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家商号的其中一家,就是位于景前街的丰祥号。
……
这日大早,丰祥号依旧人进人出,生意兴旺。
此时,一辆马车停到店铺门口,下来个十三四岁小姑娘。
身材苗条,衣裳考究,相貌秀丽,嘴角一抿,露出两窝可爱的梨旋。
她进了店堂,在货架前来回转悠,拿起块包装精美的香水胰子,放在鼻端闻了一下,小脸上生出陶醉的神情。
店中一个管事婆子笑着上来,说道:「姑娘真是好眼光,恰巧看中店里最时兴的香水胰子。」
小姑娘说道:「大娘,鑫春号的香水胰子,我家里也是常用的。
你家的怎麽不同,虽是一样的香味,但闻起来凉凉的,好生舒爽。」
那管事婆子见她衣裳考究,又说家里常用香水胰子,听着就像是出身大户。
笑道:「姑娘是行家,当真识货,认出铺上香水胰子的好处。
这种胰子里加了上等太和薄荷叶,大夏天用它净面和沐浴,洗过之后遍体生凉,十分舒服。
这种新货铺子上卖的极好,每次到货都会抢空,姑娘可要买块回去试试?」
小姑娘问道:「半年前在金陵鑫春号总铺,我都还没看过这种胰子,难道是新出的?」
管事婆子笑道:「这种胰子的做法,是我们掌柜姑娘想的法子,请金陵鑫春号特制的。
上市也就个把月,半年前自然没有的,姑娘半年前在金陵自然看不到。」
小姑娘笑道:「这新胰子倒是稀奇,原来铺上掌柜竟是个姑娘,还有这些巧的心思,就跟我们家……」
那小姑娘性子天真,但也是知道分寸之人,说了一半便停下话头。
继续说道:「这样的新胰子,必定要试一试的,我买五块,给我包起来。」
管事婆子满脸笑容的答应,心说自己果然没看错,这小丫头果然是大户出身。
这新出的香水胰子卖八钱银子一块,这小姑娘价钱都不问,一出手就是五块,那可是整四两银子,这出手真算阔绰。
……
那管事婆子做完小姑娘的生意,回头整理柜台上的帐目,转身就上了店铺二楼,往走廊最里面的房间而去。
那房间门口坐着个小丫鬟,在那里犯困打盹。
那婆子并没有理会,径直进了房间,房里坐了个年轻姑娘,容貌秀美,楚楚动人。
穿粉白色底子对襟褙子,上绣精美的碧色折枝寒梅,下身是条淡蓝色贡缎百褶裙。
满头秀发挽着纂儿,并无其他头饰,只插了支梅花点翠金簪,宝光暗晕,清艳夺人。
此刻,她在伏案执笔写着什麽,见到那管事婆子进来,微笑放下毛笔,问道:「大娘,店里今日生意如何?」
管事婆子将帐本递给他,笑道:「今日生意依旧不错,还是姑娘心思灵巧,想到在香水胰子里加薄荷叶。
最近这种新货卖的十分红火,加之整个姑苏城就我们商号有卖,更是一到货就被抢买一空。
我刚盘过帐目,最近一月时间,店里生意足足涨了三成,还是姑娘做生意有法子。
王掌柜当真是有眼光,能请到姑娘来打理铺子。」
邹敏儿微笑说道:「我在姑苏常受铺子上关照,如今王掌柜因要事在身,一时回不得姑苏。
他开口请我帮忙,我自然义不容辞。」
……
原先姑苏两家商铺,都由王德全打理,他日常也是频繁来往姑苏金陵两地。
但自上次跟随甄家海船,押运鑫春号货物行销海外,甄家海船中途失了音讯,王德权也就此下落不明。
姑苏的两家商铺,对于鑫春号具备特殊意义,一时失去主事之人,让贾琮和曲泓秀都有些头疼。
金陵鑫春号几处店铺,倒有不少办事得力的学徒少年,都是鑫春号这几年收留教养的孤儿。
这些少年虽做事勤快,对鑫春号也忠心耿耿,但是毕竟年纪太轻,涉世未深,难有协理一地的能为。
曲泓秀短时间调集不到合适人手,于是想起隐居姑苏的邹敏儿。
虽贾琮对邹敏儿关怀备至,让曲泓秀颇有些酸楚,而且她也十分清楚,这两人关系只怕暧昧得紧。
但是,贾琮也没对她隐瞒邹敏儿的来历。
因此,曲泓秀知道邹敏儿原是官宦千金,识文断字,颇有见识。
并且,屡经磨砺,以教坊司曲娘子身份,在中车司担任职司,胆识和魄力都不同于寻常女子。
曲泓秀对这个女子,虽有些吃味,但虱子多了也就不怕痒了……
况且,姑苏两家商铺,性质十分特殊,只有交给绝对信得过的人,贾琮和曲泓秀才能放心。
曲泓秀清楚邹敏儿的来历,知道她和贾琮曾有过怨怼,情仇交结,纠缠极深,如今前尘尽空,只怕对贾琮早已死心塌地……
不管曲泓秀从那个角度思虑,姑苏没有其他信重之人,只有邹敏儿才是最好的人选。
让邹敏儿暂时打理姑苏商号,曲泓秀不操心,贾琮也必定放心,虽情形实在古怪,好像就是事实……
……
邹敏儿自到了姑苏之后,在和光坊深居浅出,虽满心相思漂泊难依,但日子却也安宁平静。
原本她以为,这一生心中有人,空院自守,虽有点遗憾。
但往事不堪,能全身而退,已是福缘,已无什麽妄想奢望。
原本她以为,日子会一直平静下去,直到接到曲泓秀的来信。
当她知道姑苏两家商号,实际是贾琮的产业,对曲泓秀的打算,自然不会推辞。
她原本只是足不出户的官宦小姐,但之后多经磨难,心智魄力早今非昔比。
姑苏两家商号,已被王德泉打稳根基,邹敏儿只要维持现状,对她来说并不算难事。
她接掌商号之时,正值入夏,她自小生长富贵之家,在金陵城又见多外夷奇技,便想出在香水胰子中加薄荷草的点子。
事后经鑫春号作坊加工营造,这种符合时令香水胰子,在姑苏居然行销大卖,让商号的生意涨了一大截。
……
邹敏儿等到管事婆子走后,又将手中的书信写好,叫醒了在门口打盹的丫鬟双荷。
说道:「你去一趟青红巷,让陈姑娘把这份信送往神京。」
双荷接过书信,笑道:「姑娘这是寄给贾少爷的信吧,如今大街小巷都在传,少爷可是出了大风光。
不仅中了解元郎,还做了翰林学士,他们都说大周朝这麽年轻的翰林学士,这可是头一遭,以后只怕也不会再有了。」
邹敏儿微笑道:「我倒是知道他读书厉害,没想到能厉害成这样,只是姑苏神京相隔遥远,我们知道消息已很晚了。
我给他做了一件长衫,一条绣花汗巾子,作为贺礼,等你送过信,让铺子的周大娘帮我寄出去……」
……
姑苏,察院街。
这里有栋精致的两进小院,是当年甄应泉购置的产业,多年来一直空置。
上年甄芳青因甄世文牵扯火器大案,担心家门迟早生变,陆续暗中变卖闲置产业,却保留了姑苏察院街这所宅院。
她自从神京出发返回金陵,路上走了六天,到姑苏后便停下行程,入住察院街宅院已有两天。
她离开神京之前,便收到心腹管事刘显书信,信中曾言锦衣卫千户王彰江,已带人南下泉州,缉拿甄家海云阁官事陈荣。
甄芳青十分清楚,陈荣是堂兄甄世文的心腹,只要他落入王彰江手中,堂兄涉及私造火器,多半就要落下实证。
到了那个时候,甄家就要面临难以预测的危机,她此时贸然入金陵城,并不是明智之举……(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