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万历明君 > 第153章 挥金如土,开海经武

第153章 挥金如土,开海经武

朱翊钧见陈吾德这模样,自然不会责备。

他示意这位有德之人归座,伸手虚虚按了按:「继续说正事罢。」

「朱卿,钱内帑既然出了,且不说内臣督工这等应有之事,还有这航线丶地理丶水文丶工程等一应案卷,附带雕版,皆要给内廷丶国史馆丶内阁,三方备案。」

这种大型工程的资料,肯定是要做好多方备案的。

为什麽永乐年间能做出郑和宝船,现在出个海都费劲?

还不是因为工程资料不保存,动辄烧毁藏匿。

你说文渊阁大印丶佑国殿供的金圣像丶御前珍珠袍,这些被盗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这科研资料也不知道盗去干什麽,以至于现在连考古式科研都费劲。

朱衡对此乐见其成,别说皇帝出了二十万,皇帝就算分文不出,他也没理由拒绝这种事。

他拍着胸脯道:「臣必定一字不差,将其备送三方。」

朱翊钧点了点头,又起另外一事道:「现在造船的进展如何了?」

朱翊钧今年没怎麽过问造船的事,毕竟进展肯定快不起来。

海船跟漕船不一样。

明朝造海船的巅峰,就是永乐初年,最高一年的产量就有沿海海运船二百四十九只,郑和宝船更是巅峰之作。

之后就是停停又造造,造造又停停。

永乐十二年,议罢海运,不允,十九年再议,暗有削减。

到了正统元年,「一切造作悉皆停罢」,直到几年后英宗亲政,再度复造。

当然远海是别想,只能跑跑沿海海运,几个船厂再度复建,「正统七年丶令南京造遮洋船三百五十只」,耗时三年,好歹是造出来了。

但土木之变前后又不行了,先罢海运,再减产,「止存一十八只」,海运名存实亡。

弘治十六年,复减四只,正德四年,前船俱罢,五年议复造,未几,嘉靖三年奏罢。

到了隆庆五年再开海的时候,已经实质上停了百年,只能「支节慎库银一万五千两,并淮扬商税银一万五千两」,到民间「雇觅堪用坚固海船」。

所以,从隆庆五年,一直到今年所试运的海运船只,都是去民间搜刮来的船只,加以「加修完备,装载漕粮」。

至于官造的海运船?这不是还在考古式科研嘛。

即便明知情况这样艰难,言官们仍然弹劾「海船不固,多有倾覆」——不是技术不行,是海运本身就不行。

实际上,去年王宗沐被言官风闻奏事,弹劾海船倾覆这一事,历史上万历皇帝没挡住,再度「罢海运,船亦停造」。

其阻力可见一斑。

朱衡斟酌片刻,回道:「陛下,沿海运输的遮洋船,已经作出了模船进行整备,现下已经下发到了漕运衙门所属清江督造船厂丶仪真厂,这两年应当能陆续生产了。」

「按照旧例,清江每只给银二百五十两,仪真每只给银二百九十两,预计先产一百四十条。」

「至于远洋船只,制程庞杂,工艺精巧,额……还要些时日钻研,今年工部去年投了六万两进去,还未见成效。」

这厮还真是句句不离银钱。

朱翊钧忍不住腹诽一句。

旋即又陷入沉思,这远洋宝船的进度,有些慢了。

不过也是情理之中。

沿海跟出海的船虽然都是海船,但沿海的海运船只总归在本土,好在安全,又有频繁停靠港口的优势,约莫八丈二尺的船身,试错成本低,考古式科研也来得快。

远洋船只不一样,要抵抗风暴,填充补给,舰载武器,小了根本没办法远渡重洋。

几乎都是动辄十馀丈——先不论已经没有技术资料的郑和宝船,目前能有技术资料的最大海船是「册封舟」,船长十五丈(约四十七米),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二十三舱,前后竖五掩大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

船大了一倍,制造难度自然不是一个级数,光是木料都不好挑。

但情况归情况,心情归心情——一众勋贵丶国戚都还等着宝船,出海贸易呢。

朱翊钧沉吟了半晌没有言语。

一众大臣也默不作声,远洋宝船是皇帝力推的项目,各部衙门积极性其实都不高。

好一会之后,朱翊钧看向朱衡,徵询道:「远洋宝船约莫还有多久能造出来。」

朱衡连忙答道:「南京龙江关旧厂还有一些老匠,嘉靖年间的册封船,也留有案卷,三五年内,必然有成果!」

龙江船厂,当初也是辉煌一时,郑和船队的船,多是出于此处,厂里的工匠都是代代相传,手艺很有水准。

可惜,之后就逐渐没落了,四百户工匠如今只剩几十户,不然也不会叫旧厂了。

朱翊钧点了点,不再追问,只嘱咐道:「还是方才说的,图纸丶案卷,全部三方归档。」

朱衡忙不迭应了下来。

等朱衡一退下,兵部尚书石茂华就感觉皇帝的目光朝自己看来。

心中明白是要论起年后对朵颜卫用兵的事情了。

他在心中再三回忆着兵部为此整理的案卷,谨慎地斟酌言语,为皇帝发问做好心理准备。

果不其然。

只听皇帝的声音不徐不疾响起:「王阁老,出兵朵颜卫的章程,兵部拟好未?」

王崇古立马接上话:「正要与陛下分说此事!」

说罢,他还贴心给皇帝呈上一副舆图,方便足不出户的皇帝,能够明辨一二。

而坐在王崇古下手的石茂华,嘴巴张了张,愣是没发出声来。

他来回看了一眼殷切下问的皇帝,以及神色振奋的王崇古,最后有些尴尬地扭了扭脖子,悄然把嘴巴闭上。

这就是党内地位不如,部内威望不如,官身品阶不如的下场。

石茂华默默将奏对的资格让给了王崇古。

王崇古位置太靠前,压根没注意到石茂华的动静,专心致志回着皇帝的话:「陛下,按照顺义王的估算,再以刘应节丶戚继光的奏疏作为印证,朵颜卫本部及拱卫诸部,部众当在六万人,青壮一万一,约兵四千骑。」

朱翊钧忍住给王崇古翻白眼的冲动。

这厮上次还说部众不足三万,青壮四千,骑兵一千。

只听王崇古继续说道:「根据上次廷议的定计,旨在诛杀罪魁董狐狸,兵部略计……」

「出兵二万三千人,其中骑一万,步一万三。」

朱翊钧听罢,皱起眉头。

怎麽才出两万多,蓟镇一年四十二万六千八百七十一两八钱二分的军饷,可是不缺兵的。

按照他结硬寨丶打呆仗的稳妥想法,起码得发个十万兵推过去才是。

否则万一翻车了怎麽办?

要赢的时候省什麽钱?

好在不通战事的不止皇帝一个人。

右列第一的高仪矜持地质疑道:「王阁老会不会有些小觑鞑靼了?两万三未必稳妥吧?不是说朵颜卫部族六万?」

王崇古朝坐在身旁的高仪拱手一礼,而后环顾众人,耐心解释道:「右揆稍安,正因为慎重考量,才如此筹划。」

「需知,朵颜卫不单单是朵颜卫。」

「其受制于左翼诸部,察哈尔部的脱脱亥部落拥骑五千,游牧在侧,日夜监视朵颜卫。」

「朵颜卫又与右翼诸部联姻,跟喀喇沁部暧昧不清,青把都儿台吉作为长昂岳父,拥骑上万,与左翼互相牵制,也未必会坐视我朝任意施为。」

「若是为求稳妥徐徐推进,待到左右翼各部反应过来,必然会牵制我军,届时旷日迁绵不说,唯恐诱发大战!」

「是故,此仗三大要领,便是快!疾!速!」

「乃以精锐为重,在不惊动左右翼各部的情况下,速败朵颜卫,斩杀贼首。」

「尤其塞外作战,非是攻城,只要骑兵形成碾压之势,步卒青壮的人数反而是次要。」

王崇古见皇帝一副将信将疑的模样,又补了一句:「不仅是兵部,这也是京营总督顾寰丶蓟辽总督刘应节,以及左都督戚继光的共识。」

说罢,他向皇帝呈上了三人关于此事的回函——这就是天子守国门的好处了,蓟镇距离京城二百里,有什麽话三四天就能一个来回。

朱翊钧象徵性翻完后面两人的回兵部的函,当即朝王崇古点了点头,很是爽快地开口道:「说罢,兵部预计此番要多少饷银?」

骑兵行军,一动起来就要给钱了,「调遣百里之外者,全支行粮料草;五十里内外,查照原题,有无昼夜摆守与贼对垒,分别支给。」

火器丶兵甲,虽然是库里存有的,但该算的钱肯定也要算,尤其火药这种消耗品,花费个十万两根本不奇怪。

要是打起来,还要再给赏银,「对垒交兵,赏赐,用钞锭丶胡椒丶苏木丶铜钱丶并银两丶衣服等项。」

打赢了,再按军功算钱。

这也是国战轻易打不得,只能打打小规模战争的原因。

要是几十万军队的规模打上个七八个月,那都是上千万两的白银。

王崇古早有腹稿,立刻开口道:「陛下,开拔之前,预支粮草丶装束丶兵戈丶赏钱,折银并二十三万两。」

「战后,再论赏丶抚恤,预计……再二十五万两!」

四十八万两啊……

搞搞工程,打打小仗,转眼就是一百多万出去了。

朱翊钧难免有些心疼,钱还没焐热呢。

他心中叹了一口气,看向王崇古,沉吟片刻开口道:「王卿,朕也不厚此薄彼,此战将士的赏银丶抚恤,由内帑出了。」

差不多也就二十万两吧。

不过,钱就是用来花的。

皇帝一年的零花钱好歹有一百二十万两,不花出去干什麽,难道他也能润走不成?

王崇古当即起身,行了一个大礼:「陛下仁德!」

朱翊钧摇了摇头:「不过朕有言在前,这笔钱需得让戚继光来取,既是朕私库的钱,朕要亲自交到边将手里。」

晚一点还有一章。

本来想贴一下地图,但是清晰的地图太大了,插入不了。

说一下郑和船大小的事情,文人喜欢夸大是老毛病了,大小动辄「长六十丈,阔二十丈」,射程动辄「五十里之内,发无不中」,威力动辄「十里之内草木人畜无复有生全者」,根本不能信,郑和宝船44丈肯定是不能信的,根据《东西洋考》丶《龙江船厂志》可以信任的数据测算,郑和宝船应该在22丈,也就是70米,这一研究成果跟《郑和宝船尺度新考》相似,但都没有决定性大案,所以文中没提及。

与之相似的还有郑和宝船资料烧毁一案,都说是刘大夏乾的,但是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这个说法最开始来自于严从简着《殊域周咨录》一书,再之后顾起元所着的《客座赘语》则自称「因随手所书,原无伦次」,所以不可靠。最开始的说法,具体的信源没找到,甚至大概率来自于藏匿刘大夏藏匿永乐征安南档案。所以文中只说遗失了,具体怎麽丢的,是谁干的,已经说不清楚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