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 > 分卷阅读233

分卷阅读233

毕竟这天幕都说了,陈君宾将邓州治理得非常不错,这灾患年马上就要来了,陈君宾仿佛金光闪闪的救世祖,百姓哪里肯放他走呢?

李世民一听,微微颔首,“若是可以,看看能不能复制他在邓州的治理方案。”

群臣深以为然。

【邓州刺史陈君宾是如何创造这项奇迹的呢?他一到邓州就立刻召集各县的县令来商量。

陈君宾告诉他们,他在京城接受陛下的诏令时,陛下对他说,现在邓州的百姓缺衣少食,十户不留一户,每每想到此,他都睡不着觉,心里非常内疚。看到各地的灾害出现,他都会质疑是自己德行浅薄的原因。只要有一人受饥饿,他就不安。*1

所以陛下希望我们地方官员要体谅陛下的心,尽心去救助百姓。诸位县令都是拿着朝廷的俸禄,我们应该为陛下分忧。

邓州刺史先把皇帝拉出来遛一遛,暗戳戳告诉他们,他的身后可是皇帝,皇帝对他这一次的治理是非常上心的,估摸着会时不时地关注着邓州的情况。

接着他再好言劝告一番,大家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拿着朝廷的俸禄,可得好好做事,大家相互配合。

以上两点之后,他再提出了治理的方针。

首当其冲便是要准备种子,按时下种,现在是灾荒年间,那么便要选择一些能够在短期内就收获的食物。

于是他以身作则,要求底层官员们拿出十分之一的俸禄去买种子,官员都要带领各自的家属进行开荒,补充家中粮食的不足。

朝廷批准开放粮仓救济灾民,外来的灾民也一视同仁,分给他们粮食、种子和荒地。等到秋天粮食收获之后,农民需要上交种子粮,官员付出的种子钱也会归还。

官员们听了之后,震慑于皇威,既感动又敬畏,他们纷纷同意了刺史的计划。】

李世民不住地颔首,“做得非常不错,他是调任过去的,虽说是刺史,但到底各县的县令才是扎根在那里的,有道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懂得拉着朕这张大旗树立威信,他的计划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房玄龄:“陈公恩威并施,当地的官员能够好好配合,与民一起,灾患自然能够撑过去。”

群臣纷纷表示赞同,调任地方最难的便是收服当地的官员,只有他们真的服了你,各项政策才能正确、无阻碍地施行下去。

【邓州于是便按照这样的计划施行下去,到了当年的秋天,果然粮食丰收。

陈君宾看到邓州百姓的生活改善了,他又考虑去帮助相邻的蒲州和虞州,借给了他们粮食、种子,但是也说好了,是有借有还的。

如此两年后,太宗皇帝给陈君宾下了一道嘉奖令,夸赞他将邓州治理得非常好,把灾民安顿下来了,并表示有他在,他一点儿都不担忧了。】

李世民深感慰藉,“天灾难免会出现,若是官员们能够做到像陈公那般爱护百姓,提倡相互帮助,那灾难又有何可惧怕的呢?”

“地方官员与百姓若能轻利重义,视四海之内的官员、百姓都是兄弟,那么本来失去的良好的风气便能重新发扬光大,仁慈忠诚的道德成为风气,那朕便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了。”*2

群臣聆听圣言,纷纷跪地叩首,“臣等谨遵圣言。”

这是陛下在敲打他们呢,表面上说的是地方官员,但其实是他们这些即将被派发到灾患之地的中央官员。

太宗皇帝见此,面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1:唐太宗李世民《劳邓州刺史陈君宾诏》:

朕以隋末乱离,毒被海内;率土百姓,零落殆尽,州里萧条,十不存一;寤寐思之,心焉若疚。是以日昃忘食,未明求衣,晓夜孜孜,惟以安养为虑。每见水旱降灾,霜雹失所,抚躬责己,自惭德薄。恐贫乏之黎庶,不免饥馁;倾竭仓廪,普加赈恤。其有一人绝食,若朕夺之,分命庶僚,尽心匡救。去年,关内六州及蒲、虞、陕、鼎等复遭亢旱,禾稼不登,粮储既少,遂令分房就食。比闻刺史以下及百姓等并识朕怀,逐粮户到,递相安养,回还之日,各有赢粮。乃别赍布帛,以申赠遗,如此用意,嘉叹良深。一则知水旱无常,彼此递相拯赡,不虑凶年。二则知礼让兴行,轻财重义,四海士庶,皆为兄弟。变浇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