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393章 草船借箭!

第393章 草船借箭!

对谨慎的将领,制造假象使其犹豫不决,从内部瓦解宋军斗志。

就像某网友所说,分兵了反而会导致每一路都是劣势兵力!

也就是说,苏允通过游酢给宋朝提供的这一份战略,看似环环相扣高明严密,实际上里面全都是坑!

至于为什麽苏允敢于制作这样全是坑的战略,是因为他对宋朝很了解。

这样一份极为重要的战略,从献策到最后定调,没有一个是专业的将领,只有一个半桶水晃荡的赵卨算是懂得一点军事,哦,不对,还有一个号称出身将门世家的高太后。

但实际上高太后懂什麽军事?

是,高太后是出身将门,其曾祖是宋初名将高琼,母亲为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但她既不是在高家长大,也不是在曹家长大,她是在宫中长大的。

她的姨母是仁宗曹皇后,从四岁时开始便被曹皇后抱养在宫中,被曹皇后视为己出,她的经历可谓是长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这样的人,能懂多少军事?

她不过是在曹皇后这个正儿八经的将门女身边长大,偶尔听上几句军事名词,自己感兴趣了翻一翻孙子兵法,充其量不过是个军事爱好者而已,对于实际上军事是怎麽回事,她其实是不懂的。

但是就是这麽几个人,就将这份如此重要的战略给定了下来,还交给了赵卨这个志大才疏的人去执行。

只能说苏允太了解宋朝君臣的尿性了。

不过这倒是不奇怪,苏允在他们手上吃得亏太多了,吃一亏长一智,吃过这麽多的亏,若是还不明白这些人是什麽货色,那这些亏也就白吃了!

不过苏允可没有大意。

无论怎麽怎麽下套,最终还是要在战场上解决这些事情的。

战场上的意外太多,一旦出了意外,那麽就有可能影响最终的结局。

比如说赵卨身边忽而有一个厉害的将领出现,就有可能让战局变得不同起来,若是自己按照战略去反制,反而容易被将计就计。

又比如说西夏丶吐蕃突然在这个时候趁机进攻延安府,那麽延安府就可能陷入前后夹击之中,到时候首尾难以相顾,那可就陷入绝境之中了!

所以,该做的准备是一点都不能少的。

苏允开始统筹全局,密集的召集六房以及将领们开会,商讨作战计划的细节,根据最新的情报调整战略部署。

他还注重军队的士气提升,时常到军营中慰问士兵,鼓励他们英勇作战,为保卫延安府而战。

在苏允的督促之下,延安府上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在军事部署方面,郑朝宗对军队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模拟在各种复杂地形下的突袭作战,提升士兵们的作战技能和应变能力。

同时,他还针对宋军可能的进攻路线,在险要地段设置了大量的陷阱与障碍,如在山谷间布置滚木礌石,在道路上挖掘陷坑,以此迟滞宋军的行军速度,为己方争取作战优势。

平子澄则进一步强化情报网络,他安排更多的眼线渗透到延安府周边,不仅关注宋军的兵力调动丶物资储备情况,还密切留意宋军将领的动向与决策。

此外,他还利用各种手段,如截获宋军的通讯信件丶安插内应等,获取宋军内部的机密信息,确保延安府能及时掌握宋军的一举一动,为战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在物资筹备上,除了计划从宋军处「借箭」外,延安府还加大了对本地资源的调配力度。

工匠们日夜赶工,制造更多的兵器丶盔甲,提升军队的装备水平。

同时,对粮草的储备也丝毫不敢松懈,不仅从延安府周边收购大量粮食,还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确保在战争期间有充足的粮草供应。

而杨时在舆论宣传方面亦是发力,他到处寻延安府的文官们积极撰写文章,宣扬延安府的正义之举,揭露大宋无端进犯的恶行。

这些文章通过各种渠道,如张贴告示丶口口相传等,在民间广泛传播,激发百姓的守土热情,让民众更加坚定地支持延安府的抵抗行动。

力图让整个延安府将对抗大宋视为正义之举,将整个延安府捏合为一个整体。

当然,对于治安上,或者说防止有宋朝派人过来策反,因此在治安上也是下了大力气的。

在治安方面,苏允安排迅速组建了一支由精兵强将构成的治安巡查队,队员们被分成多个小组,日夜穿梭于延安府的大街小巷丶乡村要道。

为了加强对人员流动的管控,延安府在各个城门及交通要道设置了严格的盘查关卡。

士兵们仔细检查过往行人的身份凭证,对形迹可疑丶言辞闪烁之人进行重点审查。

每一个进城的商队,都需详细登记货物清单与人员信息,确保没有宋朝奸细混入。

同时,在关卡周围还布置了暗哨,他们隐匿在暗处,密切监视着关卡附近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向巡查队传递信号。

延安府麾下的情报人员将触角延伸至各个角落,不仅收集宋军的情报,还留意着城内是否有可疑的外来势力活动迹象。

他们通过茶馆丶酒楼等人员密集场所,巧妙地打探消息,一旦发现有与宋朝相关的秘密联络线索,便立即上报。

治安巡查队则根据这些情报,迅速展开行动,对可疑地点进行突击搜查,抓捕潜在的宋朝奸细。

此外,延安府还鼓励民众参与治安维护。设立了举报奖励制度,若民众发现有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并及时举报,经核实后将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

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使得整个延安府形成了全民参与治安防范的氛围。

民众们相互监督,邻里之间团结一心,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

在夜晚,延安府的城墙上灯火通明,巡逻的士兵每隔一段距离便会相互呼应,确保城墙防线的安全。

城内的治安巡查队也加强了夜间巡逻力度,他们手持火把,在黑暗中穿梭,让潜在的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延安府还定期组织治安演练,提升巡查队的应急反应能力与协同作战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这已经是军政府的行为了,不过苏允没得选,现在地盘太小,必须将所有力量都给调动起来,才有可能与宋朝这样的庞然大物相抗衡。

可以这麽说,宋朝可以失败很多次,但延安府一次失败都忍受不住,因此苏允不得不将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

实际上军事上遭遇一些挫折是可以接受的,但若是延安府一旦乱了,那麽苏学会与静塞军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灭亡也就差不远了,因此苏允不得不谨慎。

在延安府这架庞大的机器轰隆运转起来之时,赵卨也带着大军来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