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成天念叨着这日子没法过了,成亲跟没成亲一样,见不到福晋。
如今好不容易得了些许空,能够喘息一二,怎么反而站定着不动弹?
难不成是近乡情更怯?
刘进喜的脑子胡思乱想着,正琢磨着戴大人那边也不知道叫膳没,若是叫了,七爷过去总不能够吃臣子吃过的吧?那帮着七爷重新叫膳,是叫御膳房呢?还是回乾东五所的小厨房提膳过去。
只是还没等刘进喜揣测出其中的意味。
胤祐便自个晃晃脑袋往屋子里面走。
凡事都要有个轻重缓急,对于胤祐来说,现在能不能瞧见福晋,一解相思之情是重中之重。
至于戴大人和莫五的论功行赏,胤祐打算晚些时候写个折子递上去。
屋子里头的宝敏躺得正是舒服的时候,经过这些天的摸底学习,宝敏也大致知晓了内务府送过来的宫人水准,有些个聪明机灵的经过将近十几日的考核已经脱颖而出,开始领了管理的身份,管着其他人,因为考试成绩摆在那里,这些人上位得那叫一个公平。
倒是没有人敢发出质疑和不服气,大家都很听话。
而一些有特别长处的,也就被杨梅分到了最为匹配的岗位上,有会伺候花的,就让她去打理院子里面的花朵,等出宫开府,也会是这个职位;过目不忘的,就分派去管理库房,七阿哥同宝敏的东西听着好像没有别人的多,但是小库房还是被塞得满满当当,逐一盘点登记在册,让过目不忘的宫女太监两人各执一把库房钥匙,只有合并在一起才能取东西。
防止手脚不干净的人,也防止他们互相串通,若有不对的地方举报有赏。
而如今每日都能够来宝敏跟前伺候的一个宫女叫莺儿,声音温柔动听,没有乱七八糟的乡音,识字也比旁人快。
杨梅想到自家福晋这些天喜欢躺在榻上面看书,对眼睛不好,便将莺儿领着,去给宝敏念话本子解乐,又或者是念游记。
这活原本是她们四个人轮到谁,谁做,但如今有现成的好帮手,好苗子,杨梅要怎么可能不推人一把?
宝敏随意考问了莺儿几句,细细打量着她,得知她是包衣出身,本姓乌雅。
宝敏听到乌雅氏,不由想到后头登基的雍正,其生母就是包衣奴才出身的乌雅氏,也就是德妃。
“回福晋的话,奴婢不敢攀附德妃娘娘。奴婢这一支同德妃娘娘的娘家乃云泥之别!”
宝敏一听,便明白了。
眼前这宫女的本家和德妃的本家,就好比她的本家与四福晋的本家。
同出一族,但是经过数十年,数百年的演化,早就不是一个东西了。
于是宝敏便心安理得地将人留用,让莺儿得空的时候就念些书本给自己解闷。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宝敏用起了真人有声书。
胤祐从外面兴冲冲地进来,瞧见的就是这一幕,脸上的笑容僵硬住,缓缓收回脚,往后退,关上门。
在门口站了几秒钟,又像先前一样兴冲冲地将门推开。
里面的人依旧悠然自得,好似根本不在意这个院子里面的另一个主子没有回家。
莺儿迫于胤祐的冷压,不敢再继续往下念,甚至想要伸手将躺在榻上面睡得正熟的福晋给喊醒。
结果还没有动作,就被胤祐冷眼制止住。
“你先下去吧。”
莺儿不敢有片刻停留,听到胤祐的话,甚至是松了口气,小步伐快速往外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