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89章 第 89 章

第89章 第 89 章

大队干部们再次聚集到了大队部开会。

“早不救人晚不救人,偏偏等到推荐上大学的时候,出了这样的事!她就算救了人,目的也不单纯!”

说话的干部家里也是有孩子要报名参与推荐的。

“人家救了两条人命是事实,不管她的目的是什么,只要结果是好的,见义勇为的行为就应该嘉奖和鼓励。”

项英雄因为自家儿子倒贴女知青的事,心里一直对苏瑾有些芥蒂,但是这姑娘实在是有魄力,不论她救人是出于什么目的,项英雄都决定帮她一把。

贾支书也说:“那种情况下,不是谁都敢往里跳的,要是你遇上了这样的事,敢不敢往里跳?”

那人嘴唇动了动,不吱声了。

大队干部开完会的次日,就宣布了工农兵大学生的推荐人选——知青徐咏和苏瑾。

正在医疗站输液的苏瑾,听到了消息后,拔下手背上的针头,就趴到病床上嚎啕大哭。

赤脚医生和几个来给她报信的知青,听懂她哭声里的凄厉和委屈,也不禁跟着心酸。

大队出手续的速度很快,刚过了小年,推荐名额就正式尘埃落定了。

苏瑾跟队里请了假,要在上大学之前回家乡过个春节。

她离开那天,队里好多人都去为她送行了,被她救上来的两个男孩家长还给她准备了路上的吃食。

不过,与社员们挥别后,走出瑶水村的苏瑾,却再也没有回头看过身后的村落一眼。

离开的脚步,比她下定决心跳下去救人时,还要决绝。

夜里躺在被窝里,项小羽小声问:“你说苏瑾还会回生产队吗?”

队里推荐社员去当工农兵大学生,其实是想让他们学有所成后,回来...

支援农村建设的。

“不好说。”宋恂心想,多半是不会的。

“那,你说她跳下去救人真的只是为了这个大学生名额嘛?”队里不少人在背地里说苏知青是个狠人,“我觉得她应该也是想救人的,其实跳进化粪池是很危险的。万一人没救上来,还把自己也交代了进去,那她要这个名额还有啥用啊?救人肯定是下意识的行为!”

宋恂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给她拢了拢被子,“别操心别人了,赶紧睡觉吧。”

苏瑾这步棋其实走得很险,她算是比较幸运的,遇上的生产队干部都是厚道人。

可是,如果她像左家门公社的柳书云一样,遭遇了光荣生产队那样的干部,如今得到的可能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大队干部完全可以把她当成见义勇为的先进典型上报,让她带着大红花到处给人演讲作报告,甚至接受记者采访,接受更高层次的表彰。

但就是不给她这个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

毕竟谁也没承诺过,见义勇为就一定能得到上大学的名额。

所以,苏瑾属于既有魄力,又有运气的。

*

推荐上大学的事尘埃落定以后,社员们的注意力都被转移到即将来临的虎年春节上。

宋恂也想帮着家里忙年,但他刚跟左家门公社签了比武协议,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

他私心里觉得,以团结公社目前的状况,不能一味地要求产值,有些单位应该停下来好好整合一下。

然而,在看重产值的大环境下,又不允许他给当下的发展速度叫停。

去年干工业工作的时候,他还没什么经验,也没有相关方面的知识,全凭直觉大刀阔斧。但是今年稍稍入门以后,他就发现,自己虽然是个大学生,但是在经济工作方面,跟公社里的其他干部没什么区别,都是需要边干边学的门外汉。

权衡再三后,他提着一坛灵芝酒和一包荣盛的酥皮糕点,坐车去了市里。

为了给项小羽凑齐专业书单上的书籍,宋恂办过一张市图书馆的阅览证。

与省城的图书馆相比,这座滨海城市的图书馆被保存得很好,哪怕是在最混乱的几年,也没出现过图书损毁的情况。

所以市图书馆里并没有想象中的冷清。

宋恂进门后,在一楼借阅处跟人打听老袁的位置。

“你去二楼阅览室找找吧,可能在那边呢。”

宋恂拎着东西步上楼梯,二楼的一整层都是书库,四周摆着一列列的书架,中间则整齐地码放着几排书桌,这会儿书桌已经被借阅的人占满了。

他放轻脚步,穿梭在众多书架之间,兜了一大圈,才在最里面靠窗的一排书架后见到了老袁。

这老爷子还是上次参加婚礼时的那身打扮,泛白的旧棉袄和跳线的毛线帽子。只不过这次在棉袄的袖子上多了一副藏蓝色套袖。

此时他正踩着一个颤巍巍的木梯子,往书架&...

#30340;最上面一排码放需要归位的图书。

感受到梯子上传来的重量,老袁下意识低头瞅了一眼,见到帮自己扶着梯子的宋恂后,也没露出什么意外神色。

冲他笑了笑,做了一个稍等的手势,继续将最后几本书码好,才利落地从梯子上爬下来。

瞧那腿脚利索的程度,怎么看也不像个年过花甲的老头子。

他没有在阅览室里与宋恂多说什么,带着人来到一楼,跟借阅处的人打声招呼,便进了后面的办公室。

“我就猜到,你肯定得来找我。”

老袁往茶缸里倒点水涮了涮,顺手浇进半死不活的文竹花盆后,给宋恂重新到了一缸热水,“喝吧,这里有点冷,暖和暖和。”

宋恂道过谢,双手接了过来,“快过年了,我来给您送点年礼,都是我们团结公社的特产。”

老袁点上一支烟,惬意地靠进椅子里。

“你在团结公社做什么工作来着?”

“在公社的工业办当主任。”

老袁点点头,将他带来的酥皮糕点的油纸包打开,自顾自捻了一块搁进嘴里。

“味道不错,是老手艺了,现在想吃这样的糕点可不容易。”

“这是我们社办糕点厂的产品,正经溯源的话,这个糕点厂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宋恂将捂手的茶缸递给他,“这家糕点厂已经在咱们市里开了分厂,就在火车站那边,前店后坊,有个售货窗口可以买到这种酥皮糕点。”

老袁就着茶水又咬了一口枣花酥,语气随意地问:“市里居然同意让你们这种社队企业来大城市开分厂?只农村人口进城这一项,就是违背政策的。你们的工人都是从城里招的吧?”

“对。除了两个厂长是我们公社派出去的,其他工人都是从市里招聘的。”

“这样做,赚钱是肯定赚钱的。不过,农村的社队企业就是要服务社员的,你们弄一个社队企业来服务城市,呵呵……”

“分厂虽然是社队企业,但工人都是城市户口,城市户口的工人为城市人口服务,应该也说得过去吧?”

“这主意是你们公社领导想出来的,还是你的主意?”

宋恂顿了顿,“是我出的主意,当时我刚开始接触工业方面的工作,光想着怎么提高产值了,对于其他方面考虑得还不太周全。”

老袁抽着烟没吱声。

这种办厂方式在过去很常见,但是在时下看来,其实很有风险,属于打擦边球的做法。

好在他们还知道招聘城市工人,一旦被人抓住把柄,尚能辩解一二。

只从这里就能看出,这小子的胆子挺大。

老袁点了点烟灰,笑道:“你送的礼,我已经吃了,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宋恂试探着说,“我最近在工作上有点困惑,您是经济学方面的专家,我想过来请您帮忙拿个主意。”

虽然不知道他在来图书馆工作之前,具体是干嘛的,但是四十年前的南洋大学实体经济研究组成员,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专家了。...

“找我解惑的学费可不便宜。”老袁翘着二郎腿,圆脸上乐呵呵的。

宋恂点头答应。他早有心理准备,既然是请人问策的,就不可能什么都不付出。

“你先说说是什么情况吧。”

“我们公社过去的工业产值一直不高,常年维持在六七十万左右。不过,去年开始重视工业发展以后,扩建和新建了几个工厂,还从市服装公司,引进了一个工农联营的很大规模的服装厂……”

宋恂刚做完年终总结,所以对团结公社去年的所有数据都心中有数。

这会儿将部分数据做过模糊处理后,事无巨细地跟老袁讲了一遍团结公社的工业发展情况。

“今年很多人都在等着我们公社的大动作,想要看我们还能不能保持这种增速。”宋恂无奈道,“但我心里其实对这种只重视产值的发展,还有些顾虑。总感觉只依靠新建工厂,来拉动产值的做法,不是长久之计,还需要在原有工厂的内部深挖潜力,让它们重新焕发活力。但是现在又找不到太好的突破口……”

老袁抽着烟,一直没有插话。

看得出来,这位小宋主任在这方面确实挺着急和困惑的。

否则也不会病急乱投医,来找他这个只有一面之缘,连具体底细都不清楚的老头子问策。

他想了想,走出办公室,爬上一楼一侧的书架上,准确地找到一本掉了半页封面的旧书。

重新回到办公室以后,又蹲到办公桌下面,从柜子的最里面翻出一本塑料笔记本。

“估计这两本能对你有点用,你先看看吧。”

宋恂没去管那本旧书,而是率先翻开塑料笔记本匆匆扫了一眼。

这是一本二十年前的工作笔记,多数内容与定山县的发展规划有关,记录了满满一大本。

尽管宋恂并没有去过定山县,但他对定山县的印象却相当深刻。

前几个月,市服装公司打算兴建分厂时,他们公司的革委会主任最先属意的建厂地点就是定山县。

这个县三面环山,山地多耕地少,交通条件差,有大量的闲散劳动力。

但是从五十年代起,人家就定下了大力发展纺织业的路子,如今是全市闻名的纺织工业强县。

见他捧着本子读了起来,老袁挥手道:“你可以拿回去慢慢看。”

宋恂刚要跟他道谢,却听对面的老头又眼神晶亮地提条件:“不过,拿回去可以,你得把你的那台海鸥4C借给我研究研究。”

这个条件不算什么,比宋恂的心理预期低了许多。

“没问题。您先研究吧,我这边还有些没用过的胶卷和胶片也可以一并给您。”他痛快答应,又顺势提出一个请求,“等您研究明白了,正好教教我怎么冲洗胶片。”

老袁:“……”

怎么还没完没了了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