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叛军负隅顽抗,他知道那些都是瞎扯淡。分明就是老下属故意控制攻城进度,等着他这位主帅过来。
虽然演的不够高明,但这一点不影响他分享军功。
言外之意他听了出来,哪天彻底占领广州城,将由他这个钦差大臣说了算。
「好!」
「好!」
「好!」
「李将军真乃我朝名将!」
「诸位大人,皆是我大虞栋梁!」
「还有潜入叛军的忠义之士,本侯也要重赏!」
三言两语,舞阳侯把众人夸赞了一个遍。看得出来,他现在的心情非常不错。
被捎带上的一众官员,此刻也纷纷露出笑容。钦差大臣既然满意了,那麽前面的旧帐,大概率就过去了。
相较于朱总督,眼前这位舞阳侯,明显要难缠的多。
倒不是忌惮他的权谋,主要是摸不清他和皇帝的关系,究竟有多深。
在大虞官场上,很少出现皇亲国戚的影子。并非没有皇帝重用外戚,纯粹是这些人扶不起来。
舞阳侯完全是例外,正常情况下外戚中,很难诞生人才。
在皇帝选秀女的时候,官员们都会提前筛选掉潜力股。不光要挑选小门小户,还要求兄弟能力必须平庸。
稍微有亮眼表现的,第一轮就被排除掉了。后续的选拔,同样还要筛查,从源头上断绝了外戚壮大的可能。
以至于大虞外戚集团中政治强人绝迹,反倒是政治白痴有一大堆。时常惹祸上身,让皇帝负责擦屁股。
不在官场上瞎折腾,就是一名合格的外戚。如果再加上不欺男霸女,那就一名优秀的外戚。
如此严苛的制度下,诞生舞阳侯这种外戚,完全出乎了许多人的预料。
好在这种外戚,就一根独苗。其他外戚依旧处于正常水平,不是在闯祸,就是在闯祸的路上。
……
在官军收复广州的同时,湖广战场再次发生变故。
得知自己即将被问罪的朱景逸,最后关头选择放手一搏。赶在圣旨抵达前,强令大军出城和叛军决战。
结果不慎中了叛军埋伏,导致湖广的两支募兵损失惨重,让本就危险的湖广战场,彻底走向了崩溃。
原本坚固的武昌,被叛军一战攻克。囤积在城中的大量战略物资,尽数落入叛军之手。
局势崩溃的太过迅速,许多士绅尚未反应过来,叛军的屠刀就砍到了头上。
获得大量物资补充的叛军,攻克武昌府后,并没有停下脚步。
一面挥师北伐,兵锋直指河洛大地;一面沿长江南下,同此前杀入江西的大军联手,将目标对准了九江。
急剧恶化的局势,让接到圣旨的徐文岳,气得火冒三丈。
好不容易才扔掉的烫手山芋,这麽快又到了他的手中。
没有任何犹豫,自然是拒绝了皇帝的圣旨。
并非他不愿为国效力,纯粹是皇帝太不靠谱。
就算是要换人,也要等新的钦差大臣抵达,接管了权力之后,再拿人治罪啊!
如此重要的人事任命,居然拿到朝堂上讨论。不等圣旨下达,人家就先一步收到消息。
大权在握,没几个人会甘心受戮。不想死的朱景逸,选择放手一搏完全是情理之中。
相对来说,朱总督还算好的。就算是放手一搏,也是带着大军和叛军干架,没有打出「清君侧」的旗号。
若是换成在军中根基深厚的主帅,搞不好人家直接举旗造反,那后果就更恐怖了。
捅出篓子的皇帝,除了在心里骂骂,徐文岳什麽也干不了。
「老爷,叛军已经北伐了,襄阳府要不了多久,就会沦为战场。
城中的人心惶惶,襄阳王带着城中官员丶士绅过来,请您出山主持大局!」
老管家的话,让徐文岳眼前一黑。
完犊子了,这烫手山芋根本丢不掉。
一转眼的功夫,叛军就要杀到自己老家。他正处于守孝阶段,根本没法跑路。
摆在他面前的就两条路,要麽接受皇帝的夺情,重新担任平贼总督;要麽在家等叛军杀过来,全族一起赌命。
无论哪一种选择,徐文岳都不看好。
叛军杀人不眨眼,尤其喜欢屠戮士绅。哪怕是主动投降,都不一定能够保住性命。
接受夺情也没用,家底都被朱景逸败光了。现在担任平贼总督,手中能够动用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
襄阳的士绅,都把希望放到他的身上。问题是湖广精锐尽失,仅凭一些残兵败将,要击败叛军实在是太难了。
唯一的好处是现在接受夺情,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临危受命,没人会拿守孝抨击他。
「告诉他们,老夫稍后就到!」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