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娘摇摇头:“不着急。”
“那你留下喝碗绿豆汤再回吧。”
张大娘子去厨房端绿豆汤,阿青连忙跟主子道:“小姐,奴婢和小橘先把包蛋送回去,留庄海在院门外伺候着。”
渔娘点点头:“你们去吧。”
张大娘子端着绿豆汤从厨房里出来,见只有渔娘坐在院子里石桌旁对她笑,张大娘子道:“阿青又走了?”
“忙着把包蛋送回家去,你家做的包蛋好吃,我爹娘他们都喜欢,送回去他们肯定高兴。”
“你呀,就别找由头啦。真是的,不过一碗绿豆汤罢了,炖汤多加一勺水的事,哪里会把我家吃穷了。”
“别管他们,张姐姐快坐下歇歇。”
渔娘拉着张大娘子坐,张大娘舒坦地叹了口气道:“做这点活儿累不着什么,前几年才叫累呢。如今我弟弟们都找到活儿干了,这一两年又风调雨顺,地里收成好,饿不着,偶尔还能吃顿肉,好着呢。”
渔娘为张大娘子如今的好日子高兴,可:“张姐姐,你今年十七了吧,你婚事可有着落了?”
张大娘子点点头,她笑道:“说的是白水村的申家大儿子,跟我同岁。成亲的日子定在明年八月。”
“还有小一年呢。”
渔娘惊讶,如今的普通人家少有把婚期定得这么远的,尤其是张大娘子年岁也不小了。
张大娘子眼角带笑:“我爹娘心疼我,我两个弟弟也心疼我,想多留我一年。”
“我大弟弟说,等到明年他也会做些木活儿了,到时候给我打两口好箱子做嫁妆。我小弟弟也说要攒着月钱给我做嫁妆。”
“那可真好。”渔娘发自内心道。
张大娘子摸摸渔娘的发丝,温柔地给她整理好额角的碎发:“我们村里人家跟你们家比不了,家里就这样的条件,我知道我爹娘对我好,这样就够了。没银子就挣,粮食不够吃就想办法,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渔娘点点头,她就喜爱张大娘子这般勇敢又勤快的姑娘,靠着自己的双手就能把日子越过越好。
“张姐姐,偷偷告诉你,淼娘今年年底要成婚了,夫家是县里的开药铺的邓家。”
张大娘子一拍大腿,惊喜道:“好呀,我跟淼娘也认识,以后淼娘成了邓家的当家娘子,我去药铺卖药材,邓掌柜可能优先买我的药材?”
邓家采买的药材来自许多地方,给邓家供应各种药材的药农就有许多,这都是老关系。张大娘子不甘心只卖便宜的药材,她想跟邓掌柜做其他药材的买卖,可邓掌柜不收她的,说那些药材需要炮制,必须有经验的药农才做得好。
说起药材张大娘就发愁:“我虽没去过私塾,跟着我弟弟们也学了许多字,你抄写给我的药材册子上的字我都能认识大半了,我不懂炮制药材,邓掌柜教我,我不就会了么。他教我一场,我可以像我大弟弟学木匠一样,大不了前一两年炮制的药材卖给他不赚钱就是了。”
渔娘轻咳一声:“只怕是不能,就算是淼娘嫁到邓家去,也帮不上你的忙。”
“罢了,不成就不成吧。我家如今的日子过得去,少赚点卖药材的银钱就少赚点。”张大娘也想得通。
说到药材册子,趁着渔娘在这儿,张大娘子回屋把册子拿出来,翻开册子,指着她不懂的字请教,渔娘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告诉她是什么意思。
两人一边教一边学,不知不觉就傍晚了,张家人要回来了,渔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