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LED灯的曙光
如果说1962年的下半年,阿美莉卡民众因为古巴危机的完美解决和水星2号成功抵达金星,对甘乃迪的支持率再创新高。
对华国而言,他们的1962年收获同样不小。
大半年时间过去,第一款熊猫牌收音机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靠着性价比丶优秀的电路设计和全球领先的电晶体基础材料成功在苏俄阵营中打开一片天地。
整个1962年全年销售额突破了10万台,累积的订单数更是接近30万台。
集结到西南边陲重新合并整合后的西南电气公司只顾着埋头生产。
一台台熊猫从这里运输到东欧丶拉丁美洲和非洲。
随着产能爬坡,燕京丶申海外的一线城市也陆续获得了熊猫牌的配额。
原本只是从报纸上看到说这款产品远销海外,备受欢迎,象徵着华国科技的突破,当华国民众亲眼看到丶亲耳听到丶用手感受其质感后,对于这种科技突破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出厂价20美元的产品,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出口到香江之后,价格立刻要飙升到300港币以上。
香江早在1863年就开始用港币,从1935年开始和英镑通过固定汇率的方式强制绑定,固定汇率说白了名义上是港币,实际上就是英镑。
英镑和港币的固定汇率是1比16,而英镑和美元的汇率从1949年英镑贬值后一直没有变过,要到1967年才变,一直稳定在1比2.8,也就是说1港币约等于0.175美元。
熊猫牌收音机在香江的售价超过50美元,甚至还供不应求。
对于中产家庭来说,要咬牙花一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上一台。
「看,我从纽约搞来的好东西。比在香江的沙头角买要便宜的多。」大副在自己的房间招待化名为陈如海的张科长来喝点啤酒。
沙头角是新界北部的村庄,是日用品和小型电子产品私下运输的重要地点之一。
大副很欣赏张科长,不仅是因为对方办事麻利,更是因为对方身上的气质。
在这个时代,在香江的地面上,你很少能看到华人身上有着这种天不怕地不怕,能够和洋人平等对话的气质了。
之前他们公司是许家旗下的顺昌海运,然后在香江海运工作,就曾经看到了怡和洋行的洋人试图来接手他们船。
水手里,只有张科长站出来喝止对方,其他水手大多在旁边观望。
尽管后来船没了,他们回顺昌海运工作,这也让大副更加高看张科长一眼,觉得对方非池中物。
张科长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啥玩意,香江各大报纸上登过很多回,此时的香江报纸大致分为三个阵营,其中某阵营就大肆鼓吹这是华国技术突破。
鼓吹华国成立后才十来年时间就造出了世界一流的科技产品,这是此前的华国从来没有过的成绩。
而另外两边,英格兰方面的报纸持怀疑态度,觉得该技术疑似是靠引进,华国说自主研发是夸大其词。
最后一方就直接断言是华国花高价引进的技术,说不要粮食要这种面子工程。
岛为了赢,在和霓虹聊,希望从索尼手里引进一条半导体收音机的生产线。
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金龙牌,投放到香江市场和熊猫打打擂台。
金龙这名字听上去就比熊猫屌,我们还能正大光明卖进来,你们只能靠私下通道,价格上就有着天然优势。
总之报纸上关于熊猫牌收音机吵的沸沸扬扬,张科长想不知道都难:「熊猫牌啊,我看报纸上都说好东西。」
尽管吵的厉害,但熊猫牌收音机是好东西,倒没人否认过。
大副点头道:「可惜唯一的遗憾是它是中波收音机,不是短波收音机,在海上不适合长距离收听,只能等回香江到家里慢慢欣赏了。」
张科长点头:「我听说这玩意特别贵。」
他已经习惯在外面的生活,和华国的联系除了细细的线外,就是新闻上关于华国的报导。
作为除了传递消息外,还要负责收集海外学术期刊,想办法带回香江的人,张科长内心有一种由衷的自豪和荣誉感,自豪是因为华国科技进步,荣誉则是因为华国的科技进步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而这趟从纽约走大西洋到马尔他和直布罗陀进行补给,通过苏伊士运河后在印度洋的科伦坡补给后途径狮城最后才抵达香江,动辄一个半月的海运路线,收音机是很重要的消遣工具。
尤其对张科长而言,他又不参与船上的打牌,除了工作外顶多就是收听收音机,一来是收听新闻,二来也是学英语。
「是啊,不知道华国什麽时候能推出短波收音机。」大副补充道。
大型商船会配备无线电设备,用于接收更强的信号,但在海上中波收音机的信号很差,不太适用。
不过大副还是打开了熊猫台,调到华国的国际频道,收音机里传来带点沙沙声的京剧声。
张科长的思绪飘到了遥远的家乡。
「会的,我相信华国的熊猫收音机会推出更多的型号。」张科长的语气非常肯定。
他的行李箱里塞满了学术资料,由配合他的船长放在隐蔽的地方,就等着带回香江,然后从香江新界运回内地。
没错,这艘船上配合他的主要是从东方航运公司年纪大了退休后,被许家返聘过来的船长。
东方船运在香江航运史料中还有另外一个名称:霍氏航运。
一本杂志从出版到几经辗转拿到华国科学家们的手里,起码要经过两个月的时间。
「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成效的,过去我们给华国运输药品丶生活必需品丶工业品之类的,华国对外输出只能输出食品丶纺织品之类的手工品。
而现在华国第一次能够输出有竞争力的工业品。
这说明华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阶段。」
每次涉及到学术期刊的运输,霍老爷子都要亲自来盯梢。
从香江到内地,有很多个点位适合运输。
无论是像西环码头丶维多利亚港这样的货运集散地,还是新界屯门丶流浮山这样监管宽松的野码头,霍氏船运的船都能成功送到对岸。
有了约翰·乔治·屈润普的配合后,从纽约运到香江的学术期刊,无论是质量丶时效性还是实用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这次的期刊运到西南内陆后,华国的科学家们通过期刊再次验证了自己的想法。
「谢教授,来,你看这篇文章。」
华国51区,黄昆把手里还带着些许潮气的学术期刊递到谢希德面前连忙说道。
此时已经是1963年的2月了,黄昆递给谢希德的是一份去年12月1日的《应用物理学快报》。
(《应用物理学快报》(Applied Physics Letters)1962年12月1日第1卷第5期,标题为「Coherent (Visible) Light Emission from Ga(As1-xPx) Junctions」的论文)
「谢教授,你看,你猜的没错,树莓派上的灯就是二极体!」黄昆接着说道。
没错,这本漂洋过海而来的学术期刊上面记载着LED灯的首次正式学术记录。
昕克在1962年10月通用电气公司完成了可见光LED的实验。他随后将这一成果提交给了学术期刊。
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应用物理学快报》上,这篇论文详细描述了使用砷化镓磷化物制造的红色LED及其发光原理。
办公室里陷入安静,大约半个小时后,谢希德才抬起头看向黄昆:「黄教授,没错,它应该就是二极体。
这篇论文提到了在镓砷磷p-n结中可以观察到可见光范围内的相干光发射。
他通过在 Ga(As1-xPx) p-n结上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成功产生了相干的可见光发射。」
谢希德语气中带有一丝激动,因为这篇论文里不仅提到了这一现象,还提到了更多细节上的操作。
「具体来说,他们通过调整材料中磷的比例,使发射光的波长从红外区域移到了可见光区域,在它的论文里主要是红色光谱。
这篇论文的作者认为这种调谐能力是Ga(As1-xPx)作为一种合金材料的独特优势,因为它允许通过改变成分来控制能隙,从而改变发射光的波长。
那麽我们在树莓派的发光装置上观测到的红光和绿光,应该就是发射光的波长移到绿光和红光中的效果。」
从看到树莓派的第一天开始,华国的科学家们就在不遗馀力的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