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第549章 新任梨花堂缉司上任(5k)

第549章 新任梨花堂缉司上任(5k)

喜滋滋说话的时候,发间的钗子穗一晃一晃的,晃眼睛。

身旁,出落的愈发像是大姑娘的赵盼也越来越有大户人家小姐气质,当初悍然握着匕首学武的彪悍不再。

如今竟有几分文雅甜美起来,只是那灵动的眸子,尖俏的瓜子脸,都透着股猫儿的野性。

「我这次是藉助一些术法手段,秘密回京,身份要保密,也不能公然在家中长住。这次也是以『宫中供奉』的身份外出。」

赵都安端起青花盖碗,喝了口,发觉这替身的确厉害,几乎与真身无异,叮嘱家人帮忙保守秘密。

母女二人忙点头,表示理解。

尤金花有些期许道:「那总能在家里吃顿饭吧?」

赵盼也楚楚可怜道:「实在不行,说说话也可以。」

赵都安迎着母女二人殷切盼望的眼神,心中一软,道:

「吃饭暂时不必了,说说话倒还好。」

母女两个略有些失望,但想着大郎接下来一段时间,会常驻京中,又开心起来。

赵都安索性给她们分享自己在前线的见闻,做的一些事。

母女听得入神,哪怕赵都安已经刻意略过了惊险刺激的部分,只说了有趣的部分。

可她们从字里行间,还是能听出赵都安在外平叛的惊心动魄。

不禁又是担忧,又是引以为豪。

「大郎你是做大事的,姨娘能做的,也只有守好这个家。」尤金花柔声道。

赵盼急忙扮演贴身小棉袄,白皙的手掌牵起了娘亲的手,笑嘻嘻道:

「那我就守好娘。」

秋日阳光从门缝里照进来,洒在桌上,如一条笔直的,燃烧的金线。

照亮了屋内案上花瓶中灿烂的秋菊。

赵都安莫名心中一暖,笑着问道:

「我不在这段日子,京中有何大事麽?对了,是否有与我相关的传言?」

美艳继母迟疑道:

「大事倒没有几件,若有,也是朝堂上的机密事,我们这般妇道人家不知的。至于与大郎有关的……」

赵盼快人快语,道:「我知道,国子监那帮读书人最近在吹捧大哥。」

赵都安好奇:「哦?吹捧?」

少女重重「恩」了一声,道:

「就是从大哥青州平叛大胜凯旋后,坊间不知何时,有了将大哥与薛枢密使相比较的论调。

不过那时还不很多,但上次大哥在太仓府,破了那个苏澹,避免焚城的消息传回京城后,坊间的传言便多了起来。

许多读书人都说,薛神策不如大哥你,无论领兵打仗,还是救民救国,都远不如你。」

赵都安皱了皱眉头。

尤金花也开口道:

「国子监那些读书人还在争辩,说猜测大郎你率领的西线,与薛枢密使率领的东线,哪一个会先击败叛军,收服失地。

最近这个事坊间热议,据说,枢密院里的官员听了后,很是不高兴,兵部也有人说了些怪话。」

「吹捧我压过薛神策?宣扬争辩,我与薛神策谁先收服淮水?」

赵都安冷笑一声,眉眼掠过少许煞气:

「好一个捧杀。」

他终于明白,女帝要他注意风言风语的意思。

没错。

以他如今的地位,战功,京城中再没有人质疑他的能力。

但反过来,却开始捧杀了。

赵都安与文坛读书人素来不和,这个梁子,从他进入诏狱,大肆抓捕读书人开始结下,后日益加深。

到了去年与正阳先生辩论,他提出「心(新)学」,虽得到包括董太师在内,一批读书人的认可和追捧。

但同时,也令一大批信奉「旧学」的读书人愈发不喜。

不过,之后赵都安一直忙于国事,懒得搭理一群不成气候的书生,不想这群读书人如今却反过来,捧杀自己了。

「不敢抨击我,但转而捧杀我……将我架起来,与薛神策对比,以此令枢密院的武官对我不满……呵,上阵杀敌的本事没有,但玩内斗,恶心人的手段却一个比一个漂亮。」

赵都安嗤笑点评。

赵盼眼睛一亮,同仇敌忾:

「我也觉得他们是憋着坏的,虽是夸赞,但却令人生厌。大哥这次回来,可要教训他们一番。」

赵都安却摇头:

「不急。一群不成气的书生而已,没必要置气,不过我更关心,是谁在背后鼓动他们。」

针对自己的捧杀,不会毫无缘由。赵都安怀疑,那群傻乎乎的国子监学子,只是工具人。

真正对付自己的,或许正是清流党内的「内奸」。

「清流党内,许多人都出身翰林院丶国子监……以读书人丶清流居多。若是内奸暗中鼓动,方才合情合理。」

「若能以这舆论,令我与薛神策间生出间隙,甚至令枢密院为首的王朝武将群体敌视我,最符合反王利益。」

「不过,苍蝇不叮无缝蛋,枢密院的确有些人想要争权,怕也是真的。」

赵都安思忖着。

纵观史书。

和平年代,总是文官势力压过武将。

但战争年代,却要颠倒过来。

如今李党覆灭,皇党稚嫩,清流党内忧……虞国以枢密院丶兵部为首的武官群体,也开始抬头,试图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清流党丶国子监丶枢密院……很好,我在前头打生打死,你们又在后方闹么蛾子。」

赵都安眼神危险起来,手指轻轻在桌案上敲击,嘴角上扬:

「那就,一个个来。」

……

……

当日,赵都安在家中呆了好一阵,拿了一些银子后,离开家门,找了间客栈住下。

而后,神魂回归临封,收到了影卫送来的,关于冯小怜成功将空白信函送到了公孙手中的消息。

计划初成。赵都安立即吩咐宋进喜进行了一些后续的安排。

旋即安稳地睡了一晚,

而有关永嘉城内的一场乱子的馀波,则持续扩散。

只是想要传到徐敬瑭丶京城,还要一点时间。

……

次日,清晨。

京城,赵都安从客栈中走出来,戴着白色的面具,穿着青色的长衫,沿着熙熙攘攘的街道。

沐浴着秋日的晨光。

抵达了熟悉的诏衙。

「什麽人?」

守门的锦衣予以阻拦,警惕地盯着他。

戴着白色面具的赵都安平静地取出供奉腰牌,用更改了些的声线说道:

「本官奉旨,前来梨花堂赴任。」

昨晚,女帝已经下旨,递送诏衙。

因此,没一会,赵都安在总督堂见到了马阎。

这位大太监面容依旧,瘦长冷峻,予人一种残暴的意味。

只是一年过去,许是操劳过度,马阎头上的发丝都白了几缕。

这会捏着供奉腰牌,仔细打量,而后抬起头,眼神狐疑地盯着戴着可抵挡神识探查的白色面具的「新任缉司」,将腰牌丢回去,点头道:

「身份无误。周仓,送他去梨花堂赴任。」

旁边的百户周仓应声,朝着赵都安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赵都安笑着对马阎点了点头,而后朝着同样是熟人的周百户颔首:

「有劳。」

转身要走的时候,身后传来马阎的声音:

「梨花堂乃是一群桀骜不驯的刺头。原本只有赵都安能约束这帮人。

如今他在前线,梨花堂的缉司位置久久空缺,陛下这次既然调你来代理缉司一职,希望你做好底下人不听命令的准备,若实在不成,可来找我。」

赵都安脚步一顿,面具下嘴角微微上扬,转过身,客气地朝马阎拱了拱手:

「多谢督公指点。不过……应该不会劳烦督公。」

说完,他闲庭信步,直奔梨花堂。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