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往坐落着石砌房的半山腰走去。
离得近了,遇见了在玩弹珠、追逐打闹的小孩,还有坐在竹椅上,边晒太阳边唠嗑的老人。
见他们走来,老人小孩皆投来打量的目光,那目光质朴纯粹不掺任何杂质。对此倪雀还好,那些人看她只是顺带的,真正看的都是江既迟。
穷乡僻壤的村子里,来了个外形如此打眼的年轻人,别说是活人了,就是摇着尾巴路过的小狗都会忍不住瞧上一瞧。
又走了一截路,碰上个熟人,是个皮肤黝黑、面相却很和善的中年妇人,那妇人正摇着轱辘从井里取水,见着倪雀,喊了声:“雀丫头。”
倪雀看过去,笑着用本地的方言回:“林姨。”
林姨把水桶转了上来,拎到地上放下,问:“啷个过来哩撒?”
“我来找姜婆婆。”
“他们都在家塞,你要来我家恰饭不咯?”
“不用哩,谢谢林姨,你打水小心腰,别扭着哩。”
“啷个会!”
“那就好,我走哩。”
林姨一直看着江既迟,江既迟朝她点头微笑了下。
“小倪雀。”江既迟叫了声。
“啊?”倪雀回头。
“你们这的人很淳朴。”
“是啊,我们这好人多。”倪雀想,如果不是好人多,她自己可能会吃更多苦头,妈妈逃离前也会过得更艰难。
江既迟却微皱起眉:“有对你不好的坏人?”
“嗯?”倪雀被问得濛濛的。
“你嘴上说着好人多,但表情可不是。”
“有吗?”倪雀脸上浮过一丝尴尬,她很快往前走去,手指着前方,“快到了,姜婆婆家就在前面了。”
江既迟朝前看了一眼,也没再深究刚才的话题,跟了上去。
*
姜婆婆和她老伴都是毛南族人,不过她老伴在几年前过世了,她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去了另一个村子,儿子娶了儿媳后,她也一直与他们同住,现在连孙子的孩子都会走路了。
七十来岁的姜婆婆,一家四世同堂,生活虽没有多富足,但温饱有余、儿孙绕膝,一家子总是其乐融融的,很是和睦。
倪雀到的时候,姜婆婆正坐在厅堂里纳鞋垫,她的儿媳围着火塘在做饭,曾孙女绕着妈妈转圈咿咿呀呀地学语,男儿家则在外头忙活,得到傍晚才归家。
倪雀对江既迟之前说的要采集特色语言这件事,具体怎么个采集法不是很清楚。她和姜婆婆只简单提了下,江既迟打过招呼后,便自然而然地接过了话茬。
倪雀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听明白了。
江既迟带了专门的设备过来,他打算收录六百分钟以上的毛南语的样音,回学校后,再通过人工智能的手段对这些样音进行分析处理,合成一个语音库。
处理样音过程中得出的种种数据、算法,对他完成手头的一篇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姜婆婆他们听得似懂非懂,只知道这年轻人要录姜婆婆说话,还要给她钱,给的还不少。
一家子人虽有犹豫,不过很快就答应了。
这年轻人有礼貌会说话长得好,实在是很博好感,看着也不像会骗人,再说他们家也没什么值得人骗的;而且倪雀这丫头他们熟,她带过来的人,他们也愿意相信。
谈妥之后,姜婆婆一家子热情地留他们吃午饭,想到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