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108章 林燃的第四次礼物(求月票!)

第108章 林燃的第四次礼物(求月票!)

大家吵来吵去无非就是吵这些内容。

另外还掺杂着华国代表,时不时呼吁冷静的声音。

林燃有点麻,感觉在这里就是浪费时间。

把东西交出去的喜悦退去,他怕整个会要是开过年了怎麽办。

每天离开万国宫在门口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还得说:

「我们有不错的进展。」

「我们和苏俄谈的很好。」

「大家有很多共识。」

实际上在柏林危机上,大家压根就没共识。

不过每天面对珍妮崇拜拉丝的眼神,对林燃来说也有助于缓解在烟雾缭绕会议室里和一帮中老年男性呆着所带来的紧张感。

整个谈判一直持续了足足两周,才勉强达成了一个等于没有的协议。

为什麽说之所以没有,因为现状压根没有改变。

苏俄不会拆墙,盟军也不会离开西柏林。

「好了,就这样。」林登·詹森将协议折成纸飞机飞给坐在会议桌另外那头的米高扬。

为了这一幕,他在房间里演练就不说,甚至还专门在晚上的时候跑到万国宫找个会议室,确保自己飞纸飞机能够准确飞到对面去。

虽说林登·詹森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强硬,但他还是不想让飞机飞到地上。

展示强硬和羞辱是两码事。

飞到地上,让米高扬去捡,这未免有点太羞辱人了。

不仅米高扬,其他毛子也一样,脸色马上就变了。

几乎就要开始站起来国骂了。

米高扬没有拿起正好飞到他面前的纸飞机,而是挥了挥手,示意手下们冷静:

「詹森,我知道你打的什麽主意,我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科罗廖夫先生希望和伦道夫单独找间会议室聊一会。

他们聊完,我们协议就能立刻签,不然尼基塔的最后通牒依然奏效,外界也会知道这是阿美莉卡羞辱我们而掀起的战争!」米高扬说。

林登·詹森脸色马上变了,要是外界知道,那这确实反应了他的强硬,但也导致事情没办成。

他想要的效果是既反应了他的强硬,又把事情给办成了。

属于是两头都要。

现在米高扬颇有将军的意味在。

米高扬接着说:「科罗廖夫先生很欣赏林教授在数学上的造诣,希望能够和他畅谈数学真理。」

林登·詹森知道对方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先是询问林燃的意见:「伦道夫,你意下如何?」

林燃说:「副总统先生,为了世界和平,我愿意和科罗廖夫见一面,我知道什麽能说,什麽不能说。」

林登·詹森点了点头:「好。」

一直到万国宫的二楼偏厅见到科罗廖夫,林燃才知道科罗廖夫也来了。

科罗廖夫亲自起身为他拉开座椅:「伦道夫,好久不见。」

然后接着说道:「外面有苏俄卫兵守着,我们可以好好聊聊。」

林燃可不敢和他聊太多,毕竟这里是对方的地盘,林燃只是点头。

科罗廖夫知道林燃的顾忌,指了指黑板:「我回去好好思考了,可回收火箭确实是能实现的。

将非凸问题转化成凸问题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但是你讲的内容里有太多东西有点过于超前了。

我回去之后好好和列夫·庞特里亚金丶安德烈·柯尔莫哥洛夫丶米哈伊尔·拉夫连季耶夫等数学家好好讨论了你的方法。

好吧,你应该没听过他们的名字,不过他们都是我们一流的数学家,也许比不上你,但已经是我们最好的那批数学家了。」

这些名字里,林燃还真听过前两个,列夫·庞特里亚金是最优控制理论的奠基人,甚至他写的论文里核心思想就是基于列夫·庞特里亚金的PMP理论。

第二个安德烈·柯尔莫哥洛夫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研究领域遍布概率论丶动力系统和微分方程。

「我们讨论了一下,你的理论是建立在凸优化框架下,大家目前的研究还集中在变分法或者直接数值方法上,你跟我讲的内点法和锥规划,能不能再仔细介绍一下。」

里面很多点,尽管靠苏俄的数学大师们一点一点能够磨出来,但科罗廖夫觉得与其等他们磨出来,不如直接借着这个机会来请教林燃。

毕竟可回收火箭关系到的节约成本对财大气粗的阿美莉卡来说不那麽重要,对毛子那可有着重大意义。

「另外你提到正则系统的概念,通过哈密顿函数的分析和几何洞察,证明最优解出现在控制集的边界,这种分析依赖于伴随变量的非奇异性假设和控制集的几何性质,但这个概念是否缺乏了一些必要条件?」

林燃内心思忖,苏俄的大师不愧是大师,一下就能找出他内容中的缺失部分出来。

「包括你提到松弛后的凸问题可以通过二次锥规划高效求解,SOCP是一种特殊的凸优化形式固然没错,但只有单纯形法,用来针对一般的非线性问题,针对凸锥又要如何设计算法呢?」

科罗廖夫的问题一大堆。

这是时代差导致的。

总结就是,这篇来自2013年的论文,放在1961年还是有点太超前了。

林燃没有说话,而是站在科罗廖夫提前给他准备好的黑板面前,一个问题问完,就在上面直接演算。

林燃写完,看了眼科罗廖夫,科罗廖夫点头,示意他可以继续。

这场回答和提问,足足持续了两个小时之久,科罗廖夫提问,林燃用黑板给他解答。

最后结束的时候,林燃才说了走进这会议室的第一句话,「这位同志记忆力这麽好的吗?」

林燃知道不是科罗廖夫记,因为科罗廖夫脑门汗都没冒,这次的信息密度可是上次的好几倍,还没有讲解。

只有在房间阴影处有个人站在那,拿着个笔记本,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麽。

科罗廖夫点头,这时候那名男子才起身和林燃握手,「安德烈·柯尔莫哥洛夫,刚才科罗廖夫先生有提到我,林教授,希望您能有机会来莫斯科国立大学进行讲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