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大明话事人 > 第206章 入场券

第206章 入场券

我提议,诸君先轮流敬过海中丞,敬酒这段时间就是留给诸君的酝酿时间,然后开始题诗!」

在社交场合,次序问题从来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时代读书人排定次序,是通过科名丶官位丶年纪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场人中,海瑞年纪最大丶官位最高,虽然科名差了点,但综合权重加起来应该排在第一,所以众人便先向海瑞敬酒。

这时候,没地方坐,没酒杯的林泰来就更尴尬了。

海瑞心情非常不爽,脸色难看的摇了摇头,滴酒不沾。

海青天就是这麽不合时宜的个性,大家也都习惯了。

既然海瑞不喝酒,那就换下一个人继续敬。

就在这时,忽然从栏杆边传来一句话:「你们都不理解海中丞的心!在这里劝酒,劝的我这个圈外人都尴尬!」

不用抬头就知道,这是谁在说话!

别人都不想搭理林泰来这个不速之客,但海瑞头也不抬的叱道:「你懂个屁!」

众人不禁同时感到异样,这海青天对别人都是不理不睬的,却唯独给了林泰来回应,虽然只是一句呵斥。

不知道这到底算是青眼有加,还是心怀怨念?

林泰来却对海青天的态度毫不在意,继续说:「不能这样说,没有人比我更懂老大人你。

我敢断定,老大人看到今天的中秋圆月,肯定也想到了二十年前的同一轮圆月啊!」

海瑞:「???」

我这样想了吗?我怎麽不知道?

其他人也是莫名其妙的,不知道林泰来的意思。

林泰来看着天上明月,悠然道:「嘉靖四十五年开春,老大人抬棺进谏《治安疏》,名震天下!

几个月后,老大人被下诏狱,中秋肯定就是在狱中度过。

掐指一算,至今正好已经二十年了,人生又能有几个二十年?」

众人:「」

大家都知道,海瑞就是凭着抬棺给嘉靖皇帝上《治安疏》一战成名的,就是没想到今年是二十周年纪念,伱林泰来又是怎麽惦记上的?

正常来说,除了当事人自己和特别亲密的亲友,没人会刻意记得某人某事的二十周年纪念。

林泰来不管别人怎麽想的,非常肯定的断言说:

「所以我料定,老大人肯定是想到了二十年前往事!

诸公连这份心思你们都看不出来,劝酒都劝不到点子上。」

众人又看向海瑞,虽然林泰来不是好人,但感觉他这句话却很有道理。

莫非海瑞真是追忆起了二十年前的旧事,所以才会情绪激动,又有了逆流而上,以身殉道的冲动?

刚才如果不是林泰来突然出现救风尘,桥头岸边发生了大规模冲突并造成踩踏混乱,海瑞还真不一定能活着出来。

迎着众人的目光,海瑞无言以对,甚至还有口难辨,这根本就解释不清楚!

只怕别人宁可相信林泰来的胡编,也不会相信自己的否认。

他总算明白,林泰来说「我比你更懂你自己」是什麽意思了。

林泰来又高声道:「正值此月圆之夜,我有一首词要先给海中丞!」

糟糕!王世贞暗叫一声,这种操蛋的感觉又来了!

原来林泰来说了半天,带着大家回忆海瑞光荣历史的真实目的在这里!最终还是为了贩卖诗词!

更没想到林泰来借着海瑞当掩护,强势插入雅集!原来海瑞不仅仅是船票,还是门票!

其实无论诗词好坏都无关紧要,都会抢走话语权!

王世贞的儿子王士驌大声呵斥道:「大胆!这里哪有你卖弄诗词的地方!给我下去!」

林泰来反问说:「怎麽?你不愿意听献给海中丞诗词?还是你对海中丞有什麽意见?」

王士驌:「」

这话没法接,接了就是错误。

海瑞极为不悦的起身拂袖道:「哗众取宠,本院并不需要你的诗词!」

林泰来答道:「如果老大人品行高洁,不愿意接受谬赞,就请先走一步吧,我留在这里就是。」

海瑞愣了愣,结果又坐下了!林泰来作为理论上的救命恩人,海瑞也没法公开打他。

而且海瑞还意识到,如果他真的一走了之,只怕就任由林泰来编排了!

这时候,林泰来首先吟出了自己这首词的题目,是《月华清,中秋夜逢刚峰海公》。

众人无语,从题目就能看出来,林泰来今天真是铁了心要强行绑架海青天了,写首词也要与海青天捆绑在一起。

然后又听到林泰来继续吟道:「皎皎清光,桨声灯影,镜奁开出云际。万里晴同,独喜素娥来此。」

众人听了,这词的第一段就是直接写景,只能说还可以。

而后林泰来又吟出了第二段:「认前身,金粟飘香;拼夕夕,羽衣扶醉。无事。更凭栏想望,谁家秋思?」

只听「认前身,金粟飘香」这句,还真是癫狂二人里的林狂,竟然敢将自己暗比为李白。

其中还有一句大都听不懂,有人忍不住疑惑的插话问道:「拼夕夕是什麽?」

「口误!口误!」林泰来连忙更正说:「原文应当是拼今夕,不是拼夕夕!」

又有人叫道:「你不是要将本词献给给海中丞麽,着处在哪里?

听了两段,与海中丞半点关系也没有!」

对这种黑子,林大官人就懒得对质了,直接用事实说话,随即又吟出了第三段:

「忆公承明队里,抬棺谏玉堂,月明珠市。鞅掌星驰,争比软尘风细?」

那人这才没话说,这几句确实算是提到了海中丞。

林泰来又吟出了最后一句:「问清光,撞破何时;怪灯影,照他无睡。宵霁。念高寒玉宇,在长安里。」

这段的「清光」和「灯影」算是与第一段呼应,而「念高寒玉宇,在长安里」又拔高了主题,表达了心怀社稷的觉悟。

林泰来说完了后,雅集席间鸦雀无声。

并不是因为林泰来这首词好或者不好,而是冷处理,听见了也就当没听见。

唉,这章写的不好,但为了赶更新又有什麽办法,没有时间修改雕琢,只能先发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