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在忙。
于是,他爸事业蒸蒸日上。
但姜竹显然还不是他爸那个方向。
姜竹有点儿像他爷爷,一个传统的老教师,曾经,视电脑网络如洪水猛兽,直到自己开始上网冲浪,才发现世界如此广阔,试卷如此之多,购物那么方便。
姜竹就是这种状态——还没见过,没试过,所以不会过好日子。
没听过海的孩子永远不知道人可以吃海鲜。
多淳朴啊,还没受过享乐的污染。
就让他当这个坏导师吧!
沈青越看姜竹的眼神逐渐从嫌弃、无语转向和善,语气十分慈爱地问:“你家这么大山,除了竹子就不产点儿别的值钱东西?”
姜竹:“树。”他卖了,每年都卖。
“还有呢?”
“……秋天打猎,卖皮子。”
“还有吗?”
姜竹答不上来了。
沈青越:“就没点儿蘑菇、水果什么的?”
“哦!”姜竹给他数:“有菌子,野菜,野梨,柿子,核桃,木耳……”
数了一堆山货,姜竹补了句:“都不太值钱。”
沈青越:“为什么?”
姜竹:“到处是山。”
沈青越又沉默了。
还真是。
到了没山的大城市,山货值钱,在山区,这些卖不出钱,而且还全是体力劳动。
树值钱,但没有机械,砍树辛苦又危险,怎么把树弄下山又是一道大麻烦。
更何况山又不是平地,万一不小心摔了伤了,连个搭救的人都没有。
他一个人,说不定卖竹编反而是最适合也最划算的。
不过反过来想想,姜竹家山上除了不产粮食,其实倒是什么都不太缺,如果不是税赋太重,他们以物易物,用山货去山下交换些生活必需品,其实应该挺充实富足的。
可惜,他得赚钱。
为了赚钱,他得把山货弄下山。
卖掉了,再便宜也是钱,卖不掉,再好的东西也不值钱。
绕来绕去,又回到原点,“那你现在有十两银子吗?”
姜竹缓缓点点头。
他闲钱是没有那么多的。
加上他爹留给他让他不要轻易动的钱就有了。
沈青越:“嗯,很好,那明天就下山去买头驴回来吧!”
“买驴?”姜竹迟疑着,表现出一点儿抗拒,“为什么买驴?”
虽然他问的是为什么,但沈青越敏锐地察觉到,他抗拒的不是“为什么”,而是“买驴”这件事本身。
沈青越反问:“你为什么不想买驴呢?有了驴你就不用自己那么辛苦背东西爬山了,而且能装比现在更多的东西下山卖,短期看,买头驴要花七八两银子是很多,但是长期看,有了驴你能赚更多,说不定一两年就回本了。”
他试着站在姜竹立场想,想来想去,问道:“要是买驴你的钱是不是就不够交税了?”
姜竹点点头又摇摇头,每年是秋天纳税,八月开始,最迟九月前交够了就行,秋天也好赚钱,他还能再攒攒,今年也还没往纸坊卖竹子,他还能再攒一部分钱。
就是到时候实在凑不够,也能挖他爹给他留的银子应应急。
只不过……
“买牲口是要到衙门录入籍册的。”
“所以呢?”
“我不知道买了牲口,我家定户品是不是又要升一级。”
“…………”
忘了这回事了。
理论上既然是按总财产分档的,那么越高反而每一档之间区间会更大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