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前所题之联虽佳,如今再各赋五言律诗一首,让本宫当面品评罢。”
众人答应了下来,构思半天后,写出了六首诗句。
元春挨个看过,心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原来林黛玉本打算在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都比下去,没想到元春只要求一匾一咏,她不好违抗旨意多作,只胡乱作了一首五言律诗应景了事。
这时宝玉奉元春之命写四首诗,他刚写了潇湘馆和蘅芜苑两首,正在构思怡红院,初稿中有“绿玉春犹卷”一句。
宝钗一眼瞥见,趁着众人没留意,急忙转身悄悄推他,说道:“她因为不喜欢‘红香绿玉’四字,改成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儿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她较量吗?况且关于蕉叶的说法也不少,再想一个字改了吧。”
宝玉听宝钗这么说,擦着汗说:“我这会子实在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宝钗笑道:“你只需把绿玉的玉字改成蜡字就行了。”
宝玉问:“绿蜡有典故出处吗?”
宝钗:“唐钱瑚咏芭蕉诗第一句:‘冷烛无烟绿蜡乾’,你都忘了不成?”
宝玉听了,豁然开朗,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的东西偏偏想没想起来,宝姐姐真可谓一字师啊!从今以后我只叫你师父,不再叫你姐姐了。”
宝钗也悄悄笑:“还不快接着写,净顾着姐姐妹妹的闲扯,谁是你的姐姐?那上面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一面说着笑着,又怕耽误他的工夫,抽身走开了。
宝玉续写下去,半天才写成了三首。
彼时林黛玉未能施展抱负,心情郁闷,见宝玉独自作四律诗,颇为费神,便想代他作两首,也好让他省些精力。
林黛玉走到宝玉桌旁,轻声问道:“都有了吗?”
宝玉道:“才有三首,还差‘杏帘在望’一首呢。”
黛玉说:“既然如此,你先抄录前三首,等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
说完,低头一思索,已然吟成一律,黛玉写在纸条上,揉成团儿抛到宝玉跟前。
宝玉打开一看,只觉得这首诗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明十倍不止,一时间喜出望外——】
众人急得直伸脖子,林妹妹到底做了什么诗?让贾宝玉露出这样惊喜的表情。
【元春低头去看宝玉呈上来的诗作,念完了前三首,目光被最后一首所吸引。红唇轻启,念道: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好!”
元春微拧的眉头瞬间舒展,喜之不尽:“好一首《杏帘在望》,果然进益了!”
遂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
唐朝。
“好诗!”
《悯农》作者李绅抚掌赞道:“观此全诗,颇具五柳先生的诗作风范,笔法细腻入微,诗中稻浪之景栩栩如生,犹如丹青妙手绘就,读罢此诗忘却尘世纷扰,尽享此间田园风光,真乃妙笔生花之作也!”
更妙的是结尾四句,完美迎合了上位者的喜好。
林黛玉诗才不逊于任何男儿,若去参加科举,不说状元,也是举人之才!
李绅看林黛玉的眼神慢慢带泛起了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