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持不除,必将后患无穷。
岩间泉水潺潺从脚边流过,段清川系好披风往前走,一改先前的雍容儒雅,冷笑道:“本世子还用得着他,白大人稍安勿躁,让他多活几天也无妨。”
“世子殿下一出手就是一千石食盐,”白青庐说道:“就不怕他给咱们办不成甲胄的事吗?”
“区区百副甲胄对于昭朝来说不值一提,然黔州府苦食盐短缺久矣,”段清川说道:“沈持回去后定然要与昭朝皇帝细细权衡,他二人最是精打细算,这买卖他只赚不亏,本世子以为做得成。”
能从昭朝手里买得到甲胄。
白青庐说道:“殿下既有把握,臣就按照约定,卖给黔州府一千石食盐。”
“嗯,”段清川轻摆一下披风:“给他。”又嘱咐他将这件事做得仔细些,别叫段思仓知道了。
这边。
沈持等人返回黔州府衙,请了知府俞驯、通判韩越来,他说道:“段清川同意售卖给咱们一千石食盐,先买下来吧。”
俞驯放下茶杯,沉思了片刻说道:“五文一斗,着实便宜,买回来后,黔地的食盐按照多少售卖?”
显然,从昭通郡五文一斗运回来,卖二三十文还有足够的赚头,而黔的的盐价为百文一斗,百姓不得哄抢?
盐务官唐注瞧了瞧沈持,缓缓说道:“下官以为,此一千石盐买回来,仍旧按照先前的售价售卖,暂不可低价,等后续段清川肯持久供应时才可降价。”
不然,这一千石低价售卖完,要是后头段清川不肯卖给他们盐了,再涨价就难了,那是要引发民愤的。
沈持沉思着道:“唐大人想的周全,是这个理儿。”
“嗯,既如此就好办了,”俞驯听了说道:“韩大人、唐大人,你二人尽快带着银子去找白青庐将食盐买回来。”
韩、唐两人道了声“是”。
商量完买盐的事情,各自散去。
沈持回到家中,成亲后媳妇儿不在家,宅子里显得冷清,略静坐片刻,去书房给皇帝萧敏写奏折,对于这件事,他平铺直叙,不写一句自己的想法,要不要卖给段清川甲胄从而换的食盐,全交给皇帝与朝臣们来定夺。
这么大的事情,他是不敢随意开口的。
沈持的折子送到皇帝萧敏的御案上之后,他浏览一遍,宣来左丞相萧汝平,兵部尚书魏淳,君臣三人关起门来商量多日,末了君臣一致认为,粮、盐是一地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粮食,人会直接饿死,没有盐,百姓易发生水肿等疾病,黔地需要低成本的食盐,这甲胄可以卖给段清川,以换取黔州府从他手中采购食盐。
正如段清川所料,昭朝朝廷苦黔地食盐转运久矣,是愿意同他交换的。更何况,大理国内兄弟阋墙牵扯住段思仓的精力,使得他们有机可乘放开手脚在西南作为,这么喜闻乐见的事,怎会不给呢,给他。
黔州府这边,通判韩越和盐务官二人协力从昭通郡将
匠制作羊皮筏子后,他们几经改良工艺,已经能造出更好用的了。
“是。”将军们面色肃然,各自领命下去。他们在这里驻守多年,每年都要遇到几次山洪,倒攒了些应对的经验。
外头的滂沱大雨敲在窗户上噼啪作响,天黑得不见一丝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