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孔夫子之所以是孔夫子,是圣人,最关键的就是孔夫子不会不懂装懂,不会在不懂的事情上乱下结论。」
大家恍然大悟。
也有人就是要抬杠:「那就是说,孟夫子荀子是不懂装懂咯?」
霍海:「错,孟夫子和荀子,不是道德问题,不是不懂装懂,而是能力问题,因为他们不是圣人,所以没有办法真正的从全局的角度看到一件事情的真相,所以他们都有片面的一面。」
「自从荀子之后,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孟子荀子的观点是互相对立的,但其实,二位亚圣的观点是一样的,互为补充。」
此话一出,群臣不服气了。
好好好,我看你怎麽编。
一个性本善,一个性本恶,而且条件都是人之初。
你说两人观点是一样的?还互为补充?
孔安国也是:「哦?性本善性本恶是一样的观点?」
霍海:「要不说雅言容易引发误会呢?你们觉得亚圣会犯大错误吗?亚圣有缺陷的可能大还是亚圣犯错误的可能大?」
在场的人都不敢言。
大家都是要混饭吃的,谁敢说这个?
霍海:「那肯定是亚圣有缺陷的可能比亚圣犯错误的可能性大啊,所以,人之初性本善,你们翻译错了。」
「你们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刚生下来,本来是性情善良的?」
「大错特错,这句话应该翻译成,人一出生,本性的本源里,就有善良。同理,荀子的话,翻译出来就是人刚一出生,本性的本源里,就有恶念。」
如果是在后世讨论,霍海肯定是一句『你们双方非要当二极体是吧』?
但这是在大汉朝,那就得举例说明了。
霍海:「我小时候听说过一座山,叫做庐山,非常漂亮,我就问去过那座山的人,庐山长什麽样。」
「一个人看庐山回来后,给我说庐山是岭,我就想像着庐山的连绵不绝,结果有一次另外一个去过庐山的同乡又给我说,庐山是峰。」
「咦,我就奇了怪了,庐山它到底是峰还是岭啊?这让我想像不出庐山究竟什麽样了。」
「后来我才知道,第一个人是站在庐山横向的方向,看到了好多座山,并列成了庐山,所以说庐山是岭。而第二个人站在纵向看过去,庐山最高的那座山把其他山都挡住了,所以他说庐山是山峰。」
「这就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霍海刚刚念完,喜好文学嗑瓜子看戏的刘彻就高声:「好诗!不过这是什麽格律?」
众人看向伟大的皇帝陛下。
现在是欣赏文学的时候吗?现在是论道啊陛下!
刘彻缩了回去继续嗑瓜子:你们继续。
的确,不是孟子错了,也不是荀子错了,是两人本身也是人,所以从人的角度去看人性,因为出发点就不同,所以看到的就不同。
就好像,不是太阳距离大地远也不是太阳距离大地近,是因为我们站在大地上,所以没法客观的评价。
明白?
真的在考虑这个问题的人都悟了。
啊?原来是这麽回事,对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人性真面目,只因为我们都是人啊。
有人嘀咕:「孟子荀子都是人,所以从人的角度看人性看不清,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那孔夫子岂不是不是人?」
旁边的武将削了他后脑勺一巴掌:「笨,都说了孔夫子是圣人。不是普通人。」
而朝堂上,思考过荀孟之争的人,都觉得,这才是真相,以前自己争论荀孟,实在是太傻了。
而朝堂上,压根没思考过善恶,只想用善恶之争搅风搅雨的人,都盯着霍海。
这个人,太能讲了,也太能写了。
出口成章,诗句张口就来,关键他还没成年,这都隐隐有跟董夫子刚正面的气势了,这要是等他四五十岁,那还了得?
而朝堂上还有第三种人,掉钱眼里的刘彻和霍海。
刘彻:我笑那霍海无能,群臣少智,若是朕,此时应该念GG词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