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事的。
宝敏点点头,认真道:“奴婢自小就爱跟吃食打交道,认为只有吃饱喝足了,才有思绪去想更重要的事情。民以食为天,食物又不是凭空出现的。粮食由农民辛勤劳作而长出,农耕则是国之根本。”
“所以奴婢乐意种田的本质,是奴婢喜欢研究吃的。不乐意亏待自己的嘴巴。”宝敏指指已经吃了大半的西瓜,“七阿哥觉得这个西瓜如何?”
“好吃,瓜瓤红,汁水更甜,而且瓜果的模样圆润,皮厚色绿,看着倒是跟如今大清产的西瓜不太一样。”胤祐回味了下口中淡甜滋味,倒是品出几分不一样来。
好像的确是比宫中进贡的那些要好吃些。
“因为这是新的品种,比市面上现在流行的更加具有优势……”
宝敏说起这个来,完全不觉得困了。
阿玛法喀跟爱新觉罗氏宠爱她,对姑娘家在闺中摆弄的事也不约束,无非是秉承着一种思想——“闺女日后都是要出嫁的,到了婆家自然有婆家的人约束。他们舍不得日后宝敏受约束而闷闷不乐,于是就闺中对她好些,再好些。”
这是世道的无奈,但无奈之下,也是拳拳爱女之心。
可是宠爱归宠爱,宝敏会的这些找不到人说,以致于她的忙活,很多时候在大人眼里看来,都是“瞎忙活”,哪怕第三代西瓜瓜苗已经为爱新觉罗氏揽来不少钱财。
在额娘眼里也不过是“给姑娘增添风光的嫁妆”。
整个府上,学过学问的主子们都跟宝敏谈不到一块,更不要说下人了。
这还是宝敏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跟人倾心交谈,把自己这些年农田实践感慨都总结说出来。
胤祐刚开始还有些拘束,心里暗自叫苦。
他四五岁就进上书房念书,学的东西也杂,现在不用去了,他对那些书本知识还是有些敬谢不敏。
要真说,所有的课里面,只有骑射同军事理论让他能够念叨两句。
可耐不住眼前人是自己未来福晋,今儿又是特意为她过来,总不能因为说话自己不喜欢,就甩袖子走吧?
这不对。
胤祐本以为自己要硬着头皮往下听,谁知道听着听着,反而听出味来了。
他发现宝敏对农业知识很多见解,竟然都可以跟自己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宝敏觉得现在的粮食种植比例不太和谐,像是一个瘸腿的人,一条腿胖,一条腿瘦。但凡苍天不给脸色,几乎没有什么抗风险能力。
每一个种田环节都有无数个问题要等着去解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食种子品种的不稳定。
这就好比打仗,你的兵比人家的质量差,这场战就算能打赢,也是要吃尽苦头。
改良作物,就是提升士兵素质;改变不同种作物的比例,就是调整不同军营士兵的数量,发挥最大的优势;改变种植方法,改善种植环境,就好比制定新的训练规则,改变军功上升的渠道,以及开发新的武器。
宝敏虽然说的农作物,可胤祐越听越眼热,这放在军事上也完全可行啊。
噶尔丹那场仗虽然打赢了,但胤祐还是觉得不得劲。
赢得不够快,不够好,八旗领兵大多都出身不错的子弟,但主要在前线冲杀的却是普通士兵,这就使得他们之间其实存在微妙的摩擦。
旗下的士兵就算打仗听旗令,也格外有个人的想法。
而大部队作战,最忌讳的就是士兵们过于有自己的想法。胤祐这些天一直在琢磨着要对八旗军制进行军改,但想不到切入点。
更重要的是,他虽然跟着康熙参战了噶尔丹战役,实际上还未入朝听政,直接找上皇阿玛,这事若他年岁还小,前头的已经羽翼丰满的大哥、二哥倒不会在意。
到底论不过是个光头阿哥。
可如今,胤祐觉得这事得从长计议。就算他表面上已经跟皇位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