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任河南尹兼河内太守的荀攸,虽说比荀悦更为厌恶这些攀附交情的士族,却不得不招待,两年间的周旋逢迎,使本就寡言的荀公达愈发沉默。
可突然有书佐来传报一事,却让他脸色大变,拿起的竹简也不由跌落在案台。
「膨!」
顾不得拾起竹简,荀攸立即起身,急切问道:「有无唤医者前去?康成公为何会忽然病重?是否感染了风寒?」
书佐也脸色焦急地拱手回答道:「回禀荀府君,已有医者前去诊治,也喂食了一些汤药,可康成公仍然每况愈下,直到两个时辰后华太医前往诊断,最终摇头叹息:病发太急已无力回天,或许郑公只剩两三日光景了。」
听闻华元化都说康成公到了药石无功的地步,荀攸顿时沉默许久,不发一声言语,最后低头而叹。
这两年来,刘与刘岱丶张羡先后因病没,张俭也差点病故,好在让张仲景与华元化给救了回来。
郭嘉丶陈登等人也被天子下诏书,送到阳的太医官署调养身体。
接着天子更以诏书告知各地太守与县令,一定要注意饮水与伤寒问题,若身体异常虚弱或者病重,可表奏朝廷遣医官前往治理,郡县政事可托于功曹丶主簿等长吏。
自从天下初定,各县也时不时掀起瘟疫,好在波及范围小,病症来得快,去得也快。
陛下得知情况则在阳又增置了一医官学,同时与太学丶农学并重,被天下人称为京都三学府,里面的博士丶祭酒们教的近乎相同,只是主要侧重不同。
「寿有尽时,天下又岂有长寿之人?可惜康成公不可见《汉记》典籍完成之日了.」
荀攸收起了心里的悲怆,抬起衣袖擦拭了下眼眶,对书佐吩咐说道:「走罢,一齐再去看看当世大儒吧。」
「不知天下要过多少年,才会有如郑公这般了不起的儒者出现——集古今经文之大成。」
等到荀攸赴到郑玄居住在阳的院落时,已经有很多官更与土人三五成群聚成一团,众人皆有忧形于色,愁眉锁眼。
越来越多的土人闻讯赶来,却又挤不进去,只好将院舍围得水泄不通,站在外头等待消息。
人人都是低头轻声细语,不敢大声疾呼。
有士人恰巧抬头望见荀攸,立马作揖行礼道:「见过荀公!」
荀攸顿时回礼,叹息道:「诸位无需多礼,皆为康成公安危而来,我已命属吏打水浆推车送来,可为诸位解渴。」
「我等在此先谢过荀公!」
有不少儒士待久了口千舌燥,又不好意思走开去饮水,听见荀府君的话,忍不住心头一喜,马上拱手道谢。
荀攸一路颌首点头,进到了青瓦白墙的院内,只见太傅卢植丶张俭丶赵岐丶
荀悦丶华歆等,诸多有名的儒士皆在屋外静立等候。
一问才得知除了早到场的张仲景与华元化以外,太医官署另外有良医之称的医者,也尽数在屋内为康成公诊治。
卢植看见荀攸到来,把他引到院里的角落处,叹息说道:「春秋几何,人生百岁,七十稀少,康成寿有七十馀,可谓长寿也,我等也无需多为他徒自伤悲,
谁又无垂老寿终之时?」
「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后,皆是一年老一年,一日衰一日,然能立下功业,则生死之命,未可言尽,公达莫要因此,抚年自伤——」
卢植到来后,已开解了不少人,此刻见荀攸过来探望郑玄,于是特意将他带到角落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