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此时也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入冬不久,长安便连下两场大雪,整个长安城银装素裹,一片祥和。
农业社会,冬天也是农民们休息的日子,对朝廷也是一样,冬天朝廷的节奏也放慢了,百官们的各种斗争也都偃旗息鼓。
这天上午,在两仪殿偏殿内,天子杨坚召开了一场小型朝会。
之所以要召开小型朝会,是天子杨坚接到了凉州总管薛世雄的飞鹰传信,近三万吐谷浑军向河西张掖发动了进攻,但被张掖军击败并全歼。
河西的异动影响着开春对吐谷浑战争的安排,杨坚当然要和重臣们商议。
高熲躬身道:「启禀陛下,我们向河湟大举运送粮草物资,同时向河湟增兵,这是很明显的战争准备,吐谷浑岂能看不出来?进攻河西就是他们应对措施,他们想把战场转移到我们这边。
河湟这边没有机会,而河西那边,他们控制着大斗拔谷,地势上对他们更有利,所以他们攻打河西也是在情理之中,不过三万军队被五千张掖军击败并全歼,这倒是一个辉煌的战果,朝廷应该大力表彰。」
杨素也起身道:「陛下,既然吐谷浑在河西已被击败,就不用管它,我们依旧按照原计划行动。」
杨坚点点头,又问晋王杨广道:「皇儿是征西大元帅,朕还想听听你的看法!」
杨广躬身道:「儿臣的想法和高相国丶杨相国基本上一致,吐谷浑在冬天出兵有利有弊,有利是我们救援困难,他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攻下张掖,可一旦攻不下张掖,有利就会转化为不利,士气就会迅速低落,撤退也困难,只能说吐谷浑是想赌这一把,但他们赌输了。」
杨坚笑道:「薛世雄大力夸奖张掖兵马使萧夏,你考虑怎麽表彰?」
杨广沉吟一下道:「这里面有三个功劳,一个是张掖百姓拥军支持有功,朝廷可以考虑减免税赋以兹奖励,第二个是张掖军将士守土有功,朝廷可以给予将士们额外奖赏,第三个是主将萧夏统帅有功,儿臣建议在功劳簿记上一个大功,待吐谷浑战役结束后一并考虑奖罚。」
「说得有道理,如果朕想让萧夏同时兼任张掖刺史,你觉得如何?」杨坚又继续问道。
杨广有点为难,半晌道:「兼任张掖刺史,并不是奖励军功,只是人事任命,按理,儿臣不能干涉吏部,但儿臣还是要说一句,他年纪还小,见识不足,还不足以负担一郡百姓的福祉,请父皇三思!」
站在一旁的太子杨勇一直被冷落,听父皇居然想让萧夏出任张掖郡刺史,他终于忍不住道:「陛下,儿臣也有一言!」
杨坚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说!」
杨勇躬身道:「父皇,刺史是一郡最高文官,关系到全郡百姓的福祉,所以选择主官时,必须慎之又慎,不光考虑其能力,还要看其德行,更重要是要有经验,所以朝廷才有一套完整的选吏制度,不历县官,怎能做郡守?必须兢兢业业在低层做事,做好县官和辅官,积累经验和资历,所以做到郡守这一级,至少也要三十多岁,萧夏才十七岁不到,陛下让他为刺史,恐怕让百官不服啊!」
不得不说,太子杨勇的话完全合情合理,滴水不漏。
杨坚正要表态,却见汉王杨谅冷笑不止,便问道:「汉王有什麽建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