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第552章 囚徒困境,三日博弈,传旨放人(5k)

第552章 囚徒困境,三日博弈,传旨放人(5k)

「督公,怎麽办?」一名缉司问。

马阎无奈地揉着眉心,没好气道:「随他折腾吧。」

……

……

当夜,赵都安在梨花堂后的卧室「睡下」。

次日,清晨。

是个艳阳天,阳光洒满了庭院。

赵都安天刚亮,就在阳光最好的院落中央练拳。

这副身体没法修行,但身为傀儡,基本的底子还是有的。

赵都安估摸了下,约莫等同于凡胎境。

不过他练拳的目的不在于强身健体,而在于均匀地晒太阳。

「太阳能充电可还行……昨晚忙了太久,今早差点能量耗尽起不来……」

赵都安沐浴阳光,感受着冰冷麻木的身体一点点暖和起来,嘴角抽搐。

很快,锦衣们陆续到来,而后按他的吩咐,出去抓人。

同时,钱可柔也送来了朝堂上的最新情报:

昨日,以袁立为首的大群言官进宫面圣,女帝以闭关修行为由避而不见。

今日早朝,袁立率领近半数朝臣,金銮殿上向女帝施压,弹劾诏衙,弹劾新缉司的奏摺雪片一般,几乎淹没了御前桌案。

不止如此。

以国子监学子为首的国子监读书人们更是舆论大哗,疯狂调教,怒斥诏衙无实证抓人,乃是在有意动摇朝堂。

更有人认为,针对清流党的肃清,乃是反王的毒计,陛下被蒙蔽丶欺骗云云。

「大人,如今外头许多人都在议论,有人将咱们称之为国贼呢。」

郑老九走过来,递上邸报,眉目担忧。

赵都安晒着太阳,不满地挥手让老郑挪开一点,别挡着阳光,才道:

「不过些许风霜,跳梁小丑,不必理会。」

然而没过一个时辰,郑老九就跑了回来,焦急道:

「大人,不好了,散朝后,数十名官员带着一二百名嫌犯家属一起来诏衙了,闹着要咱们给个说法,督公躲起来了,如今这帮人奔着咱们来了。」

躺在椅子里做日光浴的赵都安睁开眼睛,好奇问:

「都是空手来的?」

「啊?」

「我是说,没带点礼品什麽的?贿赂本官放人?」

「……」郑老九噎了下,苦笑道:

「自从赵大人去年做了那档子事后,他们就不敢行贿放人了。」

哦,是了,上次我抓人骗他们行贿,然后用行贿罪把人扣了……赵都安叹息一声,这帮人不好骗啊。

罪过罪过。

什麽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就是这个道理了……

「那就派人拦在外头,谁敢硬闯就打。」赵都安不高兴地挥手,在椅子上给自己换了个面。

一群官员在外头扛了一个上午,死活没进来,只好退去。

然而下午的时候,赵都安被院墙外头嘈杂的骂声吵醒了。

「外头什麽人吵吵闹闹?」赵都安没好气地喊。

这次轮到钱可柔小跑进来,小秘书鼓着腮,生着闷气:

「大人,是国子监的学子,还有一些读书人,对了,囚犯家属也没走。

这帮读书人正在骂咱们呢。还有很多百姓围观。声势太大,督公又躲起来了,没人敢强行去驱赶。」

所有人都知道,如今整座朝堂,整个京城无数目光隔空盯着小小的梨花堂。

政治倾轧之下,连诏衙的活阎王们都害怕了,愣是不敢冒头,生怕等尘埃落定后,被当做平息风波的牺牲品。

「……」赵都安叹息一声:「算了,不必理会,老规矩,谁敢往里闯就打。」

若在平时,他直接派人出去暴力驱赶即可。

但正所谓人言可畏,赵都安的目的是肃清内奸,而不是将读书人群体推到反贼那边。

出一口恶气,狠揍一群读书人很简单。

但却会在这个节骨眼,让女帝的名声变差,不利于平叛。

赵都安觉得,自己可以为了贞宝稍稍委屈一点,暂且不搭理这群叫嚣的书生。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

然而,见他不理会,院墙外头的骂声越来越大。

赵都安被吵的睡不着,索性出门,戴了顶帽子和面巾,带着几个亲信,从其他堂口后门溜出去,绕出衙门,藏在围观的百姓里,看热闹。

只见梨花堂外头,一大群读书人面红耳赤,骂的风流倜傥,酣畅淋漓,舌灿莲花,争奇斗艳,不时爆出佳句,引得满堂彩。

「好!」

赵都安藏在人群里,拍手叫好,啧啧称奇道:

「不愧是读圣贤书的,骂人的花样这麽多,还怪好听的,不过这帮人究竟是在骂我这个国贼,还是当众表演文采呢?」

钱可柔跟在旁边,换了一身罗裙,愤愤不平道:

「这帮读书人精明的很,一个个口口声声是为国除贼,实际上,不还是知道整个朝堂看着这里,所以藉机扬名?

</ins>

大人呐,清流党本身就和读书人走的极近,多少门生故旧在里头,袁公在读书人心中又是何等尊崇?您如今和清流党斗,可算把城里读书人都得罪死了。」

赵都安嘀咕道:

「说得好像我以前招他们待见一样……诶?这帮人怎麽往里扔砖头了?!」

只见有书生骂的不过瘾,不知从哪里捡来砖头,抡起胳膊,丢进了院墙里头。

而后,众人仿佛被点醒了:

官差拦着不让进,按我直接扔东西总拦不住吧?

很快,越来越多人捡来砖头往里扔,甚至有读书人吆喝同窗,不知从哪里拉来一牛车砖头,众学子撸起袖子开扔。

看的钱可柔丶侯人猛几个人眼皮直跳。

赵都安却背着手,笑呵呵道:

「等晚一些去收拾下,正好衙门里垂花门年久失修,这回有砖头修房子了。」

……

傍晚时分,骂累了的读书人们终于散去,而经此一闹,整个京城几乎所有人都得知:

诏衙里出了个接替赵阎王位子的新官差,许是怕人记恨,脸上带着面具。

上任一天,就得罪了半座朝堂,和袁青衣对上了,引得无数学子仇视。

而相比于闹剧一般的民间乐子,朝堂上的气氛则沉重肃杀。

朝中大臣们不蠢,都明白那白脸缉司代表的,乃是女帝的意志。

本质上,这是女帝与以袁立为首的清流党的博弈。

内奸是否存在?自然存在。

但内奸有哪些人?

袁立是否也有问题?无人知道答案。

而之所以这一天,始终没有真正的大人物下场,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在等。

在等一个答案。

等诏狱中,那些被捕的官员们的供词,等女帝对袁立最终的一个态度。

而极少有人知道,就在这个深夜,一份大审讯的最终供状,悄然从诏狱送入深宫。

当夜,御书房灯火通明。

……

时间来到了第三天。

赵都安如同没事人一样,依旧早上点卯,然后搬了椅子在院子里晒太阳。

今日的院墙外头异常安静。

没有官员来要人,也没有读书人来怒骂国贼。

赵都安躺在椅子里,手指轻轻敲击扶手,阳光穿过梨树的枝杈,光斑打在他的衣袍一角。

终于,皇宫中今日的朝会在延迟了足足一个时辰后,终于散朝。

坐在梨花堂内的赵都安也等到了女帝的最终答案。

「大人,白马司监孙司监来了。」钱可柔小跑过来,低声道:

「从宫里来的,孙司监今日入宫主持了早朝。」

赵都安睁开眼睛,坐了起来,起身露出微笑:

「请。」

少顷。

院外一道穿着宦官蟒袍的老者身影缓缓而来,老司监孙莲英恢复了掌印太监的打扮。

身后跟着几名宫中太监随从。

莫愁不在京城,孙莲英作为女帝最信任的下属之一,如今便代表着女帝。

「下官恭迎孙司监。」赵都安拱手道。

孙莲英走来,在他面前站定,满是皱纹的脸上,睿智的眸子深深凝视着他,说道:

「传陛下旨意,诏狱中无辜官员悉数释放。」

——

排版先更后改

(本章完)

</in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