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翻过一页书,略微疲倦地揉了揉太阳穴。
从战国到秦朝,人口问题一直令君主头疼,人口不足意味着劳动力不足,劳动力不足,生产力不足,所以法律往往规定早婚早育,勒令女子十五岁及笄后必须出嫁。
秦朝的婚姻法规以身高作区分,男高六尺五寸(1.5米)、女高六尺二寸(1.4米)以上为适合出嫁的年龄。
嬴政没想到,在后世的清朝女子能拖到二十五岁不嫁人,是清朝的人口数量足够多,所以官方不强制百姓婚配,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他回忆起天幕放过的现代医学校视频,里面的女学生面容并不青涩,至少有十七八岁,秦朝本该出嫁生育的年龄,现代仍在读书。
或许女子晚婚有着比早婚更大的好处,嬴政若有所思,决定之后让太医令研究一下。
说到婚事,他看向乖巧跪坐在身旁的少年。
“父皇!”被莫名其妙询问想娶什么样的妻子,扶苏惊得从软垫上跳起来,耳尖瞬间红透了。
扶苏结结巴巴:“儿、儿臣现在过得很好,不想那么快成家。”
嬴政:“你作为长公子,该诞下子嗣。”
扶苏:“(*+﹏+*)可、可我.....”
他连另一半的外貌都没想象过,更想象不到自己的小孩以后长什么样。
他不想娶。
求父皇别再用大龄剩男的目光瞅着他了!
【婚姻是每位女性人生的重大命题,王贞仪也不例外。】
【面对嫁不出去的窘境,她怡然自得,不惧外界诋毁,但偶尔,王贞仪也会感到孤独。
有一种独行人世间,天下无知己的孤单寂寞感。】
只见天幕中,王贞仪生活在封建礼教的凝视下,来自外界的种种声音使她不得不开始遵从旧时女子的规范。
写出了作品,她不敢轻易给别人看或发表,无人能与她一起探讨学术,验证书中的真理。
“同样是人,八经和各种书籍……难道仅仅是为男性准备的吗?”王贞仪失落道。
见状,乾隆嗤笑出声:“不然呢,女子读什么书,乖乖嫁人相夫教子才是正理。”
“明明只要嫁人就有了依靠,偏偏爱去追求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和坤一言难尽地瞥向乾隆,皇上这话说的,女子也是人,怎能苛求她们不动一点心思。
权势如他也会将财务交给善理财的夫人打理。
皇上抓得太紧了,不懂一张一弛的道理。
乾隆抬起下巴:“依爱卿所见如何?”
和坤变脸比翻书还快,严肃以对:“万岁爷说的极是!守内言不出,雌伏男人才是贤淑女子该做的。王氏行事,太过离经叛道。”
天幕
继续播放:【随着时间推移,就在王贞仪以为她要去做尼姑的时候,月老显灵了。】
明媚的秋阳下,身穿月白色长袍的男子与王贞仪的视线对上,不自觉地向她微笑起来。
“在下詹枚,宣城人士,敢问姑娘的姓名?”
【詹枚是宣城的一位穷苦生员,虽然家境贫寒,但性格豁达,很能欣赏王贞仪的才华。】
【不久,二人喜结良缘。】
【成婚后,王贞仪分心于家务事,少有笔墨作品,詹枚深知妻子的才华,为她感到惋惜,说:“何不将你的所有书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