控。
宝敏站在一旁没说话,情绪也有些低落。
那是上战场,算不得什么好事。
在场的几人,唯有太子妃陷入了沉思。
待太后安慰好落泪的成嫔后,太子妃出言问宝敏,“七弟妹可确定,这面十几日都不会腐烂?”
“是的,我刚开始也不相信,便让那厨子隔几天做一份,然后用油纸包裹住,随手叫人放到厨房里。”宝敏说:“我就知道今天你们肯定会不信我,所以我特意让人带过来给大家瞧瞧。”
杨梅和荔枝适时地将油纸包裹的面条摆放出来,油纸上面用墨水写着时日,一眼便知晓至今相隔了几天。
现做的面条里面含着水分,根本不适合长期储存。
而如今这几袋油纸包着的面条,经过数十日,依旧跟新做出来的一样。
太子妃将其凑到鼻翼前细细闻,也闻不出臭味,对于自己方才想的事更是确认。
太后惊奇,“没想到天底下竟然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到是我们少见多怪了。”
宝敏趁热打铁道:“其实说出来,孙媳还挺不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