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喝豆粥......我想喝饮料。”
她也不想吃猪肉粉条的包子。
看的真是让昨天才对她稍有改观,认为她其实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娇气,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各朝代观众叹为观止。
连肉包豆粥都不愿意吃,那还要吃什么。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吃肉包都吃不上。
但徐雪筠是真不喜欢一大早上吃这个,觉得肉包太油,豆粥太难喝,最后央求着刘姨给她摊了个西葫芦鸡蛋饼,配了一杯冰凉的草莓牛奶。
肉包也没浪费,本来就给她留了一个,苏轼两口就塞完了。
徐雪筠还没醒神,李白他们急也没办法,撑着脸看她慢悠悠的嚼着,嚼着嚼着还像嚼累了一样叹了口气。
朱元璋摇头。
这孩子要是放到他小时候那个年代,都活不下来。
难养活着嘞。
哪家小孩不是有啥吃啥——有的吃就不错了。
吃完早饭,徐雪筠打着哈欠带着他们下了地。
今天他们要去摘点梨回来熬秋梨膏。
诸葛亮他们还问徐雪筠觉得什么东西产量多。
徐雪筠当时想都没想:“豆角啊!”
一到下豆角的季节,好家伙,她家的豆角吃都吃不完,送都送不出去。
吃的她一听豆角两个字都反胃。
说着徐雪筠就准备带他们去摘豆角——刚好走的时候全都拿走,一点也不要给她留。
上年晒的豆角还没吃完呢,再不摘她奶奶又要晒豆角了。
拿走,都拿走!
第45章
很多人其实对豆角的产量没什么概念,因为基本上都是屋头屋后种一些,知道多,但到底有多少呢。
把其产量数据化就很直观了。
杂交水稻亩产在1000斤到1500斤之间,而豆角亩产却在2500斤到4500斤之间。
“两千五百斤到四千五百斤?!”听到这话的人无不震惊,却也有人连声反驳,“我家就种豆角,怎得没有那么多的斤数?”
豆角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人平日里自然也吃过豆角,新鲜的豆角,酸豆角,或者冬日的干豆角。
可谁也不知道豆角的斤数如此之多,对视一眼,纷纷都觉得不对劲,想着是不是徐姑娘记错了,决定等到豆角地里再说。
直到看见了那一大片一大片,好像能把人都埋进去的豆角。
徐雪筠家里的豆角搭了架子,看着比徐雪筠还高几厘米。
徐雪筠今年也是第一次来豆角地里,比了比:“好像留的空小了点。”
当时播种的时候她倒是来了,听人聊天说她们地里的肥力好,豆角可以种的稍微密一点,就每隔五十厘米放一颗种子,也就是行距五十厘米左右。
但是豆角架上现在爬满了豆角藤,下面又挂着密密麻麻的豆角,说的倒是没错,因为肥力好,所以豆角没有减产,可以人就有点进不去了。
天又热,徐雪筠试了一下就放弃了:“要不然今天别摘了吧,等之后下架子的时候一块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