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PPT做的很丰富,足有五十多页,排版也很整齐,每一页都满满当当,恨不能将做的任何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放上去。
念到一半,鲁教授敲了敲桌子,出声打断:“讲重点。”
黄昀一愣,“啊”了一声,鲁教授就又说:“后面还有好几个同学要汇报,你读过哪些文献就不用讲了,直接说结果。”
“好的。”黄昀顿了一下,略去几张的内容,直接跳到了后面的可研开始讲。
可研是要在后期的启动会上直接向甲方汇报的,鲁教授听的很认真,时不时提出几个问题,黄昀偶尔略有卡壳,但基本上都回答出来了。
黄昀说到拟定的实施方案时,鲁教授比了个暂停的手势,提问:“这里的补偿容量Q值是怎么确定的?”
黄昀回答道:“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类似试验,Q值不好确定,我翻阅了文献,采用了相同电压等级下纳米设备的试验值。”
鲁教授略微沉吟,又问:“纳米设备的Q值,你自己推算过了吗?用什么公式算的?”
黄昀卡住了。
鲁教授微微皱起眉头。
台下开始有小声的讨论声。
夏时阮垂下眼睛,将手中的书翻过几页,停留在某一页。
如果此刻有人留心看一眼他书上的内容的话,就会发现上面恰好就是黄昀需要的公式。
这是一门公选课里的内容,倒的确不是必须要掌握的。
但作为一个这样重要的项目的主要执行者,仅仅只是将前人做过的经验值拿来用,而没有查找资料自行推算的话,未免也太过偷懒了一点。
鲁教授一直不说话,黄昀也傻在台上,会议室的气氛渐渐的有些凝固了起来。
最尴尬的当然还是黄昀。他站在台上,迎着鲁教授疑问的目光,“呃”了好几声,也没想出怎么解释,不由得朝罗州投去求助的目光,大约是想请他帮忙查一查,然后写在纸上举给自己看。
结果罗州完全没读懂他的眼神,反而睁大眼睛回望过去。
黄昀在心里狂翻一个巨大的白眼,只能清清嗓子,硬着头皮说:“这个我没有推算过,因为目前只是写可研,还没有到真正做试验的时候,后期我会——”
“这样吧。”鲁教授说,“可研里面的这一部分,你再完善一下,下次再重新来给我说一说。”
黄昀不敢反驳,连忙答应了。
下面的其他人也松了一口气。
鲁教授为人虽然和善风趣,但是在对待学术上相当严谨,对学生们的科研也抓的很严。
以往周会上,汇报的学生最怕的就是被鲁教授当场发问而答不出来,现在鲁教授松口让他下去再补充,至少是给了缓刑的余地。
紧接着汇报的是罗州和沈川,他们两个人PPT上的内容不多,但在一开始便向鲁教授说明,主要是集中在装置上,鲁教授表示理解。
很快到了夏时阮。
他是最后一个汇报的,时间已经到了接近十二点,下面已有不少人昏昏欲睡,或是饥饿难挡,只想早点结束赶紧去吃饭。
但当夏时阮拿着笔记本走上去时,会议室内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他。
作为实验室里唯一一个Beta,夏时阮对于这种注视早已见怪不怪。
夏时阮打开PPT,移动了一下鼠标,准备开始汇报。
PPT依然是典型的夏时阮的风格,很简洁,没什么多余的装饰,也没有大段的陈述性的文字,基本上只是每一页放了几幅图,以及一行简单的示意性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