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世的角度上来看,佛教是经历了数代统治者的一次次整治理顺才逐渐本土化,最终呈现出一个相对无害的状态。
但此时的佛教还不是她印象中的样子。
她不否认现在有乱世之相,但史书上白纸黑字地写着,隋朝灭亡也有宗教的一份“功劳”,慈航静斋倒也不必把自己塑造得如此光明正义。
而且她也不认为一个所谓的真命天子,就能救万民于水火中,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乔安没有同梵清惠生气,反而嘴角含笑一直听她说完。
当你与一个人到了三观完全相反的地步,已经没有必要再同对方争论了,因为一切都是白费力气。
她此世相貌是书中板上钉钉的温婉柔美,平时她身佩长刀,刻意打扮得干净利落时还好,但现在正值夜间,她为了刷马解下腰间长刀,头发散在背后,只在末端轻轻一束,月光照拂下再柔和一笑,身上毫无锋锐,显得极为无害,无人敢信这竟然是天刀之女。
连梵清惠都不禁觉得她与宋缺真是脾性完全相异的一对父女。
但乔安说出的话却一如此前:“承蒙斋主错爱了,这些我都已知晓,但我并不打算更改心意。”
慈航静斋一派胸怀天下黎民百姓的模样,但历史上那无数命如草芥、生活在底层的可怜人,早已用亲身经历在史书上留下了用自己血与泪写就的事实,此时的佛门同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如若那颗拳拳爱民之心为真,请先老老实实参与社会生产。
二十一世纪的寺庙在带动当地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上可是干得风生水起,成立的公司更是老老实实交税,而此时的佛院寺庙……
算了,别说带动了,不剥削百姓就不错了。
那些住持、僧侣可是能逼得后人在书中、论文里发明出“寺院地主”的称呼,让人将他们与世俗地主作出区分的特殊群体。
梵清惠:“是因为宋阀主对你说了些什么吗?有些事情我可以解释。”
“他不曾对我提起过有关慈航静斋的任何事情。”乔安说。
一时间,梵清惠心中百感交集。
她只道:“难怪。”
“我也有一言相问,望斋主以诚待我,我想知道斋主欲收我为徒,到底是单纯地觉得我是个可塑之才,还是为了我爹爹?我自认虽有一定资质,但还不值得斋主两次三番垂怜。”乔安问得极为认真。
慈航静斋这种魁首式的门派,自有一番傲气。再如何的良才美玉,从宋缺到她自己接连几次拒绝,都该放弃了。
这种执着只让乔安想起一件事,那就是慈航静斋的祖传操作,操纵不了目标,就笼络对方身边的亲朋好友。说服不了就谈个恋爱,不愿意恋爱,就物理消灭。
乔安不认为是自己吸引到了梵清惠,倒是觉得她是在借自己向宋缺施加影响。
毕竟因为她的到来,宋阀声势较原著中要更为浩大,她在江湖上走动的这些日子,没少听江湖人在茶余饭后推测宋缺未来的动向。
慈航静斋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梵清惠没有正面回答,她静默了一下,当她不言不语时,更凸显周身缥缈似仙的气质。少顷,她以赞赏的目光看着乔安:“玉华不必妄自菲薄。”
她这样模棱两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