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公园相亲角
中午只煮一个人的饭菜,陈景乐乾脆简单做个面。
比煮饭炒菜省事多了。
天天挑战高难度菜式,间歇性做点简单的,顿时有种经常负重训练的人脱掉束缚,身轻如燕的感觉。
「可惜陈绮云不爱吃面,顶多偶尔做一次。」
吃完饭,眼看离午休还早着,外面又是多云阴天,不像昨天那麽酷热,于是他把小电动推出来。
「走走走,出门转转!」
他很喜欢骑着小电动,在城市街头巷尾到处溜达。
如果是像环城大道这样的大马路,就骑快点,感受风呼呼呼地吹拂着面颊,
趁前后没人的时候,来一声怪叫。
「呀吼~!」
就算被人听到也无所谓,反正戴着头盔口罩,没人认识他。
如果是小街小巷,就慢悠悠地跟在行人后面,龟速爬行。
这是陈景乐常用来放松心情调节情绪的一种方式。
路过人民公园。
每天买菜都会从这边路过,不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都没时间进去逛,今天难得有空。
于是陈景乐略一沉吟,便在边上停好车,走进去。
临近中午时分,但公园里人并不少。
这个公园前后改造过好多次。
听老一辈说,以前最早时候,其实是打靶场来的,而旁边不远的某个楼盘,
则是火葬场,后面火葬场才移到城外。
70年代中期正式改造成人民公园。
陈景乐印象中的人民公园,一开始是游乐园性质,需要门票才能进去,里面有碰碰车丶旋转木马丶旱冰场丶湖上游船,有猴山丶也孔雀丶鹦鹉等鸟房。
有卖气球的,有专门给人照相的,还提供各种道具服装。
甚至还有一架货真价实的螺旋桨战斗机,
小地方没啥娱乐项目,人民公园称得上最受欢迎场所,每到周末都大排长龙。
不过那会几他一个小孩,手里头没钱,家人也不曾带他去过几次。
五块钱一张票,在那个年代,不算便宜。
以上就是他对人民公园的早期印象。
长大后,总想着要去一次真正的游乐园,结果30了,都没能去过一次。
就连当初在省城工作,他住的地方,离欢乐世界其实不远,然而同样没去玩过。
遗憾曦嘘。
千禧年后的人民公园,不知什麽原因,猴山鸟房这些都没了,旋转木马碰碰车湖上游船等相继停运。
到最后,连旱冰场也没了。
后面就是大改造,几乎全部退掉重建,改成免门票的绿植公园,让市民有个饭后散步闲逛的地方。
结果好景不长,几伙跳广场舞的大妈,因为占地问题,经常吵架。周围的住户也投诉广场舞的音响太吵。
不得已,只能再度扩建。
前前后后多次动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
绿树成荫,鲜花点缀。有烈士陵墓,有环湖跑道,有亭台小桥,有石桌石椅,有免费公厕。
可以说是一项不错的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
陈景乐有好多年没进公园看过了。
进去后才发现,变化着实不小。
跳广场舞的早散了,现在主要是散步的跟打牌下棋的,以及唱歌的。
唱歌的人不少,主要是那种民间合唱团形式,一群懂点乐器的退休大爷大妈凑一起,加上路人。
歌曲形式也多种多样,从红歌到流行到粤曲都有,突出一个五花八门。
陈景乐看到的时候,颇为惊讶:「这还有合唱团?」
旁边一个背着手的白汗衫秃头大爷听到,笑说:「这有什麽稀奇的?基本每个节假日周末都有大合唱的啦。」
「每个周末都有?」陈景乐更惊讶了。
「对啊,你不知道吗?」
「,不知道。」
「你不是本地人吧?」
陈景乐连忙解释:「我是江北本地的,不过我家在纺织厂那边的牛角岭村,
不是主城区这边。」
「牛角岭离这也不远啊。」
大爷瞅了陈景乐几眼,笑说:「年轻人,要多出来走走,不要老是呆在家里打游戏睡大觉。」
「我没怎麽打游戏。」陈景乐表情无奈。
大爷摇摇头:「不打游戏最好,总之多出来走走。」
陈景乐只能点头称是,暗暗擦汗,目光继续望向场上的合唱团。
就这样一个简陋的合唱团,也是有指挥的。
是个头发花白的婆婆,看起来很专业。
即便是这种公园临时组成的大合唱,凭藉多重音色混合,依旧给人一种兴奋热血的感觉。
大合唱的魅力,就在于激发人们的情绪,让所有人都产生共鸣丶共情心理,
从而产生一种集体的归属感丶荣誉感丶安全感,乃至幸福感。
在这种状态下,加上唱的歌曲又是自己会的,于是路人加入其中,便成了理所当然。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一首《东方之珠》唱完,很快又换新的歌曲。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这次连陈景乐都情不自禁加入其中,轻轻哼唱。
旁边那位汗衫大爷,更是唱得激情飞扬,周围所有人的声音,仿佛汇聚成一股昂扬奔腾的洪流。
唱完后,大爷又扭头看一眼陈景乐:「现在会唱这些歌的年轻人不多咯。」
周围几乎是上了年纪的退休老人,或者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陈景乐这样的年轻面孔,好像就一个。
超级显眼。
陈景乐笑笑:「其实挺多的,只是大家都有上班上学,没空出来陪你们唱而已。」
没办法,这年头,公园里的退休老人精神饱满,公交地铁里的年轻人死气沉沉。
他就是厌倦了那样的日子,才跑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