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关于义务教育的设想
随后钱辉又继续提起了别的条件。
只不过,接下来的条件并非是大唐一家的,而是联军这边商议之后,共同提出来的。
「第二,联军要求获得联邦国的战争赔款五亿块大唐银元。」
「第三,联军要求联邦国在纽约费城等沿海城市划分租界,并在租界驻军。」
「第四,自条约签订之日起,联军各国和联邦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关税要双方协定。」
「第五,联军各国公民前来联邦国,要获得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
「第六,联军各国要获得五大湖工业区的矿产开采权……」
除去这些大多统一都想要的条件之外,剩下的,就是联军各国各自提出自己的相关利益诉求。
联邦国方面也是在据理力争。
如今的联邦国虽然丢了华盛顿,但手上却依旧有最少数十万大军,并非没有一战之力的任人宰割之辈。
联军想要从联邦国这边占些便宜可以,像是基本上没怎麽开发过的西部地区,给也就给了,最多肉疼一下,不至于伤筋动骨。
但想割联邦的肉,想一下子彻底瓜分整个联邦国,自然是不可能的。
双方之间的谈判进行的非常激烈,不断争吵,闹翻,然后又重新回到谈判桌前,继续争吵。
双方吵了小一个月,终于达成了共同意见。
首先就是联邦国割让西部地区,用以建立印第安联盟国。
当然,这麽大片的土地,大唐不可能吃独食,大唐在划了几块地,将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旧金山等重要城市,以及几个人口稠密区,重要矿产区拿到手之后。
剩下更为广袤的原野,则是分享给了其馀参战各国一起开发。
而所用的藉口则是,各国要一起保障印第安联盟国的建立以及国防安全。
其次,就是战争赔款问题。
联邦国将战争赔款的数字从五亿,一直谈到了一个亿。
此时的联盟国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在战争赔款这种涉及真金白银的地方上进行拉扯,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联军各国也不好逼迫太甚,是故,就在战争赔款上让了步。
一亿块大唐银元其实也不少,足够联邦国肉疼的了。
而具体分配比例则是大唐分三成,法国两成,剩下的各国,包括南方联盟国在内平分馀下的一半。
大唐身为联军的组织者,再加上唐军在战场上表现,多分点,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哥嘛,总是要吃肉的。
第三,则是划分租界,以及租界驻军的事宜。
联邦国在拉扯了一番之后,也就松口了。
第四是联盟军用撤出华盛顿,来换取联邦承认联盟国独立。
但是,华盛顿被划分为非军事区,联邦不得在华盛顿驻军。
将由联军各国在华盛顿驻军,保证华盛顿的安全。
联邦方面为了收回被占领的首都,最终也是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
很快,时间便来到了西历1864年,大唐开泰九年的六月。
北美战争的各参战方共同出面,签订了巴黎和约。
自此,持续了四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总算是划上了一个逗号。
没错,就只是逗号!
虽然和约签订,但参战各方都明白,如今的美国南北双方间,依旧有着难以弥合的矛盾。
战争再次爆发,是迟早的事情!
而在和约签订没多久,联邦国便同英国签订了盟约,准备要拉拢英国,对抗唐法等国的霸权。
而就在巴黎和约签订之后,第二次克里米亚战争也是来到了最后的阶段。
虽然沙俄凭藉解放农奴这一招,爆种和英国在克里米亚进行了一番拉锯。
但是,双方的国力并不在同一个层面。
英国能够凭藉海量的海外殖民地,来当做泄压阀,宣泄英国内部因为战争而爆发的社会矛盾。
可沙俄却不能!
战争一但陷入僵持,英国强大的国力就将成为战争这台大功率发动机的油料。
能够维持战争机器长时间运作!
而沙俄,却是不行!
经济,财政,粮食产量,人口规模,工业规模,双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沙俄的短暂爆种,并不能改变什麽。
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影响外溢,沙俄内部开始逐渐出现问题,地方上甚至开始出现叛乱。
这迫使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在克里米亚主动向英国求和。
很快,双方在维也纳展开谈判。
至1864年的七月中旬,维也纳和约成功签订,英俄再次停战。
作为代价,沙俄向英国割让了整个克里米亚。
这也就使得,沙俄失去了黑海出海口,斯拉夫人在近东经营数百年的影响力,被英国夺走。
但英国的收获并不只是在克里米亚,在近东。
更重要的是,英国借着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重新树立了自己大英帝国的威望,稳固住了自己自孟加拉湾海战之后动摇的世界霸权。
只不过,在此期间,大唐和法国却是借着介入北美战争,扩张他们在北美和欧洲的影响力。
尤其是法国,甚至开始再次跃跃欲试想要挑战英国的霸权。
这对英国来说,并不是什麽好消息!
短短几年时间,世界格局便因为两场战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
每年的七八月份,阿拉斯加的气候便开始由暖转寒,早晨晚上的空气中开始明显出现寒意。
这一日,巴图早早起床,将一张存摺郑重其事的收到包裹中,然后动身准备出发前往港口。
他从大唐本土被移民到阿拉斯加,已经有好几年了。
这几年下来,他淘金,养牛,帮人修房子,去工厂做工,由于足够努力,短短几年便积攒下了不菲的身家。
非但在阿拉斯加置办了一套青砖大瓦房,还攒下不少银钱。
身上有了余钱,巴图心中对家人的思念便再也如同春天的野草般,疯狂滋生。
他再也无法忍受和家人分居的生活。
是故,他准备要回一趟老家,将自己的家人给接到阿拉斯加来,让他们也来阿拉斯加过好日子。
没错,如今巴图在阿拉斯加的日子过的是很不错的。
这地方虽然天气寒冷,但资源很丰富,再加上大唐官府对阿拉斯加开发的扶持,大家的生活其实很高。
非但能吃饱饭,还能经常吃肉。
和他以往在草原上给贵族老爷放羊时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在巴图收拾东西的时候,一个妇人上前来抱住了他的腰,用略带口音的汉话说道。
「当家的,你这次回大唐,不会不回来了吧?」
这妇人是巴图在阿拉斯加当地新娶的老婆,因纽特人出身,名叫野牛,巴图给她取了一个汉名,姓随他自己,叫做巴芳。
嗯,巴图现在也改了汉名,他姓巴名图。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想和之前的自己做个切割,以求更好的融入以汉人为主的大唐社会。
巴芳虽然长相不算漂亮,皮肤也粗糙。
但胜在身强力壮,是一把干活的好手。
所以,巴图便娶了她,两人一起搭夥儿过日子,生活也算有滋有味。
巴图转身,抱了抱自己的妻子,开口安慰道。
「你家男人我在这里有家有产的,怎麽可能不回来?」
「实在不行,你就跟我一起回大唐,算是探亲了……」
巴图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些发虚的。
他原本就有妻儿,在移民之后,由于耐不住寂寞,这才在这边又娶了一个。
要是把人给带回老家,那大小老婆怕是要打起来。
到时候,他帮哪一个都不合适。
这可不是什麽好事!
巴芳闻言,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
「真的吗?」
「真的可以吗?」
巴图见此也是被架住了,但还是大男子心态发作,拍着胸脯说道。
「当然!」
「不就是多一个人的来回船票吗?」
「我出的起!」
别看从大唐到阿拉斯加的距离很远,但船票其实并不贵。
就拿从阿拉斯加到大唐本土来距离,一个人的船票也就三块银元。
而从大唐本土到阿拉斯加则还要更便宜些,只要1.5块银元。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科技进步,船用蒸汽轮机价格下降,航运效率激增,进而使得远洋航行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则是大唐官府为了鼓励移民,方便移民回乡探亲,给远洋航运业进行了补贴。
真金白银的补贴!
「快收拾东西吧!」
巴图对自己的妻子说道。
巴图妻子闻言,用力点头,然后开始收拾了起来。
很快,他们夫妻两人便收拾好了要携带的物品。
一同向着港口方向赶去。
在抵达港口之后,巴图便见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苏克。
两人当初是一起从大唐本土移民到阿拉斯加的。
这些年来,在阿拉斯加也是一直相互扶持,关系很不错。
这次回乡探亲,两人约定一起走。
路上也好有个伴!
很快,一群人便在港口买好了船票,然后排队登船。
巴图的妻子在船舱内帮他们收拾房间,巴图来到船只甲板上,眺望远处的海面。
神情有些复杂,有多故乡的眷念,有对未来的迷茫,但更多的还是即将回到自己家人身边的欣喜。
苏克掏出一包纸菸,抽出一根递给巴图,然后用火柴帮他点燃。
两人站在一起抽菸,一起追忆着往昔。
等到天色即将黑沉,船只终于出发了。
使用蒸汽辅助动力的盖伦船扬满风帆,缓缓驶出港口,一路向西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